李利會
【議題分析】
“快樂”,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赌дZ瓶》一文講述了一只小老鼠因為一個魔語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長處,從不快樂到快樂的故事。結(jié)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提取“做自己最好”這一核心思想,再整合《小豬變形記》一書的整本書閱讀,讓學生去感悟體會,最終明白“做自己最好”的道理。
這一議題,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閱讀、思考、表達,讓學生自己領(lǐng)悟到“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做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圍繞“快樂”這一議題,《魔語瓶》《小豬變形記》的文本組合,加上相關(guān)語言積累,讓學生閱讀、互動、思辨,可以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感知與提升,應該具有可操作性和積極的實際意義。
【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將近兩年的小學生活,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較高,通過近兩年的廣泛識字、大量積累,很大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具有了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他們愛讀書,喜歡交流,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成型。
【選文分析】
《魔語瓶》以小老鼠想變?yōu)榫€索,為我們講述了小老鼠拿著魔語瓶,想把自己變成蝴蝶、烏龜、螞蟻、小鳥和大象,但是最終他什么都沒變,自己卻變得快樂起來。
《小豬變形記》向我們講述一只小豬突然百無聊賴,就想體驗別的動物的生活。他展開想象,絞盡腦汁模仿長頸鹿、斑馬、袋鼠、鸚鵡等動物。但是每一次模仿都以失敗告終。正當小豬被一連串失敗打敗時,它卻從另一只小豬身上找到了真正屬于豬的樂趣。這本書歡快地展現(xiàn)了小豬自我探索的心理過程。
兩個文本主題接近,結(jié)構(gòu)有共同特點,很適合整合在一起進行閱讀實踐和指導,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識的構(gòu)建都有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出示議題:快樂)
師:請問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快樂呢?請用上我們平時積累的表達快樂的詞語。
生:我吃到好吃的食物時很
開心。
師:美食讓你快樂,我認同。
生:我學會了游泳,很快樂。
師:掌握新技能,是讓人興奮的,你愿意把“快樂”換成“興奮”來說一次嗎?
生:我學會了游泳,很興奮。
師:你又學到了換近義詞的新技能,你現(xiàn)在感覺——
生:我現(xiàn)在更興奮了。
師:你真是一個會學習的學
生。同學們,你們也要像他一樣愛動腦筋哦,盡量用上不一樣的詞語。李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一個秘籍,請參考——(出示)
開心? ?愉快? ?樂和
欣然? ?歡快? ?欣喜
興奮? ?痛快? ?快活
樂滋滋? ?樂陶陶? ?喜洋洋
興沖沖? ?甜絲絲? ?笑呵呵
興高采烈? ?歡天喜地? ?喜出望外
樂不可支? ?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滿面春風? ?手舞足蹈? ?眉飛色舞
(生繼續(xù)發(fā)言,師評價引導。)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快樂的時刻,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卻很不快樂,你們想認識它,幫助它嗎?請快速瀏覽《魔語瓶》。
【教學意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用“快樂”打開話題。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著重引導學生敢說、會說,學生的表達首先應該得到肯定,讓他們產(chǎn)生交流的安全感、成就感,學生在交流和傾聽中不知不覺地鞏固舊知,又對以往的積累進行梳理,實際上已經(jīng)完成了新知的傳遞和能力的提升?!?/p>
二、速讀《魔語瓶》
師:同學們讀書應該有經(jīng)驗
了,怎樣才能讀得快呢?
生:我不用手指著,讀得快。
師:對,這是一個好辦法,認同他的同學請揮揮手。
(生揮手)
師:和他一樣讀得快的同學還真不少呢,我太快樂了。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我除了不用手指,還不出聲,這樣會更快。
師:我真的要給你點一個大
大的贊,你的確是會閱讀的人。還有嗎?
生:我有時候遇到不認識的但是不影響我理解的字,我會跳過,讀完了再想辦法認識。
師:這是高手啊。誰來幫我夸夸她?
生:你的方法很靈活,我很佩服你。
師:夸得好,評價到點子上,也是很了不起的。
師:讀得快的方法有——(出示)
(1)不用手指不出聲;
(2)不認識的字先跳過。
師:看來你們真的很會讀書,
那怎樣讀更有效果呢?現(xiàn)在開始,回答和評價都由你們來完成,好嗎?
生:(齊)好。
生:老師,您經(jīng)常提醒我們“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就在讀的時候經(jīng)常勾畫,這樣讀過以后,印象更深刻。
生:你記住老師的話,做勾畫,怪不得你學習成績這么好,我要向你學習。
師:答得好,評得也好。其他同學聽清楚了嗎?傾聽也是學習的一種關(guān)鍵能力。
生:我覺得我們還應該一邊讀一邊想,這樣的閱讀才更深。
生:我同意,閱讀時就是要思考,收獲才更多。
生:我想請問你一下,我們該怎么思考呢?
師:問得好,你可要好好教教我們。
生:我們可以想這篇文章或者是這本書講了一件什么事,我的收獲或感想是什么。
生:謝謝。
師:讀書有效的方法有——(出示)
(1)不動筆墨不讀書;
(2)一邊讀,一邊想。
師:那我們就用上剛才說的那些方法,自己默讀,做勾畫,思考:(1)文章說了一件什么事;(2)我喜歡誰?為什么?
(師巡視指導)
師:交流時間到。先來說說文章說了一件什么事吧。
(生自由發(fā)言后,師生共同歸納總結(jié):本文講述了小老鼠拿著魔語瓶,想把自己變成蝴蝶、烏龜、螞蟻、小鳥和大象,但是最終他什么都沒變,自己卻變得快樂起來。)
師:同學們剛才通過現(xiàn)場碰
撞,借助老師的提示,把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說得又簡略又完整,這就是概括主要內(nèi)容,以后我們還要多進行這樣的練習。
師:現(xiàn)在請自由發(fā)言。你喜歡誰?為什么?
生:我喜歡小老鼠。因為他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變回了自信快樂的自己。
【教學意圖: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學會了表達,學會了傾聽,還學會了評價,從單向的師生互動,變成師生、生生多向交流,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的主場,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和伙伴,“以生為本”并不只是說說而已,應該貫徹在每一節(jié)課中。這節(jié)課學生的精彩互動,恰恰是之前課堂的折射和升華,每一堂課都是學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一課?!?/p>
三、品讀《小豬變形記》
1.初讀
師:其實,想變的動物可不止小老鼠哦。有一只小豬,他不但也和小老鼠一樣想變,而且他說變就變,有了好多有趣的經(jīng)歷呢,想認識他嗎?
師:(出示封面)你從封面上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了題目、作者。
生:我還看到了翻譯、出版社。
師:封面是一本書的門面擔
當,可要仔仔細細地看清楚。
師:(出示腰封)你看到了什么?它們和“小豬變形”又有什么關(guān)系?
生:我看到了金波爺爺說的
話。這段話告訴了我們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生:我發(fā)現(xiàn),讀了這段話,雖然我知道了主要內(nèi)容,可是我反而更想去看書里的具體內(nèi)容了。
師:可見除了仔仔細細讀封
面,還要認認真真讀腰封。
師:大家從封面、腰封就讀出了這么多內(nèi)容,接下來一定能讀懂更多。
(師出示問題:小豬用了什么方法?變成了誰?)
師:大家可以先用上剛才的閱讀方法閱讀本書,再在小組中交流。
(小組交流時,師巡視指導。)
2.全班匯報,引導體會
(師出示)
小豬? ? ? ? ? 。然后? ? ? ? ? ?。
你不是? ? ? ? ? ? ? ? ? ? ?,你是
。
(師生評價或者生生評價,重點評價是否抓住了關(guān)鍵信息,是否表達得清楚準確。)
【教學意圖: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思考、表達和評價,既完成對文本的掌握,又訓練學生逐步學會閱讀整本書的方法。教是為了更好地學,這正是我們要一直堅持和貫徹的。】
四、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你們能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嗎?自己先編一編,再說給同桌聽一聽。
(師出示)
小豬? ? ? ? ? 。然后? ? ? ? ? ?。
你不是? ? ? ? ? ? ? ? ? ? ?,你是
。
生:小豬想:鳥都怕貓,我要做一只小貓。他在自己的臉上畫上幾條胡須,給自己戴上兩只貓耳朵模型,又給自己裝上一條塑料尾巴。然后,他擺擺尾巴去找老鼠了。
這時,他遇見一只狗,這只狗對他說:你不是小貓,你是一只畫著假胡子的小豬,要不你試試,我抓到老鼠了你都抓不住。
(生互相評價,師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
師:猜猜小豬最后怎么樣了
呢?暢所欲言吧。
生:我認為他最后還是做回了自己。
師:到這里,你們想對小老鼠和小豬說些什么呢?
生:小老鼠,你最后啥也沒變,而是把魔語瓶還回去了,其實你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變了,變得認清了自己,我很喜歡你這一點。
生:小豬,你如果要做別人,都要借助很多道具,反而讓自己很麻煩很狼狽,就做小豬自己的事,你就很快樂,所以做自己吧。
師:對呀,做自己最好。還有要發(fā)言的嗎?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挑戰(zhàn)不同夢想,小豬想當別的動物也沒什么不好。
師:你的見解很獨特,我很欣賞你。夢想也是快樂人生的一部分,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這個話題的書吧?我們以后的閱讀課可以分享。你敢于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恰好證明了你很自信,你相信自己,我們都要向你學習。我們一起學習幾句關(guān)于自信的名言吧——
(師出示)
1.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2.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
步?!獝垡蛩固?/p>
3.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4.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培根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教學意圖:適時的創(chuàng)編,讓學生學以致用,零散的積累和思維被這一學習任務(wù)有機地聚合、整合、融合,學生的語言輸出正是思維提升的表現(xiàn)。尊重學生的不同看法,尊重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生本”才不是紙上談兵?!?/p>
五、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其實我們除了要明白做自己最好,還應該做怎樣的自己呢?
生:最好的自己。
師:對,應該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做最好的自己。有這樣一套書,(出示推薦書目《做最好的自己》)它就能幫助你做最好的自己。想看嗎?明天就到閱覽室去借閱吧。
【教學意圖:總結(jié)升華,讓學生順理成章地完成心靈的成長。接著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學生走向更有深度和廣度的閱讀?!?/p>
【教后所思】
本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為核心,讓學生對群組中的幾個文本進行整體把握,訓練了學生的互動、思考、表達。課堂的主體環(huán)節(jié)是合作品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開展網(wǎng)狀的生生互動、多元對話,不僅讓學生分享了閱讀收獲,而且營造了濃厚的團隊讀書氛圍,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本節(jié)課整合類似文本,通過默讀、瀏覽、討論、交流合作等學習活動,通過教師精彩的語言和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了適合閱讀的情境,推進了探究的深入,總結(jié)強化了閱讀的方法,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感悟和收獲,實現(xiàn)了還課堂于學生,以生為主體。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群文閱讀既是一種模式,又是一種趨勢,更是一種理念。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把閱讀融入到課內(nèi)與課外,化有形為無形,做到學生走出課堂學習仍在繼續(xù),放下書本閱讀還在發(fā)生。讓學生既要讀“有字書”,又要讀“無字書”,從書中領(lǐng)悟,在實踐中升華。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區(qū)新都鎮(zhèn)諭亭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