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晴 莫玉蘭 盧曉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南寧 530000)
2020 年春節(jié)前后,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這場戰(zhàn)“疫”之中,基層社區(qū)張貼的“防疫抗疫標語”起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關鍵作用,構筑起全民戰(zhàn)“疫”的最嚴密防線。因此疫情防控標語的修辭及其所引發(fā)接受心理值得研究。
學術界有關疫情期間標語研究的論文主要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標語研究》[1],這篇文章在疫情標語中分析了標語中所包含的比喻、對偶、夸張等修辭格,使其更簡明易記,有良好的宣傳效果?!犊箵粢咔椤坝埠恕睒苏Z的語言藝術》[2],此文通過對于網上抗擊疫情標語的收集整理,從語音、聲調、音節(jié)的對稱性等方面分析了比喻、擬人、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發(fā)現標語在語言的修辭藝術上有極強的宣傳鼓動效果,標語的使用不僅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而且不乏音樂性和藝術性?!犊箵粜鹿诜窝仔麄鳂苏Z修辭研究——基于亞里士多德修辭理論的分析》[3],此文借助亞里士多德修辭勸說理論,以受眾為修辭研究的主體,從訴諸人格、感性和理性三個角度研究了受眾心理,使宣傳標語的內容深入人心。些文章都對本文的研究有較大啟發(fā),本文以標語的修辭和接受心理為主要分析視角,分析在疫情防控下不同類型的標語如何做到深入群眾內心,以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標語動員全民參與抗疫,筑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疫情期間的標語起到了良好的宣傳鼓動作用,提高了人們防疫控疫、自覺隔離的意識。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中,以簡明語言寫出的具有宣傳性、鼓動性的標語被懸掛于街頭巷尾、交通要道。本文搜集整理了全國各地疫情宣傳標語大約500 多條,在收集的標語中,無論官方或是民間、嚴肅或是幽默,都對防疫抗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傳鼓動的作用。
一般以人民為主體,以號召民眾齊心抗疫為內容,達到了宣傳動員民眾主動參與防疫抗疫的效果。
比如:“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p>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p>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p>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p>
“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堅決打贏防控新冠肺炎攻堅戰(zhàn)。”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標語傳播了國家對于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的信心和責任感,給予民眾度過難關的堅定信心,提升了民眾對國家的信任度和幸福感。
民間制作的標語一般以號召群眾自覺隔離為主,同時兼有“打假”網絡上的假消息的功能。
比如:“不圖一時熱鬧,但求平安健康!”
“不聚餐不聚會,自我防護需謹記?!?/p>
“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
“吃維生素C、抗生素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p>
“不能迷信板藍根和熏醋,一定要聽聽醫(yī)生的話!”
這些標語一方面呼吁群眾減少出行、注意衛(wèi)生,另一方面對疫情期間的一些假消息進行打假,教導群眾相信醫(yī)生、相信科學。這些都起到了對民眾勸阻、警告、安慰的作用,同時也將正確的防控防疫知識傳播給大眾,對民眾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這些標語之所以深入人心,大眾樂意接受,都是因為這些標語在語言修辭上下功夫,緊緊抓住疫情不同階段群眾的心理特征及其需求,從而達到疫情防控全民參與的效果。
修辭手法經常用于各種文章之中,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4]。修辭手法的自如運用,可以使文章或語句更加地容易被接受乃至于深入人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常用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比擬(擬人、夸張)、排比、設問、反問、對偶、反復、反語、引用、借代、對比、雙關、夸張、頂真、互文等。其中常用的有對偶、夸張。
本文依據不同的標語的語氣及表述效果,主要以對偶、比喻、夸張為切入點對標語進行分類分析。
對偶的修辭手法主要是使用字數相同、句式相通、結構大致一樣的語句來表現一個主題,一些要求嚴格的對偶還需要講究字句平仄聲調的對應,例如:
“寧愿長點膘,也不外面飄?!?/p>
“武漢回來別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p>
“要聽晚輩好言勸,不戴口罩萬人嫌?!?/p>
“疫情當前不添亂,待在家里莫亂轉。”
標語運用了接近口語化、意義又相對的對偶的修辭手法。從字數方面來講,標語前后的字數相同。第一句前后均為5 字,后三句前后均為7 字,字數相同使得標語朗朗上口,同時對偶的使用使得標語氣勢更甚,且工整的句式又恰好滿足了受眾對于對稱美的心理需求。從音節(jié)方面來講,“膘”“飄”“跑”“了”“勸”“嫌”“亂”“轉”結尾均押“an”的韻。相同的韻尾增強了標語的韻律感,對應了受眾對于音律美的需求。從語氣方面來講,對偶這一類的標語語氣溫和、幽默,群眾容易理解并接受,從心里能很快理解消化。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標語的宣傳鼓動作用,對防疫抗疫工作有更多的助力。
在收集整理的疫情標語中,夸張的修辭手法的應用非常廣泛??鋸堉饕墙柚鷮κ聦嵉臄U大化、夸張化來表現事情的嚴重性、急迫性,以此鼓動群眾積極從自身做起,投身于防疫抗疫的工作中去。比如:
“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p>
“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開玩笑。”
“出門不戴口罩,等于在病毒里裸奔?!?/p>
“帶病回鄉(xiāng),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p>
將“串門”夸張為“互相殘殺”,“聚會”夸張成“尋短見”,說明了疫情期間的串門和聚會極其危險,很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以此告誡群眾串門、聚會等人員聚集活動的不可行性。
在這場疫情中,就連我們深以為無所不能的神仙也需要戴口罩,何況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呢?標語將不戴口罩出門的人的狀態(tài)夸張成“裸奔”,形象地說明了出門不戴口罩就相當于和病毒親密接觸。當看到些標語使,人們立馬就能意識到不戴口罩的危害,從而呼吁群眾一定要戴口罩出門。
“帶病回鄉(xiāng)”會被認作是“不孝兒郎”,又會被認為是“喪盡天良”,如此的“評價”是每一個擁有家國觀念的人都無法承受的。嚴肅的警告組織了外來人員以及自身可能攜帶病毒的人員回鄉(xiāng),同時也呼吁大家,為了家人及其他無辜人群的安全,在未能確定健康狀況的時候不要任性歸家。
以上例子形象地說明了疫情形勢的嚴峻和人們對聚眾等行為的不恥和抵制,提高了人們居家隔離的自覺性。在另一方面也阻止了民眾出行,減緩了疫情傳播的速度。
夸張的修辭的沖擊力較強,對受眾的震懾力也更明顯。受眾看到此類的標語時頓生敬畏之心,也能夠直接、直觀地感受到疫情的嚴重性。對于一些疫情嚴重期間不聽勸阻的不戴口罩、不自覺隔離的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鋸堃苍谝欢ǔ潭壬夏軌蚣哟蠡鶎有畔⒌墓_度,極緊迫的表現出疫情的嚴重性,令人不自覺地便緊張起來。但是此類的標語過分地夸張,使用的語言難免有些不準確,一些略帶辱罵性的語言會讓人心生不適,甚至是略微抵制。張貼出的夸張標語,原本是想要通俗直白地展現疫情的嚴重性,調動人們防疫的責任感,但在言辭方面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會適得其反。總的來說,使用夸張的修辭的標語效果明顯、通俗易懂但是對于言辭的要求比一些使用其他的修辭的標語要求高,對于受眾的要求也更高。
新冠疫情肆虐,各類標語層出不窮,本文將收集到的標語進行分類分析后發(fā)現,不同的標語運用的修辭使得防疫控疫深入人心。對偶、夸張使得標語更加幽默、深入人心,而起到的宣傳、勸告作用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