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柔弱卻剛強
棄榮華守寒涼
當金山下
弱女子譜寫大華章
心似大地背如山岡
1995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侯桂芳的名字在一千多位婦女代表的耳畔回響。中央臺播音員正在激情朗讀石油作家肖復華的報告文學《當金山的母親》,那感人的故事,令千人動容。
故事中的母親叫侯桂芳,她是青海油田的一名石油女工。
在青海油田,侯桂芳曾是一個眾人皆知的名字。她以一個女人柔弱的身軀托舉起一座大山的巍峨,她以內(nèi)心堅定的信念溫暖了無數(shù)長途司機的心窩。
她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她是弱女子,更像男子漢。她既普通,又偉大。
當金山下,她是一種精神;柴達木盆地,她是一個楷模。
一
本來,侯桂芳可以在南方溫潤的小城當一名能歌善舞的翩翩仙子,可命運難違,她卻成了一名與戈壁風沙為伍的石油工人。
1939年,侯桂芳出生在廣東梅縣一個華僑之家。祖母是緬甸人,家業(yè)頗豐。抗日戰(zhàn)爭時期,祖父祖母帶著父親回到了祖國?;貒?,父親就讀于廣東的一所大學,畢業(yè)后在梅縣附近的一所中學當老師。
祖父母去世后,家庭境況日漸衰落。父親一個人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個七口之家,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因侯桂芳的弟弟們小小年紀,就得上山砍柴補貼家用。她作為家中的唯一女孩,人不但長得漂亮,還學習好,父母心疼她,不讓她干重活,希望她在學校好好念書。
13歲那年,有一天放學回家,剛進家門,六歲的弟弟就哭著撲到她懷里,“姐姐,哥哥打我!我餓!我餓!”
原來,小弟弟實在太餓了,就在做飯時偷偷吃了一口米飯,剛好被打柴回來的大弟看到。于是,沖上去就給了小弟一拳,并警告他不準偷吃。
侯桂芳摟著可憐的弟弟,心疼地流著眼淚,“別怕,有姐姐在?!?/p>
對于家庭的貧困,對于弟弟的辛苦,侯桂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實在不忍心看著幼小的弟弟們?yōu)楣┧x書過早背上生活的重擔。于是,一到周末,她就上山去砍柴。
有一次,當她背著一大捆干柴回到家,母親看著她被樹枝剮破的臉蛋和被鐮刀磨爛的雙手,心疼地說:“芳兒,你只管上學,砍柴的事就交給弟弟干!”
侯桂芳用手背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滿不在乎地說:“沒事的,媽,弟弟們都還那么小,我不能一個人在學校享清福嘛!”
但是,光靠砍柴實在解決不了家庭的實際困難。17歲那年,侯桂芳決定退學,她想早點獨立,為家庭減輕負擔。
侯桂芳身材高挑,面容俊美,還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跳起舞來像仙女,唱起歌來像百靈,加之聰明勤奮,退學后不久,她便以出色的自身條件考入了梅縣文工團,成了一名人人羨慕的歌舞演員。為此,一家人也格外驕傲。
本想著,當了演員,家里的生活就會好起來。但是,天天排練,根本沒有多少空閑的時間幫家里干活,而工資待遇也實在微薄得撐不起一家人的生活。
當了一年演員后,侯桂芳不安心起來。她覺得演員雖然看起來風光無限,讓人羨慕,但不能解決家境的貧困,要這種虛榮,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時候,遠在青海工作的姑姑來了一封信,說柴達木盆地在招工。招上之后在西寧培訓兩年,然后分到油田工作。柴達木盆地雖然自然條件差,但工資應該比在老家當演員有保障。
侯桂芳決定一試。
但是,從廣東到青海,山高水長路途艱險,一個只有19歲的大姑娘,當父母的怎么放得下心呀!
“芳兒,生活苦點沒關系,青海條件差,又離得遠,媽不放心你去?!眿寢屨Z重心長地勸說著。
“媽,我長大了,什么苦都不怕。與其這么窮困地過日子,還不如就讓我出去闖一闖。我打定主意了,我要去!”侯桂芳態(tài)度堅決。
于是,1958年的夏天,侯桂芳帶著親人的叮嚀和牽掛,帶著對家人的責任以及對未知命運的期許,乘上了西去的列車。
兩年后,侯桂芳正式成為了一名為油而戰(zhàn)的石油女工。從此,她的生命便與柴達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二
與廣東相比,柴達木盆地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確超出了這位南方姑娘的想象。
上無飛鳥,地不長草,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白皙俊俏的侯桂芳,踏入盆地沒多久,嬌嫩的皮膚就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得發(fā)紅發(fā)紫,失水干皺。急性子的她走路一快就氣喘胸悶,頭暈腦脹。
而那個時候的冷湖,正處于開發(fā)建設的初期。帳篷、地窩子、干打壘,住宿條件比老家還差。這是侯桂芳怎么也沒有想到的。
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再苦再難,都要堅持。
起初,侯桂芳被分配到冷湖油礦當采油工。
她熱情大方,勤奮好學,很快就適應了采油工作。但沒過多久,全國的自然災害也波及到了冷湖。沒糧,沒肉,也沒菜,饑餓的人們開始剝樹皮,去野草灘逮兔子,去沼澤地抓野鴨,下到湖里去撈魚……后來,油田成立了打獵隊,組織職工去昆侖山打獵。又在南湖、馬海、倒淌河等地開辟了農(nóng)場,開荒種地。一手保生活,一手抓生產(chǎn)。
侯桂芳因為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種過田,養(yǎng)過豬,樣樣會干,于是,被抽調(diào)到倒淌河農(nóng)場去開荒種地。等饑荒過去情況得到好轉(zhuǎn)之后,她又被調(diào)到了冷湖制氧廠,當了一名制氧工。
優(yōu)良的品格,積極的心態(tài),所到之處,侯桂芳總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她干一行愛一行,不講條件,只講奉獻,深受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在制氧廠,師傅對她非常關心。眼看著她都26歲了,還沒有對象,便替她著急起來。
有一天,師傅悄悄地將一張六寸黑白照片放在了她的桌子上。
侯桂芳下班回到宿舍,見到桌子上的照片,一眼就被那位男子胸前的四枚軍功章吸引住了。
“哇,四枚軍功章呢,一定是個很厲害的人!他是誰呀?”
事情來得太突然,侯桂芳一下子蒙了。丈夫被帶走后,她一直六神無主,坐立不安。不知道去問誰,不知道究竟丈夫犯了什么錯。
晚上,丈夫被送了回來。只見他渾身是土,頭發(fā)亂蓬蓬的,眼睛腫得像蜜桃,嘴角上還掛著血痕,侯桂芳一下子抱著他哭了起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他們怎么把你打成這個樣子?”
丈夫雙眼含淚,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是靜靜地走到床邊,躺了下去,把身子蜷縮成一團。
侯桂芳擦干眼淚,端來一碗稀飯,放在床頭,“發(fā)科,吃點飯吧,吃完好好睡一覺?!?/p>
丈夫的肩膀開始抖動起來,他哭了,哭得傷心卻壓抑,嘴里不斷重復著一句話:“我不是‘反革命!我不是‘反革命!我不是‘反革命!”
見此情狀,侯桂芳的媽媽也悄悄地抹著眼淚,女兒看到爸爸成了這個樣子,更是嚇得大哭起來。
當金山下,這間孤獨的小屋,在這個寒冷的夜晚,顯得更加孤獨了。
第二天,侯桂芳也被莫名其妙地帶走了。那幫不分青紅皂白的造反分子讓她揭發(fā)丈夫李發(fā)科的“反革命”罪行,還讓她和李發(fā)科離婚。
侯桂芳百思不得其解。
“‘反革命,怎么會呢?”“離婚,有什么理由?”
她和李發(fā)科結(jié)婚正是看中李發(fā)科胸前的那四枚軍功章??!在這個沒人愿來的荒涼的運輸站,李發(fā)科這個站長一當就是好幾年。他沒日沒夜地工作,從沒向組織提出任何條件,從沒做過任何對不起組織的事情,怎么就成了“反革命”呢?再說了,結(jié)婚這幾年,他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怎么能離婚呢?
侯桂芳態(tài)度堅決,拒絕揭發(fā)丈夫,也堅決不同意離婚。于是,有拳頭打在了她的臉上,有腿腳踢在了她的身上。
當她經(jīng)過一天的折磨回到家時,媽媽關切地問:“芳兒,他們打你了?”侯桂芳強忍悲痛,輕描淡寫地說:“媽,沒事,是場誤會?!?/p>
當她端過媽媽為她熬了又熬、煮了又煮的熱稀飯時,眼淚還是忍不住滾在了碗里。
李發(fā)科繼續(xù)被揪斗,侯桂芳忍辱負重,白天忙前忙后打理運輸站,夜晚獨自傷心流淚,擔驚受怕。她覺得冤屈,但無處講理。她心疼丈夫,但又無能為力。
有一天,李發(fā)科突然被送回了家。他是因為眼睛被打腫了看不清東西,沒法參加勞動改造才被送回來的。
他一進門,就拉住侯桂芳的手說:“桂芳,我對不起你,你讓受苦了!我受不了了,我不想活了……”說完,就嗚嗚地哭了起來。
侯桂芳既難過,又生氣。
“發(fā)科,我們吃點苦算啥!關鍵是你要堅強,要挺住啊!孩子還小,媽媽年紀大了,你看我肚子里的孩子馬上就要出世了,你可不能舍下我們不管呀!”
面對此情此景,媽媽也走出來勸李發(fā)科。
“發(fā)科啊,人哪還得往遠里看,越難越要扛。你是男人,不能倒下啊……”
李發(fā)科緊緊握住媽媽的手,泣不成聲:“媽,讓你受苦了,發(fā)科對不起你?。 ?/p>
晚上,李發(fā)科躺在床上,看著面容憔悴的妻子,他用粗糙的大手輕撫著妻子的頭發(fā)和面頰,聲音顫抖著說:“桂芳,這些年,讓你和媽媽受苦了。結(jié)婚這幾年,你跟著我,沒過上好日子,如今卻又因我受連累……”
沒等他把話說完,侯桂芳就捂住了他的嘴。
“發(fā)科,生活苦點沒啥。只是苦了你,不知道這樣的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p>
這一夜,他們都沒睡著。
第二天,侯桂芳挺著大肚子早早就起床來到了伙房,她要為出早車的司機準備早餐。
她把剛燒開的一大鍋水從爐子上端下來,放在地上,準備用另一個鍋蒸饅頭?;蛟S是身子太重,又或許是因為一夜沒有睡好的緣故,她一轉(zhuǎn)身,竟不小心踩翻了開水鍋。
“??!”她一聲慘叫,隨之身體倒了下去。
一時間,開水漫了一地。她只覺得左側(cè)從腿到腳火辣辣的疼。她一邊忍著疼,一邊努力地向門口爬去。
一爬到門口,就大喊:“有人嗎?救救我!有人嗎?救救我呀……”
這時,剛好有個小伙子在發(fā)動車,聽到有人喊,立刻跑了過來。一看是侯桂芳,忙問:“侯師傅,你怎么了?”
“被開水燙了,趕緊送我去醫(yī)院!”
小伙子立刻把她抱到車上,急忙向阿克塞縣醫(yī)院駛?cè)ァ?/p>
到了醫(yī)院,一位哈薩克族大夫立馬查看。侯桂芳疼得臉都變了形,燙傷的部位紅腫得像臘腸,還起了很多水泡,有的正往外流黃水。
檢查完,大夫說:“得打半麻,這樣的疼痛,男人都受不了?。 ?/p>
“會不會影響肚子里的小孩???”一個護士擔心地說。
“都什么時候了,保大人要緊!”
于是,大夫果斷為侯桂芳打了麻藥,算是暫時止住了痛。
小伙子趕緊去石油局醫(yī)院報了救急。
第二天,侯桂芳被接到了冷湖石油醫(yī)院。在醫(yī)生護士的精心護理下,她腿部的燙傷逐漸恢復,而孩子也成功保住了。
住院29天后,侯桂芳生下了她的第二個孩子,是個男孩。
孩子長得很結(jié)實,這讓侯桂芳松了一口氣。但,一想到丈夫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家,侯桂芳的心里頓時有了沉重之感。兒子一出生,就要面對殘缺的家庭?,F(xiàn)實真是太殘酷!
媽媽心疼侯桂芳,知道女兒心里苦。因此,她放棄了回廣東的想法,一直默默地陪在女兒身邊,幫她帶孩子,替她燒水、做飯、打掃衛(wèi)生。再苦再難,也得一起挺過去。這是一個媽媽的無私與大愛。
當金山下,兩位母親,一對兒女,相扶相攜,共度艱難。
六
有一天,終于雨過天晴了。
李發(fā)科被放了回來,自此,“造反派”們就徹底忘記了阿克塞,忘記了李發(fā)科。一場風暴就這么悄無聲息地結(jié)束了,像來時一樣突然。
李發(fā)科終于與家人團圓在了一起。
作為丈夫,作為爸爸,李發(fā)科感覺愧對妻兒老小。于是,他暗下決心,余生一定好好工作,好好照顧家人。
然而,遭受了幾年無情蹂躪的李發(fā)科,身體越來越差,最后竟被診斷為食道癌。他還這么年輕,竟得了這么重的病,李發(fā)科一下子心灰意冷了。而剛剛看到希望的侯桂芳,一顆布滿傷痛的心又一次被擊得粉碎。
“老天爺,為什么命運對我們?nèi)绱瞬还。 ?/p>
侯桂芳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醫(yī)院給李發(fā)科開具了轉(zhuǎn)外就醫(yī)的證明,他要回陜西老家去治病。
臨走前的那天晚上,侯桂芳忙著為丈夫收拾東西。
李發(fā)科坐在床上,看著忙前忙后的妻子,想著她剛到阿克塞時的俊俏容顏,如今卻充滿了滄桑和疲倦。她才三十出頭的年紀,卻老得像是四十多歲的樣子。他想到,她一個女人家,上有媽媽,下有幼女小兒,工作那么繁重,生活那么艱難,他卻幫不上一點忙。想著想著,就忍不住哽咽起來。
侯桂芳坐到丈夫身邊,緊緊地握住丈夫的手,說:“你放心,站上家里有我在,不用你擔心。只是我不能陪你一起去治病,我這心里也真過意不去……”
說著,也忍不住紅了眼圈。
“我這一走,還不知道啥時能回來??爝^年了,我托人給你買了一臺縫紉機,到時你給媽媽、孩子包括你自己都做件新衣裳。這些年,你只顧忙工作,連件新衣裳也沒買過,真是委屈你了……”
侯桂芳忙問:“哪來的錢買縫紉機?”
李發(fā)科說:“從我看病的錢里面擠出來的?!?/p>
李發(fā)科離開阿克塞,回西安看病去了。阿克塞運輸站的重任和一家老小的生活又一次壓在了侯桂芳一個人身上。
幾個月后的一天,沒有盼來丈夫,卻等來了噩耗。一封來自西安的加急電報送到了侯桂芳手里:夫病危,速回。侯桂芳頭“嗡”的一聲,差一點暈倒在地。
媽媽扶她坐下,語重心長地說:“芳兒,回去看看吧,站上的事我替你頂著。無論結(jié)果怎么樣,你自己一定要堅強。我和孩子們在這里等著你……”
侯桂芳日夜兼程地趕回了西安。看到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樣的丈夫,侯桂芳心如刀絞。她沒日沒夜地守護在丈夫身邊,但依然沒有挽回丈夫的生命。十幾天后,丈夫走了。
侯桂芳悲痛欲絕。忍痛安排完丈夫的后事,她就匆匆踏上了西行的列車。
一路上,侯桂芳的心像是被挖空了,什么感覺也沒有。
當她失魂落魄地回到阿克塞的家,一進門便看到墻上掛著丈夫那張戴著四枚軍功章的黑白照片,相框下放著一臺嶄新的縫紉機。她再也控制不住內(nèi)心壓抑多天的悲痛,沖出門去,跑到空曠的戈壁上放聲大哭起來。
她的哭聲伴著漠風在曠野里飄蕩回旋,讓鳥驚魂,令山動容。她哭她不幸的丈夫,她哭命運的不公,她哭媽媽跟著她受罪,她哭一雙兒女可憐……
她伏在一塊大青石上,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又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一切。
善解人意的媽媽沒有去打擾她,在家里煮好了稀飯,靜靜地等著她。她知道,女兒心里實在太苦了,就讓她好好哭個痛快。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侯桂芳再次醒來,她覺得已經(jīng)哭不出眼淚了,心里的郁結(jié)和壓抑似乎也消失了。于是,她站起身來,一時間竟覺得自己輕飄飄的,差一點栽倒在地上。
她紅腫著眼睛回到屋里,見媽媽正坐在床邊悄悄抹淚。她坐到媽媽身邊,摟著媽媽的肩膀,輕輕地說了一句:“媽,沒事了?!?/p>
媽媽這才起身為她端來不知煮了多少個小時的稀飯,孩子們也紛紛圍過來喊她“媽媽”“媽媽”。一下子,她感覺空空的心里又滿滿當當了,消失的重量又回到了體內(nèi)。
“是啊,老李走了,媽媽和孩子更需要我!這個小站也更需要我啊!”
自此,侯桂芳再也沒掉一滴眼淚。她要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一家老小的重擔。她要接過丈夫的接力棒,全心全意把這個運輸站管理好、經(jīng)營好。
七
侯桂芳把根深深地扎在了當金山下。
十多年來,這個小站上的炊事員和服務員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不知換了多少茬,沒有幾個人能忍受得了這里的寂寞與荒涼,沒有幾個人喜歡這樣的工作和生活。可侯桂芳一家老小一直堅守著。
四季流轉(zhuǎn),雪雨風霜,侯桂芳以站為家,忘我工作。她心地善良,意志頑強,把過往客人當家人,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把這個荒涼的小站經(jīng)營得熱心暖腸。而路過這里的人,對這位勤勞能干的女站長,無人不夸贊,無人不敬仰。
當金山上坡陡路狹,一年四季風霜雪雨,陰晴不定,車過當金山,始終是伴著危險前行。因此,進出當金山,車輛拋錨司機當“團長”的事時有發(fā)生。而每一次,侯桂芳都會備上熱飯,提了開水去救急,總能讓那些身處困境的司機師傅們感到溫暖,看到希望。
有一次,運輸五大隊的一名司機開著一輛貨車夜過當金山??赡苁翘耍徊涣羯?,車便撞在了山崖上。司機一驚,趕緊下車查看。車的右前側(cè)嚴重受損,保險杠斷了,引擎蓋也鼓起了一個大包。他回到車上,試圖重新打火發(fā)動,卻怎么也打不著了。
正值天寒地凍的11月,山上的溫度已降到零下二十多攝氏度。司機凍得渾身直打戰(zhàn),心里卻急得火燒火燎。心想,這樣待一晚,非得凍死不可。但除了等,沒有其他任何辦法。
半小時后,終于等來了一輛大貨車。貨車司機看到有車撞成這個樣子,趕緊下車詢問情況。由于車重貨多,貨車司機沒法幫他把車拖走,只好快速下山去報救急。
當侯桂芳聽說山里有車拋了錨,趕緊備了熱飯,提了開水,又到自己房里拿了一床厚棉被,出門擋了一輛過路車,急急忙忙往出事地點趕。結(jié)果,車還沒走出多遠,就停下了。也真是,偏偏這個時候車壞。司機抱歉地趕緊下車檢查。
而侯桂芳卻等不住了。她想,這么冷的天,司機一個人在山里會凍壞的,一分鐘也耽誤不得。于是,她下了車,抱上被子提上飯盒和暖瓶就往前走。
司機叫住她:“侯師傅,這么冷的天,這么遠的路,你一個人啥時能走到呀?”
侯桂芳頭也不回,邊走邊說:“時間不等人?。∪ネ砹?,司機會凍壞的。你修好車再來追我吧!”
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大山里,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一個女人,冒著寒風,沿著山路,不顧一切地向前走啊,走!走啊,走!她忘了累,也忘了冷,更忘了怕,她心里想的只有那個挨著凍的司機。
當司機修好車趕上她時,她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兩腿發(fā)軟了。
當拋錨的司機看到有人來了,立刻從車里跳下來。還沒來得及說什么,侯桂芳就把厚厚的棉被朝他的身上裹。
“凍壞了吧,趕緊暖和暖和。以后一個人開車可要小心哪!”
絕望中的司機握住侯桂芳的手,眼淚汪汪地說:“侯大姐,謝謝你,謝謝你跑這么遠來救我。你再不來,我真要凍死了……”
看到司機平安,侯桂芳這才舒了一口氣。
類似這樣的救急侯桂芳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次。每一次,她都以最快的速度給受困人員送去飯菜,送去溫暖。她的愛心融化了許多人的心。
1979年的夏天,當金山連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洪水泛濫,滾滾而下,沖毀了河道和道路。
聽著震耳欲聾的雨聲,看著四處亂竄的洪水,侯桂芳心急如焚。她擔心靠近河溝的庫房會被大水沖倒,里面可是站上全部的生活物資??!如果房屋倒塌,物資就會片甲不留,全站十幾個人和來來往往過路司機、職工的吃飯就成了問題,這損失可就大了。她祈禱著,希望雨能盡快停下來。
可是,雨根本沒有停下來的跡象,甚至越下越大。侯桂芳實在坐不住了,她和媽媽交代了兩句,就沖進雨中。
她先去查看了庫房的情況,后墻已經(jīng)裂開了一條縫。刻不容緩,得抓緊時間搶救物資。她快速地叫來六個工人,她給每人發(fā)了一塊塑料布披在身上擋雨,并交代道:“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庫房里的物資搶救出來,越快越好。我在里面拿,你們在外面接,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逃?!?/p>
一個工人擔心地問:“侯站長,這么大的雨,萬一房子塌了怎么辦?”
“就是因為房子要塌了,才要去搶救東西。如果房子塌了,我被壓在了里面,你們只管保管好物資,等雨停了再來挖我。”侯桂芳已經(jīng)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他們來到庫房前。侯桂芳一推門,門卻變了形。于是,她毫不猶豫一腳把門踹開,快速鉆進屋子,開始一件接一件地往外搬運。
清油、大米、面粉……
侯桂芳每搬一件,就感覺房屋的裂縫擴大一寸。她不是不知道面臨的危險,但為了大家的口糧,為了公家的財物,她已經(jīng)顧不得自己的安危了,甚至連媽媽和兒女也拋在了腦后。
能多搶一件是一件,這是她唯一的想法。
半個小時后,物資全部搶了出來。侯桂芳一身泥水從屋里鉆了出來,剛走了兩步,屋子轟然倒塌。她雙腿一軟,差點跌倒在地。
工人們看著侯站長活著出來了,激動地拉上她就往回跑。
當侯桂芳滿身泥水濕淋淋地回到自己的小屋,媽媽已經(jīng)為她準備好了干凈的衣服,并熬好了稀飯??吹脚畠浩桨矡o事,媽媽提到嗓子眼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
“看你淋的,累壞了吧!趕緊換個衣服喝碗熱粥暖暖身子。東西搬完了嗎?”
“搬完了。庫房也塌了。”
“房子沒了還可以重蓋,只要人平安,東西保住,就是萬幸??!真是謝天謝地?!?/p>
侯桂芳的無私奉獻和敬業(yè)精神,得到了領導和職工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贊揚。她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站經(jīng)營得遠近聞名,好評如潮。
而侯桂芳因表現(xiàn)突出,曾多次被評為局級、省級勞動模范及全國“三八”紅旗手。這些榮譽對她,當之無愧,且名副其實。
當金山下,侯桂芳儼然成了一種精神。
八
其實,堅守在當金山下的侯桂芳不是沒有機會離開。但她自動放棄了享受榮華的機會。
1982年的春節(jié),侯桂芳帶著媽媽和兩個孩子回廣東探親。二十幾口的大家庭,三十多年來,第一次聚得這么齊全。于是,一家人借著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談新敘舊,把酒言歡。
侯桂芳的舅舅在緬甸開當鋪,近些年發(fā)了財。他知道姐姐和外甥女一家那么多年在荒涼的大西北生活得不容易。如今,姐姐已近七十歲高齡,他非常想帶姐姐及桂芳一家出國,和他一起去過好日子。
于是,侯桂芳的舅舅悄悄地向侯桂芳和媽媽說了他的想法。
侯桂芳態(tài)度堅定地說:“舅舅,謝謝你的好意,心意我領了。我在柴達木已經(jīng)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經(jīng)習慣了那里的一切,也舍不下那里的工作。雖然那里自然環(huán)境不好,但人好……”
舅舅又勸媽媽說:“姐姐,桂芳有她的工作,不走我能理解。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要跟著到戈壁灘里受那個罪,我這當?shù)艿艿脑趺慈绦哪?!你跟我去緬甸,好好享幾年福吧!?/p>
媽媽卻說:“桂芳一個人在那里,我不放心。我都這把老骨頭了,享不享福也不在乎了。我只想幫著桂芳一起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媽媽的話,讓侯桂芳眼窩一熱。她清楚,這些年為了她,媽媽吃了不少苦。有媽媽在,她安心。
于是,春節(jié)過后,舅舅帶著遺憾和對姐姐的心疼回了緬甸。
而侯桂芳帶著媽媽和一雙兒女乘上了西行的列車。
當遠處閃著銀光的當金山出現(xiàn)在她們的視線時,侯桂芳興奮地指著前方,大叫起來:“看,當金山,我們到家了!”
是啊,她們到家了。她們的家就在當金山下……
作者簡介:李慶霞,筆名玉澤,就職于青海油田,現(xiàn)居敦煌。系青海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女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青海省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青海油田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散文作品多見于《青海湖》《瀚海潮》《中國石油報》《工人日報》等報刊,著有散文集《赴一場絢爛的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