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葛秋萍 李歆瑞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說明》中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考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含義,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相關計算”。近年來的高考化學試題對這一要求的落實率為100%,Kc、Kp、Kx三類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已然成為年年出現(xiàn)的高頻考點,雖然教師和學生都知道這一點,也都把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當做重點來復習,但學生對此考點的答題情況并不樂觀。針對這種答題現(xiàn)狀,筆者試圖通過例題分類來闡述Kc、Kp、Kx三類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解決此類試題的一種清晰的、可重復操作的思維模型,有效擊破這三類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
1.Kc、Kp、Kx三種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原理”中關于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為“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就是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簡稱平衡常數(shù)”。由于平衡常數(shù)是用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來計算的,因此又稱為濃度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c或K表示。
研究還發(fā)現(xiàn):若將上述定義中各物質的平衡濃度用平衡時各物質的分壓(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來代替進行計算,也可得到一個常數(shù),該常數(shù)稱為反應的分壓平衡常數(shù),用符號Kp表示。同理,若用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物質的量分數(shù)=某組分的物質的量÷總物質的量)來代替上述定義中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得到平衡常數(shù)的一種新的表達形式,本文中我們暫且稱之為反應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平衡常數(shù),用Kx表示。
2.Kc、Kp、Kx三者之間的關系
我們以中學階段??嫉膬煞N反應類型來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
1.濃度平衡常數(shù)(Kc)的計算
【分析】解決本題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c(HCl)∶c(O2)=1∶1時的對應曲線。相同條件下進料濃度比c(HCl)∶c(O2)越大,HCl的轉化率越低;進料濃度比c(HCl)∶c(O2)越小,HCl的轉化率越高。由此可知,三條曲線中,最上面一條是c(HCl)∶c(O2)=1∶1的變化曲線。
第二步:確定HCl的平衡轉化率。由圖像可知:400℃,c(HCl)∶c(O2)=1∶1時,HCl的平衡轉化率為84%,即0.84。
第三步:計算平衡常數(shù)。本題涉及的相關量,可用三段式法來計算。
【模型建構】解決此類問題的思維模型:
第一步: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的對應關系。根據(jù)反應特點、反應條件、物理量的變化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上點的對應關系。
第三步:利用三段式法求解平衡常數(shù)。依據(jù)題意,找出三段式中各物質的對應物理量,并列式進行求解。
2.分壓平衡常數(shù)(Kp)的計算
【分析】本題仍用三段式法來解決,但有兩種解法。
方法一:設起始加入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均為1 mol,到達平衡時,I2(g)的轉化量為xmol。
起始量(mol) 1 1 0 0
轉化量(mol)xxx2x
平衡量(mol) 1-x1-xx2x
方法二: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恒溫恒容時,氣體的壓強之比=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所以在三段式法中可以直接用氣體的分壓來進行相關計算。因為起始時總壓為105Pa,且碘和環(huán)戊烯的物質的量相等,所以I2(g)和環(huán)戊烯的起始分壓均為5×106Pa。
起始量(Pa) 5×1065×1060 0
轉化量(Pa)xxx2x
平衡量(Pa) 5×106-x5×106-xx2x
解得:x=2×106
【拓展】由前面的分析可知:Kp=Kc(RT)Δn,本題能否先計算出Kc,再由此公式推導出Kp呢?
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變化的反應,Kc只能由各物質的平衡濃度來計算的。本題并未給出剛性容器的體積及起始時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無法計算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因此,由現(xiàn)有已知條件不能計算出Kc,也就無法由公式Kp=Kc(RT)Δn推導出Kp。相反,如果本題中給出剛性容器的體積及起始時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則可先用三段式法求出Kc,再利用Kp=Kc(RT)Δn求出Kp,其中R=8.314 kPa·mol-1·K-1,這里不再贅述。
【模型建構】解決此類問題的思維模型有三種:
模型一:先用三段式法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計算出各組分物質的平衡分壓,最后將各物質的平衡分壓代入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進行計算。
模型二:直接用分壓來表示三段式中各物質的起始量、變化量和平衡量,再將各物質的平衡分壓代入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進行計算。
模型三:若能用三段式法求出Kc,則可利用Kp=Kc(RT)Δn求出Kp。
3.物質的量分數(shù)平衡常數(shù)(Kx)的計算
【分析】解決本題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348 K時的對應曲線。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的時間越短,因此圖像中曲線變化的標志為先出現(xiàn)拐點,即“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由此可知,三條曲線中,①是348 K時的變化曲線。
第二步:確定乙酸甲酯的平衡轉化率。由圖像可知:348 K時,乙酸甲酯的平衡轉化率為64%,即0.64。
第三步:利用三段式法求解平衡常數(shù)。依據(jù)題意,找出三段式中各物質的對應物理量,并列式進行求解。
348 K時,設起始投入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均為1 mol,則有:
起始量(mol) 1 1 0 0
轉化量(mol) 0.64 0.64 0.64 0.64
平衡量(mol) 1-0.64 1-0.64 0.64 0.64
【模型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思維模型:
第一步,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的對應關系。根據(jù)反應特點、反應條件、物理量的變化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確定反應條件與曲線上點的對應關系。
第三步,用三段式法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物質的量分數(shù)=某組分的物質的量÷總物質的量,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并將其代入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