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鳳舉
民生新聞關注著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的原則,有效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更好地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便于更多人真正理解“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含義。
民生新聞采編具有取材廣泛化的特點,及時挖掘身邊故事,報道老百姓真正關心的社會問題。普通大眾喜歡聽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故事內容,新聞報道的敘事手段越真實,越容易拉近報紙媒體和老百姓的距離。民生新聞可從“民情”“民意”“民生”三個角度出發(fā),重點關注社會大眾的衣食住行,努力擴大采編范圍,整理常見的、特色的、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大到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小到家庭糾紛或者違規(guī)占道等,都可以納入報紙民生新聞的采編范圍。不同題材反映不同故事,旨在向政府部門、有關機構傳遞民眾的心聲,從而引起更多部門對于老百姓“衣食住行”“品質生活”的關注。
此外,民生新聞需要反映整個社會的真實狀態(tài),廣泛搜集新聞信息,構建能為老百姓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社會,學習社會文化知識的新平臺。民生新聞采編做到事無巨細,突出真實性、新聞性特點的同時提升新聞報道的娛樂性也很關鍵,真正意義上取悅大眾,聚焦老百姓的身邊事,通過設置“焦點話題”,把握時機跟蹤報道,深刻剖析了民生現象和民生問題,新聞報道的社會影響力隨之擴大,形成有深度、專題性的報道模式后,采編工作朝著新的方向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即可關注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新聞采編具有價值導向化的特點。報紙是最傳統(tǒng)、最常見的新聞媒體形式,因為涉及范圍很廣,所以能為各個階層的人傳遞新聞信息。民生新聞報道號召力越強,社會影響力越大,突出它的社會價值引導性,可以引導老百姓關注社會問題,促使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民生新聞采編的關鍵在于:搜集積極健康的新聞內容,及時傳遞社會正能量,通過民生專欄展示社會文化,認真履行好報紙媒體的社會責任。
民生新聞價值導向化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引導更多人感知生活的美好,思考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把握時機弘揚“真善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斷加強新聞宣傳,民生新聞獨具特色,更加符合社會道德,本著尊重事實、客觀報道、正向引導的態(tài)度,大力弘揚社會正氣,群眾也能走上健康的發(fā)展之路。
民生新聞采編應該突出親民化的特點,深入百姓生活,透析人生百態(tài),必須實現長遠規(guī)劃及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目標。民生新聞采編還要考慮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需求,新聞報道語言樸素,新聞內容表達直白,保證讀者閱讀以后可以產生情感共鳴。民生新聞報道手段多樣化,重點突出“民生新聞”的親民化特點,啟發(fā)群眾的社會責任意識,報紙媒體社會服務價值會更高。采編工作推進中,合理運用采編技巧,分清各類宣揚主題,選擇針對性強、簡單明確的語言表達方式,廣泛搜集新聞內容,引導普通讀者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文化知識等,真正達到普法教育的目的,有利于民生新聞報道社會價值的迅速提升。新聞內容簡單易懂,語言形容威勢更大,民生新聞要成為老百姓專屬的“新聞欄目”,這樣一來,政府部門可以了解百姓需求,繼續(xù)加強社會服務,而群眾百姓則給予政府更多信任,同時發(fā)揮著社會監(jiān)督的重要作用,使政府部門、其他機構長效合作,并且拿出專業(yè)的態(tài)度,更加主動、更有勇氣妥善解決社會實質性問題。
總而言之,報紙民生新聞的采編特點不同,必須關注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搜集新聞內容和新聞信息等,想方設法滿足老百姓的新聞需求。民生新聞報道要走親民化的正確路線,采編工作要主動聯(lián)系實際,從民眾日常生活取材,突出“不偏不倚”“有理有據”“以民為本”等特征,報紙民生新聞采編工作才能走得更遠,未來的發(fā)展前景變得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