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 1960年生于天津,前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奧運冠軍,現(xiàn)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排球學院院長、中國排球協(xié)會副主席。因為郎平帶領中國女排12年后重新登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讓“女排精神”注重拼搏的同時,更擁有了科學、專業(yè)以及國際化等新的時代含義。
排球是一項需要智慧的集體運動。郎平經常會提到一個詞:閱讀比賽——讀懂對手意圖,隊員之間提前做出配合。這是她出任國家隊主教練后,首先教給隊員的。“高水平的運動員不是喊出來的,一定是他有高智商,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閱讀能力,你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讓教練領著你、拽著你,教練不可能完成你所有球場上的動作,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作為現(xiàn)代化運動員來講更需要?!崩善秸f。
郎平會在訓練中隨時提問。你給我講一下,到了這輪你應該怎么打?我在副攻怎么打?主攻怎么打?接應怎么打?等隊員一一說完,她再總結。郎平希望用這種方式培養(yǎng)隊員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比賽時暫停時間很短,教練不可能面面俱到,她們必須自己作出一些判斷,這就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每天訓練結束,隊員們還要寫訓練日記。有人曾經反映,跟著郎導訓練,身體上倒是能承受,但腦子實在太累了。
除了用自己的眼睛閱讀,郎平也擅長借助“外腦”。上任國家隊后,她借助了一款意大利的技術分析軟件。以前的技術分析都是依靠教練人腦、手記,現(xiàn)在通過軟件,可以瞬間計算出某個位置對手所有扣球的路線,然后根據這些數(shù)據布置防守,改變進攻。實際上,早在恒大女排執(zhí)教時,郎平就為球隊引進過一名土耳其的技術統(tǒng)計人員,當時就有人預言此舉很可能會帶動中國排球科研的進步。
1995年,她臨危受命,回國出任主教練,當時的中國女排早已告別了“五連冠”時代,連亞洲冠軍都不是,僅用一年多時間,她帶領中國女排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銀牌,并且為中國女排留下了助理教練陳忠和、二線隊員馮坤等財富,成為日后女排“黃金一代”的重要角色。
2005年,郎平出任美國國家隊主教練,當時美國隊世界排名第八,起點很低,她用3年的時間讓這支隊伍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銀牌?!袄善较喈斏瞄L在比賽時作決定,她了解比賽的節(jié)奏,知道怎樣組隊最強,能很好地決定該說什么,何時換替補,首發(fā)隊員是誰。她也相當聰明,富有勇氣,在奧運會一開始就給了年輕隊員很多上場機會,讓她們積累經驗?!泵绹艊谊犌白杂扇四菘伞ご骶S斯對記者說,“她總會問我們對當前情況的想法,讓人有種對訓練過程的控制感和主動權,這樣很棒?!?/p>
20多年前第一次回國執(zhí)教國家隊時,郎平曾說,一個優(yōu)秀的教練員,也是一個軍事家。如今,她更愿意換一種輕松的比喻,就像女兒小時候玩的拼圖。里約奧運會半決賽對陣荷蘭,郎平把12名隊員全部用上,這在排球比賽中十分罕見。郎平明白節(jié)奏對于一個球隊的重要性,她的換人和暫停很多時候就是在改變場上的節(jié)奏。央視特約解說員馮坤贊嘆:“郎導這種感覺非常好,有的時候她能比別人要感覺得早,有很多感覺也不是確實能說出來的,但是郎導知道這個球得這么辦?!?/p>
“就是教練也得閱讀比賽,閱讀對方,然后閱讀我們運動員的發(fā)揮情況。”郎平說,“每一個輪次,哪些輪次我們相對弱,可能碰上它的強者,這時我怎么樣換人。因為排球換人是有規(guī)定的,不是說無限制換人,所以你還得算計好,就是我到哪一個點換,你還不能換早了,換晚了也不行,就是要恰到好處。所以對于教練來講也是需要非常多的閱讀,而且要迅速作出判斷,首先你就得對你自己的隊員胸有成竹,另外,特別明白她的優(yōu)缺點,這樣的話,這個圖才能拼好。”
閱讀隊員
組建這支年輕的國家隊時,郎平形容自己就像是在拼拼圖。
第一年,她把朱婷的名字寫進大名單時,領隊賴亞文根本沒聽說過這個姑娘。當時的朱婷只是河南二隊的一個隊員,郎平在恒大女排執(zhí)教時見過她一次。有一年全國聯(lián)賽,朱婷被河南一隊借調上來打比賽,那時她年齡很小,水平也不高,但郎平發(fā)現(xiàn)這個小孩特別協(xié)調,因此記住了她。兩年后郎平執(zhí)教國家隊,向河南隊的一個隊員打聽,你見過朱婷嗎,她這兩年跑哪兒去了?
隊員說她還在青年隊。
她長高了?郎平問。
一米九了,比那會兒硬朗了。
聽到這個回答,郎平決定讓朱婷來試訓。
每個教練員都希望自己的運動員越全面越好,但像朱婷這樣的明星球員,全隊也只有一個。對郎平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發(fā)揮不同隊員身上的特點,讓團隊形成最大的合力。
與以往的主教練不同,上任之后,郎平提出了“大國家隊”概念,她從地方四處征調隊員,每次集訓名單多達二三十人,促進隊內的良性競爭,同時也為下一個奧運周期儲備人才。除了運動員,她還從幾個省隊調了6名男教練員,并請來美國的康復團隊和體能訓練師協(xié)助自己。
當時的國家隊沒有副攻,郎平聽說八一隊有個孩子,袁心玥,身高2米,全國聯(lián)賽隊里沒給她報名,因為她的各項系數(shù)太差。郎平倒是不著急,只是說,慢慢練唄。她重新教袁心玥扣球,把她的技術動作一點一點糾正過來?!安辉嚹闶遣粫赖?,也許我們會創(chuàng)造大家想不到的結果。因為現(xiàn)在中國副攻線上沒有人了,必須要自己培養(yǎng),辛苦一點也必須走這條路?!彼@樣說。
郎平也沒有放棄老隊員。顏妮27歲時才被招入國家隊,因為郎平注意到,好幾屆全國聯(lián)賽,顏妮都是攔網第一。有些球迷不解,難道之前的主教練就沒看到顏妮攔網好嗎?怎么郎導來了她才進國家隊?助理教練安家杰這樣說過:“嗨,這些隊員都逃不過郎導的眼睛,我們都看不上的,她都能看上,拿來一練就是星兒。”
但是面對一批充滿個性、大多是90后的年輕姑娘,如何讓她們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勢?當記者向郎平提出這個疑問時,坐在沙發(fā)里的她眼睛一挑,隨后笑了起來,“我也在閱讀她們”,眼神中閃爍著得意和調皮的光芒。
2013年5月,新組建的國家隊在體育總局排球館進行第一次集訓,郎平送給姑娘們的見面禮,是一張詳細的調查問卷:說說你的性格特點,談談你的技術特點,你認為國家隊在里約周期的奮斗目標應該是什么,你能為球隊作哪些貢獻,你希望教練在哪些方面給你更多幫助……
郎平希望通過這張問卷,提前閱讀她的隊員。在美國讀研究生時,她學過運動心理學,明白對待不同性格的隊員,應該采取不同辦法。1995年第一次回國執(zhí)教國家隊時,她就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八^察每個隊員,從性格開始觀察,做得非常仔細。”當時的國家隊隊員孫玥回憶。有一次跟日本隊比賽,中國隊打得很差,換場地時,郎平特別嚴厲地說:“孫玥、吳詠梅你們想什么呢?再想你就輸了!你要不下來休息一會兒,你不想打你跟我說!”孫玥好像突然睡醒了似的,再上場時就像換了一個人。
對待另一些隊員,郎平又很注意說話的方式。曾經進入里約奧運會國家隊大名單的自由人陳展,對自己要求很高,有時訓練完在回宿舍的車上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郎平總是鼓勵她?!拔乙哺郎贤ㄟ^,我說郎導,好像我打得不好的時候,你也沒有說我啊。她就說,你不是說不想要、不想好,你是對自己有要求,這個時候了,我再說你,再給你壓力的話,那你豈不是更糟糕。就是她能看出來每個隊員的心理狀況,我覺得這是她跟別的教練不一樣的地方?!标愓拐f。
因為腿上有傷,坐了再站起來有些困難,在訓練館,郎平通常會坐在一把比較高的椅子上,似笑非笑地注視著場上。二傳傳球沒到位,主攻埋怨二傳了,二傳不敢傳球了……隊員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她都能觀察到,而且她從不偏袒。里約奧運會,有一次在奧運村吃完午飯,郎平叫住朱婷下樓散步,她跟朱婷說,對隊友要更有耐心,不僅做一名世界最優(yōu)秀的主攻手,還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我們都離不開團隊,只有優(yōu)秀的團隊才會成就出色的個人。
“我看她們還是挺準的?!崩善椒浅W孕牛拔易约罕旧硎沁\動員出身,她們每一個運動員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我會感覺到,你比如說新隊員剛來她是一種什么心情、打替補是什么心情、打主力是什么心情、打好是什么心情、打得不好或者隊友有什么看法……你完全可以閱讀出來,有時候她雖然不說,但是她的這種表情、表現(xiàn),瞞不過我們的。”
知識分子氣質
當人們對這位屢次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不吝贊美的時候,不應該忘記,郎平也是一位從20世紀80年代“老女排”時期走出來的運動員,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和視野,是她不斷自我修正的結果。
1987年,郎平放棄了被安排的穩(wěn)定工作,到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yè)讀研究生。在大學球隊當助教時,剛開始她只會對學生說一句話:“這不對,這樣做不對?!标爢T很奇怪,怎么從這個中國教練嘴里說出來的都是不對。而美國大學球隊的主教練勞爾說的是:“很好,你這個動作不錯,你再體會體會?!被蛘呤牵骸斑€不是很好,你再試一遍,你一定會更好?!贝蟠筮诌值睦善介_始注意說話之道。
早年在中國時,郎平的生活中只有排球,一輸球,就有一個巨大的問號在她的腦子里冒出來:怎么向全國人民交代?她問大學球隊的主教練勞爾,在美國隊打球壓力大不大。勞爾說,人的能力有大小,他扛40斤,你只能扛30斤,30斤對于你是極限,你扛住了,你就是成功者。
或許是受此啟發(fā),郎平1995年第一次回國帶隊,常跟隊員講:
一個隊又有主力,又有替補,如果拿了冠軍,不能說主力就是成功,替補就不成功;能進國家隊,說明你是個優(yōu)秀選手,要爭當主力,當不上也要促進發(fā)揮更好的作用,一個隊員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如果做到了就是成功者。
當時,每隔一兩周,郎平會讓隊員看一部電影,或者帶她們去打保齡球,去射擊場讓王義夫教打槍。出國比賽一定和她們一起參觀名勝,給她們時間購物。她覺得優(yōu)秀的運動員應該了解世界,有綜合的素質,她的生活也不應該只是打球。
10年后,在美國國家隊的執(zhí)教經歷讓郎平更加擁有國際化的視野以及應對復雜情況的經驗。起初,郎平和隊員經常會有一些小沖突,后來她調整了自己的方式?!拔蚁胨舆m應重質而非重量的訓練方式,也調整了訓練時長。她也慢慢理解了什么能激勵隊員,或是幫助她們高興起來?!?妮可·戴維斯說。
在一些人的眼中,郎平身上具有知識分子的氣質。“她是特別喜歡學習的一個人,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她要是不喜歡學習,她也不會去美國上學,包括她后期去意大利,她自己學意大利語?!瘪T坤說,“我覺得從郎導身上會學到很多,就是一個運動員他并不是說只靠他的身體打球,他一定得靠腦袋打球,是全面的素養(yǎng)。郎導她從賽場外,包括學習,包括補充自己,善于總結或者是看到問題如何去解決,這些方面并不是說天天訓練就能練出來的,而是需要其他一些知識,包括解決問題的方法。”
(摘自華文出版社《回到生活原點》 ? 作者:《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