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呂
“糖友”(糖尿病患者)在互相交流時,除了分享自己餐前、餐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外,還會分享自己的食譜。大家互相學(xué)習(xí),以便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享受美食。但經(jīng)常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同樣一種食物,別人食用后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自己吃了后卻血糖飆升。這是為什么呢?一般來說,不同的人吃同樣的食品,餐后血糖值不一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同個體的病情輕重不同,病因有區(qū)別,上一餐的進食內(nèi)容和進食前的血糖水平也有差異,所以,食用相同食物的餐后血糖水平肯定不盡相同。此外,人體的血糖水平還受當(dāng)天睡眠、情緒和運動量的影響。您大可不必因為“我和老張都吃了雜糧饅頭,黃瓜炒雞蛋,我的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值卻比他高”而懊惱。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保證血糖平穩(wěn)的重要因素。
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GI值),看似相同食物對食用者的血糖水平的影響是固定的,但事實上,同一種食物因品種、產(chǎn)地、制作方法等存在區(qū)別,對人體的血糖水平的影響是有差異的。比如同是西瓜,其中心部位和邊緣部分,對食用者的血糖水平的影響是不同的;水分少的“石頭瓜”和水分多的“沙瓤瓜”對血糖的影響也有區(qū)別。
相信“糖友們”都清楚,大量進食低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也可能導(dǎo)致餐后血糖水平超過“標(biāo)準(zhǔn)”限值。同樣以吃西瓜為例,老賈吃50克西瓜后血糖水平變化不大,于是跟老李說:“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西瓜,西瓜其實對血糖影響不大?!崩侠钜虼嗽谖顼埡蟪韵?00克西瓜,自然會引起血糖水平超標(biāo)。
同樣的食物,在不同時間進食,對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也有區(qū)別。以吃50克西瓜為例,在兩餐中間作為加餐,對食用者的影響較小,而患者在餐后吃,則會導(dǎo)致血糖波動。
吃東西要細嚼慢咽,這一點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尤為重要。同樣的食物,吃得越快,食用者的血糖值升得越快、越高,吃得越慢,血糖則升得平緩,其峰值也不會過高。
您不需要為了偶爾一次的血糖值波動而煩惱。只要餐前血糖水平在7毫摩爾/升以下,餐后血糖水平在10毫摩爾/升以下,用餐前后的血糖數(shù)值差距在3毫摩爾/升以內(nèi),您就不必太在意。建議您連續(xù)觀察同一餐次(比如同為早餐或晚餐),餐前與餐后兩小時血糖水平,并紀(jì)錄血糖數(shù)值與詳細飲食內(nèi)容,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減少血糖水平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