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這個偵察班的小伙子們,在朝鮮笑得最燦爛的一次,抑制不住的興奮從金城反擊戰(zhàn)結束后慶功照片中的每一張臉上傳遞出來,讓人暫時忘掉了戰(zhàn)爭的殘酷。
這個故事,具有一切英雄“傳說”中必須具備的元素:風雨交加的天氣、臨時接受的緊急任務、復雜多變充滿危機的敵后環(huán)境、機智的指揮官和勇敢的戰(zhàn)士、最后以少勝多大獲全勝的戰(zhàn)斗……在今天看來,他們似乎像極了電影《紅海行動》中的特戰(zhàn)小分隊。
金城反擊戰(zhàn)中,志愿軍二零三師六零七團組成精悍的“化裝奇襲班”,27歲的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身材高大,穿上美軍制服化裝成美軍顧問,朝鮮族戰(zhàn)士韓淡年化裝成南朝鮮軍官,其他戰(zhàn)士均化裝成南朝鮮士兵?;b奇襲班13人,每個戰(zhàn)士配備了手槍、沖鋒槍、手雷、燃燒手榴彈和匕首,此外還背了電臺、繩索軟梯、破壞剪等器材,這已經是志愿軍的最好裝備了。1953年7月13日21時,在我軍總攻的炮火掩護下,楊育才帶著他的戰(zhàn)士,躍出坑道,摸進黑暗。
他們很快越過五百米平川,翻過高地鐵絲網。正準備快速推進時,走在最前頭的偵察班班長趙順合急促地低聲喊道:“地雷!我踏著地雷啦!”楊育才立刻下達命令:“用腳踩住,不要松開!”并趕忙跑過去小心翼翼地把地雷兩邊的土扒開。萬幸的是,趙順合踩上的是一顆美式反坦克地雷,這種雷沒有90公斤以上的壓力是不會爆炸的。不過有反坦克地雷,就有普通地雷。楊育才命令大家,借炮火火光,沿彈坑高速跳躍前進。
越接近敵人腹地,警戒越嚴密。為保證任務順利進行,他們需要敵軍的通行口令。開始,戰(zhàn)士們分成四組,邊用簡單韓語喊著“快跑”,邊蒙混前進。沒多久,發(fā)現隊伍里多了一人!就這樣,一個南朝鮮軍倒霉蛋自己把口令送上了門。
有口令,有夜色掩護和戰(zhàn)士們的沉著冷靜,很快,這支只有13人的小分隊成功越過勇進大橋,進入“白虎團”團部所在地——二青洞地區(qū)。
在距離敵軍團部只有三四百米的時候,小分隊被一條長長的車隊擋住了去路,消逝的時間不允許他們等待車隊通過。楊育才當機立斷,開火!一組突擊敵軍車隊、一組打掉炮兵指揮部、一組直接進擊團部!
“白虎團”團部的軍官們正在爭論不休,突然間幾顆冒著煙的手雷落在了會議桌上。毫無防備的敵軍指揮部一片混亂,給偽裝成敵軍的我軍戰(zhàn)士提供了便利,戰(zhàn)斗在一片混亂中很快結束。在炸塌的會議室里,偵察兵包月祿一眼看到會議室墻邊有個鐵架子,上面掛了面繡著一只齜牙咧嘴白色虎頭的軍旗。他上前一把扯下這面繡工精美的旗子,塞進包里,興奮地喊:“副排長,‘白虎團的大旗被我們拔下來了!”
清點俘虜,開會的“白虎團”、炮兵營、機甲團軍官悉數被殲。
“美國顧問逮住了沒有?”
“他啊!被我們從腿上打了兩發(fā)子彈,不能走了……”
13名志愿軍偵察兵把“白虎團”團部攪得天翻地覆,僅用了13分鐘,化裝奇襲班就搗毀了“白虎團”團部指揮系統(tǒng),打得干凈利索。
打掉了“白虎團”團部,化裝奇襲班還不罷手,又一氣干掉了團部附近的油庫、彈藥庫。經戰(zhàn)場統(tǒng)計,這次奇襲,楊育才率領的化裝奇襲班竟在1個多小時內斃敵223人,包括“白虎團”團部97人,繳獲“白虎團”團旗一面、卡車和吉普車31輛、火箭炮1門、各種電臺總機11部、步話機114部,而自身13人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偵察破襲(現稱“特種”作戰(zhàn))作戰(zhàn)史上的奇跡!
楊育才被授予“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偵察班榮立集體特等功。
后來,“奇襲白虎團”被拍成電影,并成為著名的“八大樣板戲”之一,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楊育才回到國內后,漸漸離開了公眾視線。后來,當總政治部主任肖華找到楊育才的時候,此時離那場震驚中外的金城反擊戰(zhàn)已經過去了11年。楊育才在駐軍徐州的第六十八軍二零三師任偵察連副連長,正帶領戰(zhàn)士們在微山湖畔的生產基地邊生產邊訓練,年近40歲的楊育才帶領著比他小20歲的戰(zhàn)士,在冰冷的湖水中苦練武裝泅渡。
當年志愿軍戰(zhàn)士的個人戰(zhàn)斗素養(yǎng),令后人嘖嘖贊嘆,翻開史料,勇猛無畏又本領高強的英雄,比比皆是:
程九齡,二十軍六十師一七八團四連,戰(zhàn)士。
1951年6月6日,在金化以東名勝洞阻擊戰(zhàn)中,我軍陣地上只剩下程九齡一人。面對一百多名美軍步兵的進攻,他不停在各個位置阻擊這股敵人。由于美軍身處坡下,無法看見程九齡在交通壕中來回奔跑,誤認為志愿軍在這個陣地上有充足的兵力。最終他以個人之力阻擊敵人8小時,消滅了近半個連的美軍,守住了陣地。
田文富,五十軍著名的孤膽英雄,戰(zhàn)士。
“只有一個兵,也要堅守陣地!”在帽落山守衛(wèi)戰(zhàn)中,五十軍著名的孤膽英雄——機槍手田文富是一名“解放戰(zhàn)士”。田文富腰上別著一枚揭開蓋子的手榴彈,隨時準備與沖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作為作戰(zhàn)經驗豐富的老兵,僅剩一個人他也沒慌,他把帽子和大衣分別掛在樹杈上,造成多人防守的假象,田文富從一個彈坑跳到另一個彈坑,不斷換位射擊,一人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斃敵50多名。今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田文富的大衣和棉帽,大衣上面有53個彈孔,棉帽上也有3個彈孔。這成為五十軍起義官兵的驕傲!
蔡興海,十二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八連四班,副班長。
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堅守九號陣地時,蔡興海的絕技是危險系數極大的手榴彈“打空爆”——手榴彈引信拉開后,先在頭頂轉兩圈,再扔出去,這樣手榴彈就能在敵人頭頂爆炸,大量殺傷敵人。蔡興海帶領全班戰(zhàn)士以輕傷3人的代價,打退了敵人7次沖擊,殲敵400余人,創(chuàng)造了志愿軍小兵群作戰(zhàn)的范例。他也是上甘嶺戰(zhàn)役6個特等功臣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英雄。
龐子龍,六十八軍二零四師六一零團八連,炊事員。
我軍的炊事班藏龍臥虎,絕不是一幫“伙夫”那么簡單,龐子龍最開始負責給狙擊手送飯,看多了狙擊戰(zhàn)斗,也客串了一把狙擊手。這個之前極少摸槍的小伙子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在3個月內他一人就斃敵54名。
陳啟瑤,四十七軍一三九師四一七團三連,戰(zhàn)士。
陳啟瑤是第一次參加戰(zhàn)斗,戰(zhàn)友都犧牲了,陣地上只剩他一人。他把最后8箱手榴彈分成幾堆,一會兒跑到這扔兩枚,一會兒跑到那扔三枚,一個人扔光207枚,打退了美騎1師1個連另2個排的多次進攻,美軍根本想不到陣地上只有一個17歲的孩子在孤軍奮戰(zhàn)。
王明喜,四十軍三五三團三營八連一排,班長。
軍隅里戰(zhàn)斗中,八連一排首先突破敵防線,王明喜找到敵人遺棄的3門舊迫擊炮,沒有炮盤、炮架,他帶人立即用鎬在地上挖出三個圓坑,抱起炮筒子像砸夯似的在坑里坐實了,三門光桿迫擊炮一陣急促發(fā)射,打啞了美軍的火炮陣地。
周德高,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三團一連,副班長。
1950年11月魚龍浦戰(zhàn)斗中,周德高孤身闖入美2師9團敵營,一人一槍射殺30多名美軍后全身而退,當記功人員名單上報到軍部,軍長溫玉成得知那個戰(zhàn)士已經36歲時,他又驚又喜,當即感嘆道:“你們看,你們看,這就是老兵的風采!老兵的價值!”
梁振隆,六十八軍二十二師六零四團高射機槍連,副班長。
1951年10月,高機連奉命擔負魚隱山對空作戰(zhàn)任務。部隊撤離時,梁振隆負責掩護。單人單槍的他,機智地與敵軍24架飛機進行周旋,一個人前后擊落敵機4架,擊傷1架,取得了高射機槍的最高戰(zhàn)果!梁振隆作為志愿軍英雄代表回國參加慶典,毛澤東主席與其握手時,還特地做了一個朝天射擊的夸張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70年8月,美國駐法武官沃爾特斯準將與中國駐法大使黃鎮(zhèn)秘密就基辛格訪華事宜舉行會晤,兩人都上過朝鮮戰(zhàn)場,聊起了這些朝鮮往事,沃爾特斯承認:“在朝鮮時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志愿軍是我們美國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所碰到的最強硬的對手?!秉S鎮(zhèn)說:“你們的裝備很好,但我們的人素質比你們強,所以你們戰(zhàn)敗了。”
在朝鮮,志愿軍確實達到了“輕步兵的巔峰”,因為沒有一支軍隊能在武器裝備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還能堅持戰(zhàn)斗并取得勝利。更難得的是,正是這些軍人用血肉之軀勇敢地跟敵人“短兵相接”,才讓美國知道戰(zhàn)爭如果繼續(xù)下去誰會首先扛不住。
TIPS
白虎團
南朝鮮陸軍效仿舊日本陸軍建軍,每支建制部隊一般都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威猛的綽號。其首都師第1團,按照南朝鮮陸軍的叫法,標準番號是“首都師團步兵第1聯隊”,綽號是“飛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白虎團”,其實應該是“飛虎聯隊”或“飛虎團”。由于其臂章上繡的虎頭是白色,故被志愿軍誤認為是白虎。
朝鮮戰(zhàn)爭時期,南朝鮮陸軍首都師團下轄除了步兵第1聯隊外,還有步兵第26聯隊(綽號“惠山”)和機械化裝甲聯隊(綽號“閃電”,我軍戰(zhàn)史資料中多稱“機甲團”)。機械化裝甲聯隊是南朝鮮陸軍成立的第一支裝甲部隊,兩個步兵聯隊也是精銳中的精銳,這從那面有著韓國象征的白色虎頭旗便可見一斑。結果在志愿軍面前,這支李承晚的“御林軍”、衛(wèi)戍首都的精銳部隊一敗涂地,其第1聯隊被斬首全殲,第26聯隊全線崩潰,機械化裝甲聯隊聯隊長陸根洙率部增援第1聯隊,也被志愿軍擊斃,不僅如此,還搭上一個副師團長。
英雄志之楊育才
1926年生,陜西省勉縣人,志愿軍第六十八軍二零三師六零七團偵察排副排長。1949年4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3年7月,金城戰(zhàn)役時他奉命率小分隊執(zhí)行“虎口拔牙”——突襲敵軍精銳部隊首都師第1團(即“白虎團”)團部任務。夜晚,他率領小分隊化裝偵察,直插敵縱深,僅用13分鐘就結束了戰(zhàn)斗,斃傷敵機甲團團長以下97人,俘敵軍事科長、榴炮營副營長等19人,繳獲李承晚親自授予白虎團的“優(yōu)勝”虎頭旗,圓滿完成突襲任務。1953年10月13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并授予“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