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院,湖北 荊門 448000)
肺炎是小兒患者中常見的疾病,對患兒的消化、呼吸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對于患兒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1]。該疾病的主要特征為發(fā)病快、發(fā)病急以及病情較為嚴重等特征,若救治不及時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現(xiàn)象,病情嚴重者會導致患兒的死亡,因此為保證患兒的癥狀以及病情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促進患兒身體的恢復從而防止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2]。在目前對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多采用降溫、消炎以及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但療效不明顯[3]。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是治療小兒肺炎較為常用的藥物,該兩種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癥狀,顯著促進患兒肺功能的改善,但仍未達到徹底治療的效果,因此有關學者提出在對患兒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兩種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從而促進效果提升[4]。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討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聯(lián)合使用對小兒肺炎患者免疫功能以及T淋巴細胞亞群中細胞因子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治療的112例患兒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患兒中男38例,女18例,年齡6~12歲,平均(5.6±2.1)歲,病程5~22 d,平均(13.3±7.4)d;對照組患兒中男37例,女19例,年齡7~13歲,平均(6.1±2.0)歲,病程6~21 d,平均(13.0±7.2)d。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兒肺炎臨床診斷的標準,具體為:患兒均出現(xiàn)頭疼、發(fā)熱、呼吸困難以及刺激性的咳嗽等,經(jīng)過肺部聽診有相對密集的細濕啰音,經(jīng)過X線檢測胸部有斑點狀以及點狀的浸潤影且肺部的紋理出現(xiàn)明顯的加粗。所有患兒及其家長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均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準許。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丙卡特羅治療:常規(guī)治療的藥物有化痰、止咳以及抗生素等。丙卡特羅的服用方法為口服,25 μg/次,早晚各一次。
1.2.2研究組采用丙卡特羅聯(lián)合頭孢噻肟鈉的治療方式:丙卡特羅的服用方式與對照組相同,頭孢噻肟鈉的服用方法為:以靜脈滴注的方式在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80~100 mg/(kg·d)的頭孢噻肟鈉,2次/d,連續(xù)注射3~5 d。兩組患兒的治療時間均為2周。
1.3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臨床指標具體包括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前后分別在兩組患兒空腹的情況下抽取靜脈血,使用西門子全自動蛋白分析儀依據(jù)散射比濁法檢測患兒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的水平;利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患兒的T淋巴細胞亞群,主要包括CD3+、CD4+、CD8+以及CD4+/ CD8+,由專業(yè)醫(yī)師嚴格按要求進行操作檢測。
2.1兩組患兒的臨床指標對比:研究組的各項臨床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指標比較
2.2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的對比:研究組患兒治療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的比較
2.3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水平的對比:研究組患兒治療后CD3+、CD4+以及CD4+/ CD8+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水平的比較
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小兒肺炎是導致幼兒以及學齡期的兒童發(fā)生死亡的主要原因,該疾病的發(fā)生與曲霉菌、流感病毒、支原體感染、肺炎鏈球菌以及衣原體感染等原因有關[5]。與成年人的抵抗能力相比,小兒各個機體的功能發(fā)育尚未成熟,該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以及肺部固定濕啰音等特征,若疾病發(fā)生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則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呼吸衰竭以及電解質(zhì)的紊亂等,使治療難度增大的同時,對于患兒身體的發(fā)育也將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6-7]。當前,對于肺炎患兒大多采用降溫、消炎、抗感染以及支氣管的抑制劑等的治療措施進行救治,然而由于受患兒自身抵抗力的制約,大多需要采用其他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從而保障患兒在臨床中的癥狀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確保治療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的聯(lián)合使用顯示:研究組的各項臨床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治療后免疫功能相關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治療后CD3+、CD4+以及CD4+/CD8+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的聯(lián)合治療對于肺炎患兒效果顯著,患兒的癥狀能夠得到顯著緩解,肺功能有明顯改善。丙卡特羅同時也是選擇性β的受體激動劑的一種,患兒服用后藥效發(fā)揮較快,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發(fā)揮藥效,對于祛痰、鎮(zhèn)咳以及平喘的效果較為顯著。丙卡特羅抗過敏的功能較為顯著,同時具有加速呼吸道纖毛運動的功能,因此對于肺炎患兒采用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聯(lián)合的治療方式能夠使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緩解,肺功能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肺炎患兒的治療中采用丙卡特羅與頭孢噻肟鈉聯(lián)合使用,能夠使免疫功能紊亂的狀態(tài)得到有效的糾正,促進T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水平的改善,顯著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