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梅
(寧陽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山東 泰安 271411)
胃出血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多繼發(fā)與胃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等之后,此外,不合理飲食、濫用藥物以及外傷等也可引起胃出血[1]。本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胃出血患者為例,分析了對其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以2020年2月~2020年8月行凝血酶聯(lián)合蘭索拉唑治療的胃出血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行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接受綜合護理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18~82例,平均(46.25±5.36)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20~78歲,平均(48.22±6.31)歲。二者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案:入院后,常規(guī)禁食,給予輸血、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凝血酶1000 U與蘭索拉唑膠囊溶解液150 g治療,將膠囊內(nèi)藥粉溶于100 mL生理鹽水制成藥液,胃鏡下對準出血灶加壓噴灑,連續(xù)3次,并觀察止血效果。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遵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等,此處不做贅述。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包括:①強化基礎護理,治療期間全程陪護患者,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面部神情的變化、如有異常需及時通知主治醫(yī)師,協(xié)助醫(yī)生采取處理措施。②心理護理,胃出血病情變化較快,出于對病情發(fā)展的擔憂以及對內(nèi)鏡治療的害怕,多有焦慮、恐懼等情緒,鑒于此,護理人員應當重視患者的心理干預,與其加強交流和溝通,及時掌握其心理變化,并給予安慰、鼓勵,用成功治療的案例來增強患者治療信心[2]。③ 口腔護理,患者可能存在嘔吐、嘔血等情況,應及時清理口腔異物,保持口腔干凈,確保呼吸道暢通,防止口腔感染,必要時給予吸氧。④用藥指導,將所需藥品置于病床邊,遵醫(yī)囑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監(jiān)測藥物相關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患者胃出血停止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以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為工具,評價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該問卷總分100分,以患者主觀感受進行評分,總分90~100為非常滿意,70~89為比較滿意,低于70分表不滿意。
觀察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d)
表1 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d)
組別 例數(shù) 胃出血癥狀消失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36 3.12±0.87 6.31±1.25對照組 36 5.10±1.02 8.33±2.14 t 8.862 4.891 P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對比[n(%)]
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見的一種,40%以上由胃潰瘍導致,日常飲食不規(guī)律、過度勞累、心理壓力大、情緒起伏大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易發(fā)病。便血、嘔血為胃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同時可伴有發(fā)熱、貧血、頭暈眼花、腹痛腹瀉、心跳過速等癥狀,盡早診斷和治療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預后的重要前提,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臨床護理也是減少再出血、加快患者恢復的重要途徑[3]。
綜合護理將護理程序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并強調(diào)護理程序系統(tǒng)化,,其通過護理程序?qū)⒆o理計劃、患者教育計劃、護理表格填寫、護士責任及評價等方面的護理措施串聯(lián)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確保護理質(zhì)量和水平。本研究對胃出血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通過強化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口腔護理、用藥指導等護理措施,來確保治療安全,減小患者心理壓力,促進護理質(zhì)量的持續(xù)提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胃出血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綜合護理能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筆者認為,通過綜合護理,能夠?qū)崿F(xiàn)對患者的全程陪護,及時發(fā)現(xiàn)其異常情況,確?;颊咧委煱踩?,減少護理不良事件,因此可促進患者康復。另外,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考慮是因為對患者實施護理護理,使患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進而提升其安全感的緣由。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模式在胃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提升護理質(zhì)量,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