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安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房屋建筑是民生之本,既往其功能主要表現在滿足人們安穩(wěn)居住生活的基本訴求方面。如今,越來越多人對居住質量及環(huán)境條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新技術被用于工程建設領域中。縱觀我國房屋建筑施工實況,不難發(fā)現其存在一些問題長期未被解除,房屋滲漏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其會降低廣大業(yè)主的居住體驗,減短建筑的使用年限,損傷施工單位的社會形象。故而施工方應從思想上認識到房屋建筑滲漏問題的危害性,結合項目實況,深度分析引起房屋滲漏問題的成因,采用適宜的施工技術措施進行防控。
近些年,越來越多新材料被用于房屋建筑施工領域中,利弊共存,灰砂磚等砌塊是房屋墻體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原料之一,既往有工程建設實踐表明該種物料具有較優(yōu)良的填充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承重性能較差,運送階段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故而若將該類材料用于房屋墻體施工中,很可能因材料自身屬性而引起滲漏問題。鋼筋混凝土在強度、耐久性方面占據優(yōu)勢,故而很多施工方在組建墻體架時會傾向選用該類原料,但其具備熱脹冷縮的天然特性,再加上鋼筋混凝土和砌塊兩者形成的膨脹系數偏大,導致外界環(huán)境條件急劇改變時,材料的伸縮程度也出現不同程度改變,最終造成墻體出現裂痕,滋生滲漏問題。還有部分施工方選用劣質砂漿材料,這也是造成房屋建筑施工階段出現滲漏情況的主要因素之一[1]。
比如,房屋建筑外墻施工中,部分工人沒有科學處理預留孔,以致其后期投用階段出現較嚴重的滲漏問題。但是在具體實踐中,部分人員沒有給予以上問題一定重視,惠豐封閉不嚴密的情況較為常見,造成水平灰縫內的刮漿滲流到磚內,增加房屋建筑問題解除的難度。還有部分施工方為降低工程造價拉筋數目偏多,以致在修筑完外墻以后形成裂縫,不僅會引起滲水問題,還會降低房屋的整體穩(wěn)定性。
地下室、廚衛(wèi)等均是現代房屋建筑中常見的滲漏位置,對其成因加以分析,主要是由于建筑中敷設較多管道,外加管道施工設計欠缺合理性,以致管道敷設錯綜復雜,容易出現相互擠壓、重疊等問題,也可能因彎道偏多,污漬聚集不能及時清除,給管道施加較繁重的壓力,導致管道出現滲漏情況[2]。
首先,外墻砌體施工時,明確要求參與工人認真遵守“橫豎平直、錯縫銜接、砂漿填充”規(guī)則,正式鋪漿前要對混凝土面行濕潤處理,頂砌14d 后使用內徑10mm 圓鋼進行勾縫處理頂砌,此處預留的空隙以2~3cm 為宜,采用微膨脹砂漿對外側縫隙進行填充處理,歷經2 周以后使用混有細石混凝土的微膨脹劑再行填縫操作。本文在這里重點提及粉刷施工過程,要求工人嚴格依照設計圖紙在不同材質交匯處張貼鋼絲網。若檢測發(fā)現其厚度值>35mm 時,則推薦采用分層粉刷的方法,并要懸掛鋼絲網,粉刷操作整體完成后進行全面養(yǎng)護。
其次,利用直徑16 電鉆在剪力墻擴孔,深度以30mm 為宜,外口徑為80~100mm,面對由人工鑿出喇叭口內的PVC 管時,指派專職技術人員使用電鉆剔除深20mm 左右。事前配置好比例為1:3 防水砂漿,在以上工況中從外墻外行封堵處置操作,加強進孔深度的控制,通常以20mm 左右為宜,聯合使用10 圓鋼進行振搗,以確保其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理,對墻面進行找平施工[3]。
最后,如果利用鋁膜完成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則推薦采用拉片體系將既往的螺桿加固體系取而代之;若為涂料、真石漆等飾面,膩子施工環(huán)節(jié)于不同材質交界位置加設纖維網片,以防出現開裂問題。
首先,在屋面構造周遭安置300mm,和屋面混凝土同步澆筑一次成型,確保養(yǎng)護工作開展的時效性,以防出現裂痕。采用止水螺桿加固反坎模板。
其次,防水施工前清理基層,確保其上無積水滯留,水溝排水過程順暢無阻,基層含水量符合設計要求。針對陰陽角等部位要認真設置附加層,依照由低至高的次序鋪貼卷材,嚴格依照規(guī)范要求完成縱橫向搭接操作。
再者,為了杜絕泛水位置形成裂痕,施工方在設計施工時選用細石混凝土完成第一次攤鋪任務,第二次時可以選用砂漿進行收面,同時鋪設鋼絲網,進而能更好地防控建筑屋面開裂問題。
最后,在各道防水工序落實后,需要組織專人開展試水活動[4]。
(1)成品止水節(jié):事前進行預理,與混凝土構件同步澆筑成型。
(2)基層處理:清洗基層環(huán)節(jié)要認真檢查樓板是否出現裂縫、滲漏等,若存在以上情況,要依照相關規(guī)范處理。墻角周圍(不包括門洞)倒角半在30~50mm 范圍內,且平滑度符合設計要求。
(3)鋪設防水層:在衛(wèi)生間、浴室內墻面鋪設防水層時,要做到頂板處,廚房內防水高度達1800mm;針對帶有水龍頭墻面,防水最高點要處于水龍頭100mm 以上;在門洞位置,防水層要在水平方向延展,向外≥500mm,兩側≥200mm。
(4)地漏:首先,在地面上進行找坡,找平層朝向地漏位置找坡坡度以1%~2%為宜,地漏邊界朝向外側50mm 排水坡度3%~5%,地漏上口周邊留置20mm×20mm 凹槽。其次,選用密封性能優(yōu)良的材料填充地漏上口周邊凹槽,增設防水附加層。最后,進行蓄水試驗。嚴格依照設計進行蓄水試驗,觀察無滲漏現象時,則視為合格。
首先,針對通過砌體或鋁模施工窗邊,均要設置企口,結合副框尺寸以外飾面做法設定企口高度,當外飾面較厚時可以適度增加企口與副框尺寸。確保外飾面施工結束后和副框頂平齊,結合墻體厚與窗戶的安裝方位設定企口寬度,要≥50mm。洞口內側尺寸即為建筑門窗尺寸,企口外側尺寸要比建筑設計門窗尺寸的高、寬度分別大出2 倍的企口高度,如圖1 所示[5]。
圖1 企口外側尺寸設計(H、h 分別是建筑門窗、企口高度)
其次,加強建筑窗臺排水坡度的控制,使其為1%~2%。再者,如果有設置附框的要求,則要采用水泥砂漿填塞附框和墻體銜接部位的縫隙,采用聚氨醋發(fā)泡劑填塞附框與鋁合金框;若是鋁膜施工,則建議在深化階段于窗戶上設置U 型水滴,和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一次成型。最后,依照規(guī)范開展淋水試驗。
(1)加強對施工縫、后澆帶位置的防裂處理:具體是在澆筑施工縫之前,對其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整體清理掉浮漿雜物,反復用水清洗干凈,維持濕潤狀態(tài)。針對水平縫,要求鋪筑厚20~30mm 盒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預留的施工縫要高出底板300mm[6]。
(2)后澆筑帶施工階段,施工方要采用獨立的支撐體系進行輔助。
(3)在封閉后澆筑帶之前,回填基坑時,建議于后澆筑帶維持預留數量適宜的鋼梁等,實現對地下室外墻傳導與平衡土壓能力的有效維護。
(4)外墻模板施工時聯合用帶有止水片的穿墻螺栓,利用切割方式拆除,用1:2 水泥砂漿封閉凹穴。
(5)設置止水鋼板時,確保其在墻體中線部位;搭接長度為100mm 左右,兩面均要進行滿焊處理,嚴禁使用對焊,針對轉角位置依照整塊鋼板彎折、丁字形焊接處理。施工中若遇到柱箍筋時,則要斷離箍筋,制作成開口箍,并將其焊接在止水鋼板上;要確保鋼板港口朝向迎水面。確保止水鋼板的厚度與寬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在房屋建筑施工建設階段,防滲漏技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應加強對該項技術的應用,確保墻體、屋面、門窗及地下室等施工效果符合設計要求,具備較高的防水、防滲能力,使房屋建筑維持較安穩(wěn)的狀態(tài)中,為廣大住戶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還能延長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