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振雙,程浩愚,2,劉景礦,趙 寧
(1.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投資工程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E-mail:zswang@dufe.edu.cn;2.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3. 廣州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4.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金融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城市 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建筑垃圾產(chǎn)量日益增多,“垃圾圍城”現(xiàn)象嚴重,成為制約城市發(fā)展的瓶頸。如何破解“垃圾圍城”和實現(xiàn)對建筑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處理,不僅是當前建筑業(yè)需要重視的問題,而且也影響著“無廢城市”建設的成敗[1]。由于建筑垃圾數(shù)量大,種類多,國內(nèi)缺少專業(yè)處理機構,處理技術不成熟,致使建筑垃圾處理成本昂貴[2]。如果僅依靠政府單方面投資建設建筑垃圾處理項目,政府將承受巨額的財政費用負擔,資產(chǎn)負債率過高,也會導致項目融資風險提高[3]。建筑垃圾項目本身屬于基礎性非盈利性的項目,利潤空間小,愿意投資的私人部門較少,私人部門不愿意進入。如果由私人企業(yè)或部門單方面來建設建筑垃圾項目,導致資金不足又難以盈利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有專家提出將PPP模式運用到建筑垃圾處理項目建設上。建筑垃圾PPP項目涉及眾多利益相關者,參與方眾多,全周期下的項目面對眾多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如何識別不同的風險因素,明晰風險的作用機理和風險的內(nèi)部關系等,通過風險預防、風險規(guī)避、風險轉移、風險補償?shù)确绞胶侠斫档蚉PP項目風險,一直是業(yè)內(nèi)關注并研究的問題。
目前,學術界多從風險識別、風險評價與分擔,以及風險控制等幾個方面對PPP項目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面臨多種不同類型的風險,如:經(jīng)濟風險[4]、運營風險[5]、合作風險[6]、社會和環(huán)境風險[7]等。雖然國內(nèi)外學者在對PPP項目風險進行識別時的依據(jù)不同,但大部分學者在PPP項目風險分擔中的意見統(tǒng)一,認為風險因素應由各參與方共同分擔[8]。傳統(tǒng)工程項目風險評價中,多基于風險獨立的前提假設,然而PPP項目風險的關聯(lián)性很強,風險因素之間存在相互影響。但現(xiàn)有研究對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間關聯(lián)關系關注度較小,缺乏有效度量不同風險因素相互影響程度。風險因素關系之間研究是未來風險評估和風險決策的趨勢[7]。解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方法被用來測度風險因素之間的影響程度。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將ISM模型應用于PPP項目風險管理中,如孫艷麗等[9]在PPP項目融資風險因素分析中,得出了影響PPP項目融資的主要風險和次要風險。傳統(tǒng)ISM方法在使用德爾菲法獲得因素影響程度的要求較高,由于專家主觀性帶來的數(shù)據(jù)不穩(wěn)定會疊加導致最終結果的隨機性和誤差性增加。為了改進傳統(tǒng)的ISM方法的缺陷,本文在風險因素分類前提下,并ISM模型和三角模糊數(shù)結合,構建 Fuzzy-ISM 模型,再通過MICMAC分析風險間影響程度,為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各利益相關者準確識別關鍵風險,進行風險預警和治理提供參考。
解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是一種用于分析多因素相互之間復雜關系的靜態(tài)分析方法[10],該方法采用關聯(lián)矩陣對一個項目復雜的風險系統(tǒng)整體結構進行分析,通過有向圖來描述系統(tǒng)內(nèi)各要素的關系,并通過計算要素間的可達矩陣,提取分析出要素結構關系,獲得要素之間的傳遞和層級結構,最終構建出一個分析對象的多層階梯模型[11]。在ISM基礎上,采用三角模糊數(shù)對專家意見進行量化分析,并通過三角模糊數(shù)平均值確定專家綜合意見,建立Fuzzy-ISM方法。
MICMAC分析法是用來分析系統(tǒng)中各因素相互關系和5相互作用的方法,識別系統(tǒng)中高度動力特性和依賴特性變量[12]。因此,可通過 MICMAC方法量化風險因素的影響和受影響程度,進一步分析每一個風險因素在風險系統(tǒng)里的作用和地位,從而明析他們的不同性質(zhì),根據(jù)特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達到風險控制的目的。各風險因素的驅動力Dij和依賴力Rij進行計算式如下:
式中,N代表某風險因素可達矩陣中的風險因素個數(shù);dij為可達矩陣中的元素;M代表風險類別即一級風險因素可達矩陣中的風險類別個數(shù);cij表示該風險因素所在的風險類別因素。
MICMAC分析方法以象限圖表示(見圖1)。第Ⅰ象限對應自治型風險因素,驅動力和依賴力都比較低,這類風險比較容易把控,且不容易引起風險的連鎖反應;第Ⅱ象限屬于依賴型風險因素,這個區(qū)域的風險因素具有較強的依賴力而驅動力較低,能夠較強地鏈接起其他的風險因素;第Ⅲ象限的風險因素屬于聯(lián)系型風險因素,具備較高的驅動力和依賴力,具有較高的不穩(wěn)定性,既容易影響到其他風險因素,又容易受到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變動會快速傳遞到其他因素,又受到其他因素變動帶來的反饋作用;第Ⅳ象限對應獨立型風險因素,這個區(qū)域的因素,驅動力強而依賴力弱,一般不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對其他因素影響較大,具有較強的傳導性,是風險系統(tǒng)中的關鍵因素。
圖1 MICMAC方法中要素的驅動性力與依賴性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管理中首要的一步,也是對風險關系進行分析的前提條件[12]。本文在文獻調(diào)研的基礎上[1,4~6,13~15],結合建筑垃圾處理 PPP 項目利益相關方訴求,建立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清單,并進行專家訪談對風險清單進行修正,最終歸納出建筑垃圾PPP項目7類一級風險和24個二級風險,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垃圾PPP項目風險清單
PPP項目各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是進行ISM建模的基礎。研究中邀請7名PPP領域的相關專家,對7類一級風險和各一級風險下的二級風險指標關系進行判斷和打分。使用三角模糊數(shù)對專家意見進行量化處理,并通過三角模糊數(shù)平均值計算公式[16],對專家的綜合意見進行計算,最終得到的風險因素影響關系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各風險因素間影響關系影響矩陣
為了進一步確定建筑垃圾處理 PPP項目風險因素間的關系,利用式(3)進行去模糊化處理,將風險因素間關系矩陣轉化為二進制的鄰接矩陣,通過式(4)構建風險因素間的鄰接矩陣,如表 3所示。
式中,R表示去模糊化結果;f,s,t分別表示去三角模糊數(shù)的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
式中,Wij為影響因素i對j的影響關系;α為閾值,本文取0.5。
表3 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一級風險因素鄰接矩陣
鄰接矩陣無法反映風險傳到路徑所形成的風險間的間接聯(lián)系,可通過構建可達矩陣反映各風險因素間到達程度,全面反映風險系統(tǒng)中的各種關系[16]。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風險因素間的最終可達矩陣可通過式(5),由初始鄰接矩陣計算得出穩(wěn)定狀態(tài)下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因素間的影響關系,可達矩陣如表4所示。
式中,E為單位矩陣;A為初始鄰接矩陣;Z是最終計算得出的可達矩陣。
表4 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一級風險因素可達矩陣
由風險因素的可達矩陣構建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因素間關系的層級階梯模型和風險網(wǎng)絡。通過區(qū)分各因素的可達集Ri和先行集Si劃分層級??蛇_集Ri由該風險因素和它所影響的風險因素構成,先行集Si由該風險因素和會影響該因素的其他風險因素構成,其中交集Ci=Ri∩Si。具體的層級劃分過程是:在得到可達集和先行集后,找出本風險因素系統(tǒng)中的最高級要素即終級要素,可達集只包含自身的要素,之后除去這個風險因素后,再確定最高級要素,直至最終確定最后的一級要素,再根據(jù)劃分次數(shù),確定每一個要素的具體等級。將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一級風險因素(風險類別)和二級風險因素分別運用上述方法即可得到圖2所示的風險因素有向圖,即構建出了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風險因素層級階梯模型和風險關系網(wǎng)絡圖。
圖2 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因素階梯解釋結構模型
不可抗力風險處于第一層最高級風險,表明不可抗力的發(fā)生會驅動所有風險因素,但是也難以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社會/政治風險和經(jīng)濟風險位于第二層,是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的主導因素;設計建造風險,運營風險,環(huán)境風險處于階梯結構模型的第三等級,它們受到社會/政治風險,經(jīng)濟風險的影響,而又相互傳導并且傳遞到下一級的合同風險,表明這3種風險是風險系統(tǒng)中的關鍵因素;合同風險是風險階梯模型中的最低層級風險,它們與系統(tǒng)相對脫節(jié),聯(lián)系不大,但是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鏈接性很強,極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社會/政治風險和經(jīng)濟風險因素對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較大,在兩者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小。風險類別下的社會/政治因素又形成了3個層級,其中政策不穩(wěn)定(A2)處于最高級。這里特殊的是,經(jīng)濟風險類別下的風險因素沒有形成階梯型的風險結構,而是呈現(xiàn)相互影響的一個閉合回環(huán),如利率風險的金融問題帶來資金拖延風險,資金拖延可能導致項目破產(chǎn),項目破產(chǎn)導致收益不足,收益不足最終使得無法還債,又帶來借貸方面的金融風險。由于社會/政治風險僅受除不可抗力,經(jīng)濟風險外的國家政治,社會穩(wěn)定條件的影響,項目投資者應該著眼關注PPP項目政策,并且將宏觀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作為監(jiān)測重點,從微觀上,在項目實施前做好項目的資金規(guī)劃。
在確定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各風險因素多級梯階結構網(wǎng)絡基礎上,通過MICMAC分析各風險因素所處的作用和地位,進而明確風險因素的不同特性。研究中根據(jù)計算結果,取0.5為坐標系中值分界線,將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7類一級風險因素和24個二級風險因素分為4個類別分別對應坐標系的4個象限[16],計算結果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建筑垃圾PPP項目風險類別(一級風險因素)MICMAC分析
圖4 建筑垃圾PPP項目風險因素(二級風險因素)MICMAC分析
結合圖3和圖4分析,處于第一級也就是最高級的風險類別:不可抗力風險,被認為一旦發(fā)生,就會對所有風險帶來影響,有非常強的傳導性,從圖3也可以發(fā)現(xiàn)此風險位于獨立型風險象限,具有1.00的驅動力,一般認為不可抗力的風險都是自發(fā)性很高的,但并不是完全獨立于其他風險,也會受其他風險影響,它的依賴力為0.14。社會/政治風險和經(jīng)濟風險處于風險階梯模型的第二層,從宏觀上對其他的風險也具備較高的驅動力,并且它們之間也相互影響。因此,受到這種較高等級相互影響的作用,使得這兩個風險類別的依賴力也趨于中值的位置,驅動力和依賴力分別為0.43和0.86。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設計建造風險,運營風險和環(huán)境風險處于風險階梯的第三層,屬于較低的層次,從圖3中也可以看出三者間相互影響,所以具備較高的依賴力和一定的驅動力,屬于聯(lián)系型風險,易受其他風險影響,而又可傳導至其他的風險,隨著其他風險發(fā)生而又帶來反饋作用而發(fā)生變化,是風險網(wǎng)絡中的重要因素,風險控制的重點對象。合同風險是依賴型風險,極易受到其他因素變化而變化,具有0.14的驅動力。
在圖4中,大部分風險因素處于獨立型風險的象限,這個區(qū)域風險因素,驅動力強而依賴力弱[10]。在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中,如社會不穩(wěn)定(A1),政策不穩(wěn)定(A2)等社會/政治方面風險本身的變化都會帶來其他因素的變化。其本身除非受到國家特定或特殊政治社會,不可抗力,和經(jīng)濟的作用影響,基本不受其他風險的影響。經(jīng)濟風險因素也處于獨立型風險的象限。經(jīng)濟風險中的金融風險(B1),市場風險(B2),資金拖延(B3),破產(chǎn)(B4)等 4個二級風險相互作用形成一個閉合回環(huán),如圖1所示。另外,從圖3中可以看出較多的風險因素處在依賴型風險象限,這個區(qū)域的風險因素具有較強的依賴力而驅動力較低。圖3中一類風險處于聯(lián)系型風險,風險細化后分散到了獨立型、聯(lián)系型和自治型風險象限中,如圖4所示,這是由二級風險可達矩陣決定的,細化后一類風險的可達矩陣風險類別個數(shù)小于一類風險下二級風險個數(shù)所致,二級風險的驅動力和依賴力降低[16]。這種現(xiàn)象也導致一些二級風險落在坐標中間位置,如社會不穩(wěn)定(A1),社會資源不足(A4),政府監(jiān)管和行政干預(A5),項目質(zhì)量不合格(D3),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E3)等。這些風險因素在建筑垃圾PPP項目風險控制中值得關注,因為它們不在聯(lián)系型象限,都具備一定的驅動力和依賴力,具備較強的傳導性且傳導后所受的反饋作用明顯。
依據(jù)研究結論,提出如下針對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1)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下做好對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政策關注和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這些風險因素處于風險階層的較高層次,在風險系統(tǒng)中有較大的影響作用,加強對這些獨立型的自發(fā)性風險因素管理。如加快PPP基礎法的立法工作,提高PPP規(guī)范性文件位階,通過政策性金融工具,降低經(jīng)濟風險。
(2)在項目建設期,要優(yōu)先控制自治型風險。這類風險的驅動力和依賴力較低,不容易引起風險的連鎖反應,這類風險容易把控。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合同異常(C2),合同條款含糊,矛盾(C4)等,可通過合同約定和法律法規(guī)進行風險化解和分擔。因此,在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各參與方的溝通和協(xié)調(diào),提高政府信用,降低違約風險。
(3)將聯(lián)系型的風險作為風險治理的關鍵因素,由于這類風險不穩(wěn)定,具有較高的驅動力和依賴力,要阻斷這類風險上下游之間的聯(lián)系,盡可能減弱此類因素在風險系統(tǒng)中的傳導和反饋作用。通過合理的設計方案,提高運營管理效率等方法,有效切斷來自高層風險因素自上而下的影響和因為反饋作用帶來的系統(tǒng)內(nèi)風險擴大的惡性循環(huán)。
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的風險由不同維度的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可抗力風險處于第一層最高級風險,表明不可抗力的發(fā)生會驅動所有風險因素,難以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社會/政治風險和經(jīng)濟風險位于第二層,是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的主導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較??;設計建造風險,運營風險,環(huán)境風險處于階梯結構模型的第三等級,它們受到社會/政治風險,經(jīng)濟風險的影響,而又相互傳導并且傳遞到下一級的合同風險;合同風險是風險階梯模型中的最低層級風險,這一類風險因素與其他類別風險因素的鏈接性很強,極易受到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
設計建造風險,運營風險,環(huán)境風險,處于聯(lián)系型風險象限,具有較強的驅動力和依賴力,是風險系統(tǒng)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它們受到的任何改變都會傳導引發(fā)其他因素的改變,同時也會影響自己,并在其他因素改變下受到反饋作用。因此,在建筑垃圾處理PPP項目風險管理中作為重要因素納入重點監(jiān)測范圍。合同風險具有較弱的驅動力和較強依賴力,這類風險多由其他因素的改變引起或風險的相互作用引發(fā)。不可抗力風險是風險階梯模型中的最高層級風險因素,驅動力極強,依賴力很弱,它包括大環(huán)境下的災難、戰(zhàn)爭和項目上的事故,惡劣環(huán)境等風險因素。這類風險大多是難以預測,應做好風險補償,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