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勝利學校
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恰當、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和陶冶情感。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位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
(一)學生有效朗讀時間不足,老師缺乏相應的針對性指導
很多小學生根本不知道朗讀的重要性,在早讀課上經??吹綄W生交頭接耳嬉戲,根本不去朗讀課文,或者有的學生默讀根本沒有發(fā)出聲音,甚至還有的學生抱怨朗讀太累,根本沒有明白朗讀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所以,我認為在足夠的朗讀時間里,學生的有效朗讀時間不足,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二)學生朗讀過于死板,缺乏情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教師讓全班或者某一組學生齊聲朗讀,感覺課堂氣氛很活躍。這樣的朗讀方式看似很投入、很專注,實際上學生只是在單純地讀字,根本沒有意識到語言文字本身是可以傳情達意的,因此,這種沒有感情的朗讀是無法做到真正掌握文章內容的。
(三)教師的指導不規(guī)范
教師通常不會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朗讀指導,更多的是對某段內容仔細分析后認為很重要,就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或者用某種語氣讀出來,或者說朗讀的時候把某些詞句讀得音重些或者速度讀得慢些等等。可以想象,這種不得要領的朗讀指導是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的。
(一)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保證有效的朗讀時間
事實上,學生在早讀課上交頭接耳,課堂朗讀時間默讀甚至不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要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首先,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其次,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他們朗讀的欲望。最后,采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學生在早讀課或者是課堂時間才更有激情進行朗讀,學生的有效朗讀時間就可以得到保障了。
(二)訓練扎實的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老師正確指導,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朗讀教學中進行停頓、重音或語調等技巧性的指導非常有必要。在指導停頓時,我特別注意了標點的停頓,詞語的停頓。一般而言,句號、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而自然段之間的停頓最長。詞語的停頓在朗讀中尤為重要,如果處理不當會使朗讀效果大打折扣。至于情感的停頓,就更需要教師的指導。比如:“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這里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出于情感的需要,如果句子之間停頓稍作變化,則更能表現出沃克醫(yī)生對劉伯承的欽佩、贊嘆之情!至于重音、語調方面的指導,那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技巧性的指導,一般在教學過程中略加滲透,通過不斷練習鞏固,學生的朗讀水平定會有大幅度提高。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根據朗讀訓練素材,教師可以采用美文朗誦比賽、分角色朗讀以及課本劇表演等各種朗讀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各種不同的朗讀訓練形式中,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語言方式,準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語言表達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朗讀訓練達到預期目標。
(五)舉辦關于朗讀技巧的手抄報比賽,使學生更清楚地掌握朗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六)互動評讀,提升孩子感情朗讀的能力
“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在朗讀時,采用評讀,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讓每位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已的潛能,快樂學習,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課堂上,筆者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常鼓勵學生互相評、互相合作,常對讀不好的學生說:“別人的點評就是對你的最大幫助。讀不好沒關系,老師和同學會幫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來。”聽教師這樣說,一部分原來膽怯的學生變得勇敢了,有信心了。學生讀完后,筆者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評讀,如“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能像他那樣讀嗎?”“哪里讀得還不夠,你能讀得比他更好嗎?”“誰也想來展示一下?”……實踐下來發(fā)現,評讀使大部分學生得到了發(fā)展,課堂上學生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傾注自己的體會,雖然讀法有別,各具特色,但都進入了境界。這正如第斯多惠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總之,朗讀是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更好地學習語文。朗讀更能讓學生領略到文學的魅力,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陶冶情操培養(yǎng)美德。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培養(yǎng)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注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