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敏
永嘉縣巖頭鎮(zhèn)港頭學校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素質教育,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提出了更多的教學方式。教學生活化就是一種新的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地去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而且小學數(shù)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讓學生能夠自己主動去思考,而且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理性的學科,沒有太多的趣味性。因此通過教學生活化的學習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當中,一些教師在使用教學生活化進行授課時會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這樣的一些誤區(qū)極大程度上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shù)學中往往設置的情景過于煩瑣,由于對象是小學生,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太深奧的教學情景不能讓學生結合實際吸收到數(shù)學知識。這時候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強弱,設置一個適合學生的教學情景。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素材選擇不恰當也是小學教學生活存在誤區(qū)的原因之一,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對教材本身的研究,各個方面都要進行研讀深究,最后在課堂上呈現(xiàn)最好的教學結果。所以,教師去真正地深入透析研究設計要花費很多時間。
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干預作用,為了呈現(xiàn)最好的教學內容,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都不是以教材為中心展開教學的,往往很多教師用的是自己制作的學習課件,教學素材使用不當?shù)默F(xiàn)象也普遍存在。在這種錯誤之下,難以發(fā)揮真正的教學,還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這一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雖然提出了教學生活化,但是生活化并沒有完全實現(xiàn),而且大多過于表面,教師在課堂上隨便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內容,讓教學課程中真正的“生活化”沒有體現(xiàn)出來,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沒有達到教育改革的根本意義。
由于教學對象的是小學生,所以教學情景不可設置過深,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置,簡單易懂是其主要特征,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感受到感受到教學生活化,教師課制作一份調查問卷(在聽懂、懂一點和完全沒懂下面打勾),教學結束后,讓學生填制這份調查問卷,這樣就能清楚地知道學生對這堂課的感受。
選擇合理的教學素材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學生清晰易懂地了解課堂內容,再根據(jù)學生對教材上哪些內容沒有學懂,再根據(jù)學生在教材上沒有解決的問題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對教學教材有一個正確的選擇是推動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生活化不應是簡單地提一兩句,而是要真正地融入實際生活中,比如在教學一年級“認識鐘表”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可以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時間并記錄下來,家里的掛鐘、床邊的鬧鐘、父母的手表,都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認識到鐘表,而且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這才算是真正的教學生活化。
學生在學習是需要評價的,一個合理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一個真正有效的反饋,作為教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走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心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坐在一個班級內的學生也有著很多的差別,面對家庭環(huán)境不同的學生,我們對他們的評價就要采取不同的標準,面對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教師評價的標準也應該是不同的,我們的評價是要看一看學生現(xiàn)有水平和已經達到水平之間到底有了多大的提升,只有用這種評價方式學生才能熱愛學習,才能從心里喜歡學習,最終保證了課堂的效率。
教學過程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深入貫徹落實需要每一個教育人員的努力,為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改變教學模式是必經之路,為教學質量提供一個重要保障。研究出小學數(shù)學生活化的誤區(qū)及對策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成果,教師就像船長,想要學生暢游知識的海洋,教師首先就要掌好舵,帶領學生進入一個正確的知識世界里。所以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學生的學習尺度,在其能夠學習好基礎知識之上,帶領學生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在生活中也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將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學起來也不會那么吃力困難,更好地為教學質量帶來保障,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