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21
腦梗塞是一種在體檢中經(jīng)常見到的病情,也是生活中發(fā)病比較危急的病情,由于我們腦部的血管和組織由于多種原因受到堵塞,長時間堵塞會使得腦部部分組織出現(xiàn)供血、供氧障礙,出現(xiàn)局限性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液化[1]。在癥狀較輕的時候患者可能完全沒有不適癥狀,只有在體檢報告中發(fā)現(xiàn)有輕微的腦部血管堵塞,但是癥狀嚴重的患者在生活中便會感覺明顯不適,像頭暈頭痛、語言表達不清晰、偏癱、口眼歪斜、四肢麻木、吞咽困難、記憶力衰退等癥狀。
無論是哪種程度的腦梗塞,都需要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雖然腦部血管的損傷是永久性、不能復原的,但是我們能夠通過一系列治療方法控制住病情,避免進一步惡化,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的后遺癥。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腦梗塞患者出現(xiàn)側肢麻脹應該怎么辦。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腦梗塞患者出現(xiàn)側肢麻脹的原因,根據(jù)不同原因會有不同的對策。
對于患者出現(xiàn)肢體麻木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的神經(jīng)元出現(xiàn)了變性壞死,而這些神經(jīng)元之中有負責傳導側肢感覺的纖維,他們受損就會出現(xiàn)肢體麻木。腦部血管能夠使營養(yǎng)物質、氧氣隨著血液通過,一旦腦血管受阻,則會直接影響到這些物質的運輸和供應,長時間缺血、缺氧則會導致患者側肢麻木,輕則影響日常生活的肢體靈敏度,重則患者無法進行生活自理。
腦梗塞患者出現(xiàn)側肢麻脹是否能恢復正常,相信一定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身體恢復程度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大腦栓塞程度、栓塞發(fā)生的部位、是否及時送到醫(yī)院搶救、康復治療配合程度等。部分癥狀較輕的患者通過正確積極的治療可能會恢復正常,但是對于癥狀比較重的患者可能會無法完全治愈,這需要根據(jù)患者的病灶大小和梗塞部位來進行細致判斷。在腦部大面積梗塞時不僅會出現(xiàn)側肢麻木,還會伴隨語言障礙、意識模糊、顱內壓升高、腦水腫等多種程度較重的癥狀,治療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腦部梗塞面積比較小、梗塞沒有發(fā)生在主要位置時,側肢麻脹的癥狀較輕,其他癥狀也比較小,恢復的幾率會更大[2]。
如果是在發(fā)病四小時之內出現(xiàn)的側肢麻脹,可以使用靜脈溶栓藥物,溶解靜脈中的細小血栓,改善患者的腦部血流情況,緩解患者的側肢麻木程度,越早接受治療,臨床的效果越好。如果超過四個小時,可以考慮采用抗血小板藥物,像阿司匹林,不過對于近期接受過支架植入手術和存在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鼓幬镆材軌驇椭A防栓塞,促進神經(jīng)元的恢復,不過需要進行長期服用。一些中成藥,像復方地龍膠囊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止麻的作用,幫助身體緩解。對于藥物治療還需要聽從醫(yī)囑,關于用法用量、用藥時間、不良反應、用藥禁忌等問題都需要嚴格按照醫(yī)生建議,避免引發(fā)嚴重后遺癥。
其實對于腦梗塞患者的側肢麻脹最好的恢復辦法就是康復訓練,有以下幾種訓練方法可以嘗試使用。
患者可以取臥位,將患肩前伸拉出,伸展手指關節(jié),膝關節(jié)可以稍微彎曲,幫助牽拉側肢,避免痙攣。也可以將患肩換換抬高,將肘部、腕部、手指關節(jié)緩慢伸展,患腿可以自然前屈,在腿下放置柔軟的枕頭幫助支撐。在仰臥時可以用枕頭將麻脹的側肢墊高一些,然后嘗試外翻患腿,動作需緩慢輕柔,避免過快造成身體失穩(wěn)。
在臥床時患者可以嘗試獨立翻身,提高軀干旋轉能力,改善痙攣狀況,如果難以獨立完成,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進行,不過需要注意家人在幫助患者翻身時需要與患者手部緊貼一起避免患者滑落?;颊咭部梢試L試雙手抱膝、雙手交叉相握等訓練。家屬可以在床頭放枕頭幫助患者緩慢坐起,每天兩次左右即可。
如果過程中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可以隔半天再嘗試進行。不僅要幫助患者嘗試獨立坐起,還需要維持患者坐位平衡,可以輕微手扶或者采用靠墊來幫助患者。待側肢麻脹情況有所緩解之后,可以嘗試扶著周圍墻壁或床沿下床、從床上轉移到輪椅、扶著床沿繞床行走、甚至在室內逐步活動,逐漸使麻木的側肢找回感覺。
在幫助患者站立時,家屬需要注意患者的腿部是否保持正確姿勢、關節(jié)是否有外翻的狀況,不能夠屈腿或翻足,腳趾不能內收或伸張,否則患者很容易養(yǎng)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不利于進一步的訓練,也不利于患者行走安全。
待到患者能夠進行獨立行走時,可以幫助患者使用麻木的側肢來進行日常自理活動,像洗臉、如廁、洗澡、吃飯,甚至簡單的家務等,可以不定期帶患者到公園、活動中心、廣場等地方進行康復訓練,能夠促進側肢早日恢復,同時也能調節(jié)患者內心情緒,排遣內心苦悶,避免抑郁、焦慮、歉意等負面情緒長期堆積患者心中,對病情造成不好的影響。
無論哪種方式的康復訓練,都要以緩慢、柔和、正確為主,此時不能急于求成,家屬也不要表露出煩躁,應該多多夸獎贊賞,逐漸引導患者保持關節(jié)活動度、增強肌肉的耐力、增加身體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使患者早日能夠生活自理。盡早的進行身體康復訓練,恢復的效果也會更好,前三個月可以說是側肢麻木恢復的黃金時期,在病情出現(xiàn)六個月內如果沒有認真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會使得患者恢復效果很不理想,并且以后也難以得到明顯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飛艷. 腦梗塞后遺癥辯證施護對患者生活質量等指標的影響[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20(47):217-218.
[2]劉超,樸虎男,吳光,等. 恩再適治療腦梗塞后肢體疼痛及麻木的療效觀察[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3):68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