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敏 王新建 秦 康 韋柳盛 張 華
1. 廣西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廣西 柳州 545006;
2. 廣西建工軌道裝配式建筑產業(yè)有限公司 廣西 柳州 545006
預制樓梯作為裝配式建筑重要的水平構件之一,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1-2]。預制樓梯的深化設計、生產工藝及施工技術也受到關注[3-5]。房屋建筑樓梯分為單跑樓梯和雙跑樓梯,預制裝配式樓梯分為梁式樓梯和板式樓梯。高層和超高層住宅一般設計為單跑樓梯,預制板式樓梯。寫字樓、Loft公寓層高一般超過3.5 m,有些甚至超過5.0 m,當預制板式樓梯跨度為5 m時,厚度按200 mm算,單個預制樓梯質量達到4~5 t。目前常用的施工塔吊(QTZ63)在2倍率的情況下只能吊裝3 t,在4倍率的情況下離標準節(jié)20 m的位置也只能吊裝4 t,無法滿足預制板式樓梯的吊裝要求。為此,需要尋求一種新的技術措施,從而在滿足吊裝施工要求的同時,降低施工成本并保證工程工期。
南寧千方·百境1#、2#樓項目位于南寧市青秀區(qū)百花嶺吉祥路,為裝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1#樓建筑高度為55.25 m,2#樓建筑高度為59.60 m,兩幢號樓標準層層高均為5.09 m。多跑樓梯的單個樓梯質量為5 t。1#樓塔吊型號為TCT6012,吊裝半徑22 m,起重量4.5 t,不滿足施工要求;2#樓塔吊型號為TCT6513,吊裝半徑27 m,起重量4.7 t,不滿足施工要求。該項目在選定構件生產單位之前,塔吊基礎已澆筑完畢,若采用整體預制的方法,必須增大塔吊型號,將增加垂直運輸費用約32萬元,重新設計施工塔吊基礎增加費用16萬元,耽誤工期約30 d。
針對該工程的特點和難點,經與原設計單位溝通,擬采用分段技術將整個樓梯分為兩半預制,從而減少預制樓梯質量。兩半樓梯為獨立預制構件,分別承重,預制構件上部為固定連接端、下部為滑動連接端,踏步面均設有防滑條。樓梯在工廠預制生產,施工現場拼裝,整個設計、生產、安裝過程可控,經濟效益顯著。
本項目預制樓梯共計62個,每個樓梯16個階踏步,單個現澆樓梯的質量約4.6 t。可采取2種分段設計方案。
方案一:橫向分段,即從橫向將樓梯拆分為2段預制,其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樓梯踏步完整,同一踏步無縱向拼接縫,2段均為獨立安裝,施工時控制中部梯梁的誤差即可較好地完成對接,是預制樓梯分段技術中較常采用一種設計方法。但是該方法需在橫向分段位置處設置梯梁和梯柱以分別支撐2段預制樓梯,并使樓梯與主體結構連接,且增設樓梯梁、樓梯柱會影響美觀和拼接處的凈高,同時也增加不少費用。
圖1 樓梯橫向分段示意
方案二:縱向分段,即從樓梯中間處把樓梯分為左右兩半分別預制,然后進行現場拼裝,樓梯縱向分段設計如圖2所示。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不用在主體結構上設置梯梁、梯柱,降低結構施工成本,相比于樓梯橫向分段預制降低約10%的費用。難點是預制生產、安裝拼接精度要求高,拼接縫處左右易產生高低差。
圖2 縱向分段預制示意
本項目為雙跑樓梯,建筑結構不適合設置梯梁和梯柱。綜合考慮,最終選定縱向分段技術,樓梯縱向分段之后單個預制樓梯質量約2.3 t,滿足現場塔吊施工要求。
連接節(jié)點采用上部固定連接,下部滑動與梯梁錨固連接的方式,樓梯分段深化設計后,即上部、下部均設有2個連接孔,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滑動端節(jié)點連接示意
圖4 固定端節(jié)點連接示意
樓梯縱向分段設計后,預制樓梯的水平投影尺寸為740 mm×5 300 mm,構件的質量約2.3 t,吊裝時均屬于高危作業(yè)。吊點是預制生產、現場安裝的重要安全保障,吊點的設置須滿足安全吊裝的要求,吊點尺寸間距宜采用1∶(2~4)∶1比例,樓梯縱向分段預制后的施工吊點分布如圖5所示。
圖5 施工吊點分布
預制樓梯縱向分段設計后,施工安裝時可能會出現防滑條左右錯位,樓梯拼接處有左右高低差的情況。因此,在模具設計時應優(yōu)先控制拼接處的質量。從脫模便利性、踏步質量等方面綜合評選,確定采用立打工藝生產預制樓梯。邊模通過鉸鏈或滾輪連接,操作工人稍用力即可推動或旋轉各個邊模、側模,從而實現快速組模、快速拆模,同時樓梯的分縫貼合在模具底面,底面為固定鋼板,鋼板采用厚10 mm板,變形小、平整度高,構件成形后,拼接處的平整度滿足設計要求。另外,樓梯底面和踏步面均貼合模具,無需手工收面,有效減小上踏步和下踏步的厚度誤差,提高生產精度。
1)施工準備:提前準備模臺、模具、鐵鏟、刷子、行車、掃把、脫模劑、卷尺、水平儀等工器具,同時安排工人按照設計圖紙加工鋼筋、預埋件。
2)模具檢驗:首先,檢查模具各個邊模的連接情況,預埋件和工裝定位情況,如發(fā)現模具變形應及時矯正;其次,根據模具設計圖紙,核對模具的輪廓尺寸,長度和寬度使用卷尺測量,誤差控制在2 mm以內,測量次數和測量點處不少于3次(處);模具厚度使用直角尺測量,每處測量不少于3次,間隔選取3個點進行測量讀數;模具底面的水平度使用水平儀測量;模具拼接處的縫隙使用塞尺測量,如有大于3 mm的縫隙,應及時做好標記并返修處理,小于3 mm的縫隙打結構膠進行封堵。
3)模臺清理:使用抹布、掃把等工具進行清理,保證模臺、模具干凈整潔,然后噴涂脫模劑和密封打膠。
4)鋼筋綁扎: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鋼筋綁扎,不能漏綁;扎絲必須滿綁;按規(guī)范要求放置保護層墊塊;吊點位置要設置加強筋。
5)隱蔽驗收:通知駐廠監(jiān)理,共同進行隱蔽驗收,并做好相關記錄。
6)澆筑振搗: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開始澆筑混凝土,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宜控制在180 mm±10 mm,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可以短時接觸模具壁,但不應長時間接觸,振搗從一端按規(guī)定間隔往另一端有序進行,每次振搗棒均要快插慢拔,振搗至混凝土微微泛漿為止。
7)養(yǎng)護收光:振搗完成后靜置自然養(yǎng)護,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時進行人工抹面壓光處理。
8)脫模起吊:當構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及以上時方可脫模,脫模時吊鉤要緊緊扣住構件的吊點,將可移動邊模移動到固定位置,避免構件與模具干涉,起吊時行車緩慢起吊,邊起吊邊敲擊固定邊模,使構件與固定邊模完全脫離。起吊時先離地試吊,當確認吊鉤掛牢時,再繼續(xù)起吊。構件脫模后吊至緩存區(qū),進行成品驗收,待強度達到100%后運往工地安裝。
吊裝前,需提前準備塔吊、吊裝葫蘆、調節(jié)棍、構件吊裝平衡梁、墊片、刷子、刮板、掃把、卷尺、直角尺、錨頭調節(jié)器、聚苯填充板、同強度水泥砂漿等。特別注意,吊裝時吊裝設備的安全系數應采用1.5。預制樓梯吊裝如圖6所示。
圖6 預制樓梯吊裝
預制樓梯進入工地時,由監(jiān)理單位組織進場驗收,檢驗預制樓梯的外形尺寸、預埋洞口尺寸、裂縫、吊點等,驗收合格方可進行樓梯安裝。
吊裝前先檢查預埋在梯梁內的錨頭定位精度,使用錨頭調節(jié)器調節(jié)預埋偏差大于±5 mm的錨頭,清掃梯梁上的混凝土殘渣。使用直角尺和卷尺測量梯梁的凸臺高度,高度誤差小于3 mm,然后確定坐漿層的厚度和墊片的組合數量,墊片宜采用1~3個進行疊加,放墊片處要平整,不能有凸起的石子。
切割寬約20 mm、高20 mm的聚苯填充板放置固定在梯梁的邊緣用于封堵砂漿,在梯梁上鋪滿砂漿,鋪設厚度約20 mm,用刮板刮平。兩組墊片分別放置在上踏步、下踏步梯梁處定位點上,隨后吊裝預制樓梯。
采用塔吊、型鋼平衡梁和吊裝葫蘆共同吊裝。吊裝時,檢查好吊點掛鉤狀況,保證掛鉤穩(wěn)住后再起吊,起吊時先把樓梯起吊離地面約0.3 m處,靜置1~2 min判定是否具備吊裝條件,確定可以安全吊裝時,提升樓梯并轉吊到安裝處。
塔吊把樓梯吊移到距放落點0.3 m高時,轉由吊裝葫蘆進行控制,調節(jié)吊裝葫蘆使樓梯緩慢下降,配合調節(jié)棍微調樓梯位置,直至把樓梯架設到梯梁上。吊裝完成后,使用卷尺、直角尺測量,檢查安裝效果,對安裝不到位的微微調節(jié)吊裝葫蘆,使用調節(jié)棍再次微調,直至精準放置。采用同一方式進行另一半分段樓梯的吊裝。吊裝完成后及時對樓梯踏步、凈空、預埋件位置和樓梯裂縫情況進行測量檢查。
樓梯安裝完成后,要及時對固定端和滑動端洞口進行封堵,然后使用加工好的舊模板對樓梯的踏步進行保護,防止附近墻和梁混凝土澆筑時對預制梯段造成影響,以及通過樓梯輸送建筑材料時對踏步造成損壞。
本文結合南寧市項目實例,介紹了裝配式預制樓梯縱向分段技術及其生產施工工藝的操作要點、質量控制要點、樓梯施工安裝要點等內容,旨在為相似的裝配式項目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項目預制樓梯的順利安裝,解決了塔吊配重不足、塔吊成本高、梯梁結構難施工等問題,促進了裝配式的發(fā)展。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不足,如構件生產過程的模具成本、人工成本高,安裝施工過程人工成本、吊裝成本高,構件多次吊裝進度慢,樓梯組拼后中間存在施工縫等,在以后的項目中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預制方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