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正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護理系,河南 南陽 473061)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食管解剖位置較為復雜,淋巴轉移率較高,因此臨床對于食管癌多采用手術及術后化療的治療方法[1]。術后化療不良反應如脫發(fā)、惡心、嘔吐等較為明顯,對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應激反應均造成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甚至遠期生存[2],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拖累家人及社會的心理負擔,這種心理壓力會使患者更加無助、悲觀,具有負罪感,形成不良循環(huán),致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精細化護理是一種為患者提供全面精細護理的整體護理模式,以充分體現(xiàn)人文關懷為基礎,對患者實施生理和心理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技能,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將精細化護理應用到食管癌化療患者的護理中,旨在減輕患者的負性心理和不良反應,使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附屬醫(yī)院接受化療的食管癌患者共90例,根據(jù)入院順序編號,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納入標準:經病理學診斷確診為食管癌,且為手術后初次化療者;溝通交流能力正常,無精神疾病及嚴重的其他器官疾??;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0~69歲(55.78±6.81)歲;病變位于上段7例,中段22例,下段16例;病理分期Ⅰ期17例,Ⅱ期28例;病理類型腺癌13例,鱗癌32例。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41~70(54.15±7.33)歲;病變位于上段8例,中段20例,下段17例;病理分期Ⅰ期15例,Ⅱ期30例;病理類型腺癌16例,鱗癌29例。2組患者在年齡、病變部位、病理分期、病理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2組患者均實施臨床制定的食管癌化療患者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精細化護理的具體實施方案:1)成立食管癌化療期間精細化護理小組:由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1名心理輔導師及1名營養(yǎng)師組成,團隊成員中護理人員負責實施精細化護理,心理輔導師負責患者的心理疏導,營養(yǎng)師負責患者在化療期間的營養(yǎng)指導;2)知識宣教:食管癌患者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下,對自身疾病存在著較多的不良認知,因此,應首先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食管癌疾病和化療相關知識,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使其正確對待自身疾??;3)化療相關護理:食管癌化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化療前向患者講解化療的方法、作用及化療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從而增強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在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應注意從遠心端開始有計劃的穿刺,避免24 h內對同一處靜脈進行反復穿刺。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應注意觀察穿刺部位的情況,若出現(xiàn)紅腫、疼痛現(xiàn)象應及時拔出靜脈留置針并對局部進行處理?;熆梢饜盒?、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指導并教會患者緩解不良反應的方法,同時注意及時觀察患者的口腔情況,有口腔潰瘍者指導患者刷牙、漱口及用藥,提高患者應對不良反應的能力;4)飲食指導:讓患者了解營養(yǎng)對疾病的重要性,根據(jù)營養(yǎng)師的指導對不同患者提供個性化飲食指導,合理選擇谷類、肉類、水果、蔬菜?;熁颊邥霈F(xiàn)胃腸道反應,應指導經口進食的患者食用富含營養(yǎng)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消化功能較弱者適合進食魚肉、饅頭等易消化食物,吞咽困難者適合進食面條、米粥、豆腐腦、牛奶、果汁等半流質或流質食物。指導患者填寫飲食日記,按照營養(yǎng)師的指導注意飲食均衡,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避免大口吞咽;5)心理護理:重視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病情患者的心理反應,針對性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同時教會患者采用正性減壓訓練等情緒和壓力的管理方法進行自我調節(jié),幫助患者消除負性心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6)能力內化指導:引導患者將醫(yī)護人員對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指導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并逐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應用,督促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自我照護,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
1.3 評價方法2組患者均實施1化療周期的護理干預,干預結束后比較2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出院1個月后比較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總分172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好。生活質量:出院1個月采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5個維度,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該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2.1 2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等自我管理能力的4個維度評分分別為(33.25±6.04)分、(34.64±6.27)分、(30.18±5.43)分、(32.97±6.18)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4.62±5.71)分、(22.71±5.61)分、(23.38±4.90)分、(25.17±5.73)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375,P<0.001;t=8.803,P<0.001;t=6.617,P<0.001;t=6.209,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分
2.2 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的5個維度評分分別為(65.35±8.90)分、(60.42±8.97)分、(67.61±9.08)分、(64.83±4.99)分、(53.14±6.83)分,均高于對照組的(54.63±9.05)分、(51.37±8.01)分、(52.12±8.87)分、(50.98±4.17)分、(44.37±5.91)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322,P=0.004;t=2.395,P=0.028;t=6.272,P<0.001;t=5.796,P<0.001;t=3.108,P=0.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食管癌患者由于疾病致使其家庭、社會角色及功能發(fā)生較大變化,患者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受到巨大沖擊,易產生消極的應對方式。盡管醫(y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已經讓患者注意到應調整自己的消極情緒,但化療引起的各種生理不適如脫發(fā)、胃腸道反應等所造成的困擾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應對能力[3],致使其情感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明顯下降。研究[4]表明,知識缺乏及疾病的不確定影響了患者對自我情緒的覺知、體驗和調控的能力,易出現(xiàn)癌因性疲乏,影響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呂娟等[5]認為精細化護理可有效緩解惡性腫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增加患者的疾病相關知識,有利于患者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及自護技能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本研究采用知識宣教使食管癌患者對化療與疾病有了明確的認知,提高了其健康知識水平和對化療的依從性。同時通過心理護理降低了其負性心理,調整了患者的消極情緒,使其對自我概念有了正確的感知,通過化療的精細化護理降低了口腔、飲食、靜脈輸液等可能的身心不適體驗發(fā)生風險,教會了患者緩解不良反應的方法,提高了患者應對不良反應的能力。
研究[6-7]表明,生活質量是評價惡性腫瘤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出院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這可能與通過精細化護理對食管癌患者化療期間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干預,并使其將這些干預內化為自身的能力,提高了其日常應對能力有關。有研究[8-9]顯示,惡性腫瘤患者多數(shù)經歷過或一直存在疲乏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本研究中患者對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體驗到了自我價值感,減少了其對家人的依賴,降低了負性情緒,角色適應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雷琦[10]研究認為精細化護理可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在食管癌患者居家康復過程中,家屬的積極參與、監(jiān)督及幫助,使其對患者的替代護理變?yōu)榛颊叩淖晕易o理,對患者逐步恢復家庭角色和社會功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食管癌化療期間實施精細化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