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美
【摘 要】目的:探討多模式隨訪護理模式在成年癲癇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到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6例成年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86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多模式隨訪護理,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生活質量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模式隨訪護理模式具有顯著的成效,改善了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多模式隨訪護理;癲癇患者;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36-02
癲癇屬于臨床上的一種慢性疾病,分為早發(fā)性和遲發(fā)性兩種,癲癇患者發(fā)病比較突然,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再加上癲癇疾病較為特殊,容易受到社會和他人的歧視,給患者的心理上增加了負性變化,病情發(fā)作的時候會誘發(fā)各種并發(fā)癥,極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研究顯示,患者出院后由于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差,出現(xiàn)不堅持治療,自行停藥或者減藥的現(xiàn)象,導致癲癇疾病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為此,本次研究以86例成年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多模式隨訪護理在成年癲癇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到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86例成年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86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22-54歲,平均年齡為(38±16)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21例,年齡范圍21-51歲,平均年齡為(36±15)歲。本次研究的兩組資料經(jīng)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基礎性的針對病情發(fā)展的護理方法,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避免病情在出院后加重。觀察組患者采用多模式隨訪護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成立隨訪護理服務小組:由十位責任護士組成,其中由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作為組長[2]。小組成員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護理服務意識。建立隨訪小組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隨訪護理方案,對患者的用藥情況、病情發(fā)作次數(shù)以及病情持續(xù)時間進行記錄,便于開展后續(xù)的隨訪工作[3]。(2)電話隨訪模式。出院一、二周后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對疾病預防的掌握和用藥情況,及時解答患者內心的疑問,幫助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并告知患者下一次復查的時間和內容。(3)上門隨訪模式。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上門隨訪,與患者加強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身體各項指標的恢復情況,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適當?shù)男睦砀深A,以此來更好的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降低SDS、SAS評分[4]。(4)疾病知識宣教模式,護理人員在開展隨訪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對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提高自身的護理能力,使患者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促使病情恢復。
1.3 觀察指標
(1)SDS、SAS評分對比,SAS評分≥50分,說明患者有焦慮情緒;SDS評分≥53分,提示患者說明患者具有抑郁的情緒。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程度越嚴重。(2)患者出院后,采用生活質量SF-36量化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內容有軀體功能、生理功能、情感狀況,總計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SPSS20.0處理器作為處理此次研究中數(shù)據(jù)和指標的主要方法,對于此次研究中的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檢驗結果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
觀察組實施多模式隨訪護理模式后,SAS、SDS評分明顯低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對照組,且數(shù)據(jù)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大部分癲癇患者住院時間都比較短,病情一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趨于穩(wěn)定就會出院,基于此,患者的預后效果較差。近些年,醫(yī)學模式在逐漸改變,人們在逐漸提升自己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質量,護理模式也逐漸從院內向院外進行延伸,利于更好的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同時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帶病的生存質量[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多模式隨訪護理模式對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有益處,同時為患者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臨床上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余祖琳,潘月瑢,江麗.質量改進活動對癲癇延續(xù)性護理隨訪管理的效果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6):14-15,17.
[2] 王琛.隨訪護理對成人癲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9,6(35):126,134.
[3] 單麗雅.隨訪護理對成人癲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康之友,2019,(21):186.
[4] 朱聰慧,繆小惠.隨訪護理在緩解成人癲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改善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8):3070-3072.
[5] 吳茜.探析隨訪護理對改善成人癲癇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作用[J].健康必讀,2019,(2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