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摘 要】目的:研究肌骨超聲被應用到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中的診斷作用與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直到2019年10月這一時間段中,擇選出我院收入的92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病例,對所有患者都借助肌骨超聲實施檢測,把手術病理結果當作金標準,觀察比較其最終的結果。結果:對于所有疑似患者而言,陽性共79例,陰性共13例。對于半月板損傷診斷的總符合率,MRI較肌骨超聲更高(P<0.05)。結論:肌骨超聲被應用到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中,其特異度更高,能夠得到更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肌骨超聲;診斷;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效果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traumatic soft tissue injur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trauma.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y 2017 to October 2019, 92 cases of suspected superficial traumatic soft tissue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and the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s were regarded a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final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For all suspected patients, there were 79 positive cases and 13 negative cases.For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of meniscus injury diagnosis, MRI was higher than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P < 0.05).Conclusion: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s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injury.
Key words: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Diagnosis; Traumatic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injury; The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近幾年,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總數(shù)逐步增多,物理檢查是對這類患者進行檢測最為關鍵的方式,能夠得到更為理想的效果,但是,其對各類病變損傷的總范圍、深度進行診斷的總準確度較低,較易引發(fā)誤診。所以,臨床中應找到具有更高分辨率、操作更為簡易的檢測方法,給各項治療給予更多的參照[1]。文章?lián)襁x出我院收入的92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病例,現(xiàn)在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5月直到2019年10月這一時間段中,擇選出我院收入的92例疑似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病例,對所有患者都借助肌骨超聲實施檢測,把手術病理結果當作金標準。男患共52例、女患共40例;年齡:最大的到了61歲,最小的在23歲,均值(42.84±9.75)歲。
1.2 方式
借助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型號即為GE LOGIQ7),參照患者自身的病變位置來換置體位,處于不相同的方位、數(shù)個切面下,對出現(xiàn)腫脹、疼痛的位置實施檢測,從外至內(nèi),對病灶所處部位、總范圍等實施檢測。同時,對所有患者借助 MRI、手術病理進行檢測,并把手術病理結果當作金標準。
1.3 觀察指標
在檢測后,評估所有患者手術病理結果、肌骨超聲檢測結果、MRI檢測結果。
在檢測后,評估并對比肌骨超聲、MRI對于不相同淺表軟組織損傷診斷的總符合率。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研究涉及的數(shù)據(jù)一律用軟件SPSS22.0進行處理,[%,n]表示本次有關的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組間的差異性,P<0.05表明具有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病理結果
在檢測后,對于所有疑似患者而言,陽性共79例,陰性共13例。
2.2 肌骨超聲檢測結果
對于肌骨超聲而言,敏感性、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診斷的總符合率依次是87.34%、76.92%、95.83%、50.00%、85.87%。具體見如下表1。
2.3 MRI檢測結果
對于MRI而言,漏診共5例,敏感性、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診斷的總符合率依次是93.67%、53.85%、92.50%、58.33%、88.04%。具體見如下表2。
2.4 對肌骨超聲、MRI對于不相同淺表軟組織損傷診斷的總符合率進行對比
對于半月板損傷診斷的總符合率,MRI較肌骨超聲更高(P<0.05)。具體見如下表3。
3 討論
對于人的機體而言,其大多會因為各類意外而使得組織受到損傷;另外,現(xiàn)階段,勞損性職業(yè)愈來愈多,使得創(chuàng)傷性損傷發(fā)生的機率也持續(xù)升高[2]。在臨床中,大多參照創(chuàng)傷所處位置、受損原因等來對創(chuàng)傷性損傷實施分類。而物理檢查在對淺表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進行檢測后,其總符合率較低,總體的診斷價值、效果都不夠理想。近幾年,影像學得到了十分迅猛地發(fā)展,使得其在對淺表性軟組織損傷患者實施診斷期間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對于影像學檢查而言,其主要包括了CT、MRI等。而其中,CT無法更為精準地辨別出軟組織中的各類細小結構,其診斷的總符合率較低;X線對于骨骼創(chuàng)傷性損傷具有十分良好的價值,但是,其無法分辨出各類軟組織,所以,CT、X線都無法被應用到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實施檢測;所以,患者更易接受;其還可以更為清晰地顯示出肌肉等有關的組織結構,對組織、滑囊等受到損傷的總程度實施更為精準地評估,已經(jīng)被十分普遍地應用到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實施檢測。
綜上,肌骨超聲對創(chuàng)傷性淺表軟組織損傷患者能夠發(fā)揮出更為良好的診斷作用,在臨床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黃強,徐向陽,曹永星,等.踝關節(jié)鏡診斷Danis-Weber B型踝關節(jié)骨折合并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J].中華骨科雜志,2019,39(11):660-666.
錢占華,劉悅,白榮杰,等.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解剖及損傷的磁共振表現(xiàn)[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7,97(29):2271-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