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澤,楊 耀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
梅州抽水蓄能電站地處廣州~汕頭粵東部分的中部,位于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南部的龍村鎮(zhèn)黃獅村境內,電站上、下水庫均位于黃獅村內。上水庫進/出水口閘門井(簡稱“上庫閘門井”)井口位于上庫進/出水口EL.824.500平臺上,上庫閘門井豎井控制點坐標M1(X=2 588 941.297,Y=34 429.435)。其底部與上庫進出水口引水主洞相連,井深為62.872 m,井口高程為EL.824.500 m,井底高程(至底部引水主洞段頂拱處)EL.761.628 m,上庫閘門井開挖斷面尺寸13.6 m×7.9 m。井口15 m段圍巖質量為Ⅳ類,以下剩余洞段圍巖質量均為Ⅲ類。
下水庫進/出水口閘門井(簡稱“下庫閘門井”)井口位于下庫進/出水口EL.421.000平臺(1#公路靠下水庫側),下庫閘門井豎井控制點坐標P(X=2 589 728.794,Y=343 513.748)。其底部與下庫進出水口尾水主洞相連,井深為59.404 m,井口高程為EL.421.000 m,井底高程(至底部尾水主洞段頂拱處)為EL.361.596 m,下庫閘門井開挖斷面為13.6 m×7.9 m。井口15 m段圍巖質量為Ⅳ類,以下剩余洞段圍巖質量均為Ⅲ類。
上、下庫閘門井開挖共分為兩個步驟:① 首先使用反井鉆機開挖直徑為200 mm的先導孔,并向上反拉直徑為1.4 m的導井;② 再采用正井法自上而下一次擴挖成型。閘門井Φ1.4 m導井采用LM250型反井鉆機施工,擴挖時先擴挖井口20 m段,再安裝井口施工平臺及提升系統(tǒng),后續(xù)再進行剩余井身擴挖。
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上庫閘門井開挖深度為62.872 m,下庫閘門井開挖深度為59.404 m,開挖尺寸為13.6 m×7.9 m,施工過程中并非采用常規(guī)豎井開挖方法[1]:反井鉆機導孔、導井施工→反井法一次擴挖形成Φ3.5 m溜渣導井→正井法二次擴挖成型,而是均采用正井法一次擴挖成型的施工方法進行開挖施工。
調整施工程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1) 上、下庫閘門井井口段均為Ⅳ類圍巖洞段,屬于不良地質洞段。采用常規(guī)施工程序,反井鉆機施工完成Φ1.4 m導井后再人工鉆爆自下而上進行一次反擴施工,則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隱患。
2) 在電站系統(tǒng)中相對其它豎井而言,上庫閘門井開挖深度為62.872 m,下庫閘門井開挖深度為59.404 m,井身較短,施工過程若是能省去自下而上一次擴挖,形成Φ3.5 m溜渣井及一次擴挖,提升系統(tǒng)拆除等施工環(huán)節(jié),則能節(jié)約施工資源,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
3) 上、下庫閘門井工期緊張,其施工進度直接影響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上、下庫進出水口下閘蓄水工期節(jié)點,如果采用正井法全斷面一次擴挖成型的施工方法,上、下庫閘門井2條豎井將分別節(jié)約工期約為23 d(其中一次擴挖提升系統(tǒng)拆除節(jié)約工期10 d,一次反擴施工節(jié)約工期13 d),將推進項目按節(jié)點目標順利完工。
梅蓄電站上、下庫閘門井開挖施工程序調整后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 全斷面一次擴挖施工時,溜渣井直徑僅有1.4 m,將大大提高溜渣井堵塞的風險。
2) 溜渣井直徑減小后,扒渣的工作量將大大提高,人工投入及勞動強度增加。
因此,為保證上、下庫閘門井開挖施工順利進行并達到調整施工程序后預期的目標,必須采取相應解決措施,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結合類似豎井開挖施工經驗并針對上、下庫閘門井井身較短的特點,采用了以下兩點措施:
1) 設計合理的爆破參數:炮孔方向應平行于Φ1.4 m溜渣導孔軸線,布孔間距太大會造成爆破后石渣塊徑較大,容易造成溜渣井堵塞。布孔間距太小會導致打孔時間過長、起爆器材及炸藥使用量大,不利于成本控制。每循環(huán)爆破后的石渣量與開挖進尺的大小有關,每循環(huán)進尺過大,爆破后大量的石渣會瞬間堵塞溜渣井井口,給施工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必須控制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經生產性試驗及現場實際施工總結,適合上、下庫閘門井全斷面開挖施工的爆破設計參數為:每排炮進尺2.0 m,最大孔距為0.8 m,排距0.7 m,采用毫秒非電起爆網絡[2]。上、下庫閘門井擴挖鉆爆示意見圖1,主要爆破設計參數見表1。
圖1 上、下庫閘門井擴挖鉆爆示意(單位:mm)
表1 上、下庫閘門井主要爆破設計參數
2) 現場擴挖施工時,為減小每循環(huán)扒渣量,將掌子面溜渣導井孔口擴挖成漏斗形。增大溜渣井孔口斷面,為防止溜渣井堵塞的同時,在開挖爆破后能夠有效匯集開挖石渣并使之沿導井溜至閘門井底部。從而使豎井開挖掌子面留有的石渣量最小,節(jié)省扒渣時間,減小人工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
上、下庫閘門井開挖提升系統(tǒng)主要功能是滿足閘門井材料、扒渣用反鏟吊運的需要,該提升系統(tǒng)分2個階段布置:第1階段,即閘門井井口20 m段開挖支護階段,采用16 t汽車吊吊運材料、25 t汽車吊吊運扒渣反鏟上下閘門井。第2階段為閘門井井口20 m以下的井身段開挖支護階段,其提升系統(tǒng)包括:5 t變頻卷揚機1臺,2 t牽引用卷揚機1臺,1個門形支架、1套反鏟運輸小車、1個井蓋、1組鋼絲繩及其轉向滑輪系統(tǒng)。圖2~3分別為上、下庫閘門井井口平臺提升系統(tǒng)布置示意。
圖2 上庫閘門井井口平臺提升系統(tǒng)布置示意(單位:mm)
圖3 下庫閘門井井口平臺提升系統(tǒng)布置示意(單位:mm)
上、下庫閘門井開挖提升系統(tǒng)主要功能是滿足閘門井材料、扒渣用反鏟吊運的需要,不具備承載施工人員上下閘門井功能。閘門井井口20 m段擴挖時(即第1階段)人員上下通過井壁掛設的鋼管直爬梯,為保證人員安全應在直爬梯上加設防墜器,并做好雙保險措施。閘門井擴挖第2階段時人員上下采用布設于井壁的之字形鋼爬梯,鋼爬梯底部應與工作面間有約5 m的安全距離,在施工過程中根據飛石對爬梯的破壞程度對安全距離進行適當調整,人員通過直爬梯上下,該處直爬梯與井口20 m段相同,需加設防墜器,并做好雙保險措施。鋼爬梯結構布置見圖4。
梅蓄電站上、下庫閘門井反井施工均采用LM-250型反井鉆。反井鉆施工分為導孔施工、擴孔施工兩個步驟[3]。
上、下庫進出水口閘門井導井施工步驟基本一致,具體施工步驟為:作業(yè)平臺的施工→反井鉆機基礎及循環(huán)水池的施工→安放干凈油筒配小潛水泵做主機冷卻循環(huán)水→安裝反井鉆機,并進行調試→由上向下鉆進Φ200 mm導孔→導孔貫通后,拆掉導孔鉆頭,接上Φ1.4 m擴孔鉆頭,由下向上進行擴孔施工→拆除鉆機并做好防護。
圖4 鋼爬梯結構布置側視示意
1) 先導孔施工
閘門井井口測量定位后,對井口場地進行整平、清理,然后澆筑基礎混凝土?;A尺寸為4.5 m×3 m,厚為0.7 m,分一、二期澆筑。待反井鉆機基礎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進行鉆機安裝調試及試運轉。為確保先導孔的鉆孔精度,控制先導孔偏斜率,在鉆進過程中,及時跟進測斜,當發(fā)生鉆孔偏斜時則必須及時采取措施糾偏[4]。結合以往反井鉆施工斜井經驗,擬定施鉆參數如表2。
表2 導孔鉆進參數選擇
2) 擴孔鉆進
當擴孔鉆頭接好后,慢速上提鉆具,直到滾刀開始接觸巖石,然后停止上提,用最低轉速(5~9 rpm)旋轉,并慢慢給進、保證鉆頭滾刀不受過大的沖擊而破壞,鉆頭停下,等刀齒把凸出的巖石破碎掉,再繼續(xù)給進。開始擴孔時,下邊要有人觀察,將情況及時通知操作人員,等鉆頭全部均勻接觸巖石,才能正常擴孔鉆進。在擴孔鉆頭全部進入鉆孔時,為防止鉆頭劇烈晃動而損壞鉆頭鉆具,應該使用低鉆壓[5]。此時鉆機的提升能力為720 kN,扣除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提升能力為680 kN。正常鉆孔過程中,擴孔施工鉆孔速度為0.5~0.7 m/h,鉆壓為800~1 200 kN,轉速為7~8 r/min,回轉扭矩50~60 kN·m。在擴孔過程中,當巖石硬度較大,可適當增加鉆壓,反之可以減少鉆壓。擴孔鉆進時要及時清理擴孔破碎下來的巖屑,防止下口被堵塞。換鉆桿操作時在鉆桿未固定的條件下應切記不能反轉,否則鉆桿易脫落[6]。擴孔過程也是拆鉆桿的過程,拆下的鉆桿要進行必要的清理,上油戴好保護帽。
3) 完孔
當鉆頭鉆至距基礎2.5 m時,應降低鉆壓慢速鉆進,且需認真觀察基礎周圍是否有異?,F象。如果基礎四周出現裂縫,則停止鉆進、停機,小心將鉆頭固定,在確保安全時小心拆除鉆機,最后用風鎬挖掉松動基巖,取出鉆頭。
4) 拆機
將擴孔鉆頭卡固在鋼軌上,拆掉鉆機的前后斜拉桿和各種油管,將主機從鉆架上拆掉,將鉆架主機車和一些輔助設備拆下。將擴孔鉆頭吊牢,將軌道拆掉,再將鉆頭提出孔外。隨后將操作車吊上來,再將泵車、油箱冷卻器拆下,全部鉆孔工作結束。
1) 井口段20 m擴挖
上、下閘門井井口20 m段爆破開挖時,飛石較易飛出井口,因此,為有效防止爆破飛石損傷,需先行開挖井口20 m范圍后再安裝閘門井上部提升系統(tǒng)。該段閘門井開挖時,人員上下通過井壁掛設的鋼管直爬梯,為保證人員安全,應在直爬梯上加設防墜器,并做好雙保險措施,材料和設備吊運采用16 t隨車吊和25 t汽車吊。
2) 井口20 m以下井身擴挖
井口以下20 m開挖完成后,及時進行擴挖井口提升系統(tǒng)安裝。該提升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滿足閘門井材料和扒渣用反鏟吊運的需要,其構成包括:1個門形支架、1個鋼結構平臺、1套反鏟運輸小車、1個井蓋,1臺提升用5 t變頻卷揚機,1臺2 t牽引用卷揚機、1組鋼絲繩及其轉向滑輪系統(tǒng)。
此時人員上下采用布設于井壁的之字形鋼爬梯,隨著閘門井開挖掌子面逐漸向下延伸,布置于井壁的之字形鋼爬梯逐段向下安裝。
3) 爆破擴挖
豎井段擴挖采用手風鉆造孔,2#巖石乳化炸藥爆破開挖,藥卷參數為Φ32×350 mm。為保證爆破效果,以先期成形的Φ1.4 m反導井為爆破臨空面,因此,炮孔方向應平行于Φ1.4 m溜渣導孔軸線,一次爆破擴挖后達到設計斷面尺寸。正式擴挖開始前,應進行爆破試驗,驗證爆破參數的合理性。
爆破完成后產生的松渣,由反鏟配合人工送入溜渣井,為防止導井堵塞,上、下庫閘門井下平段集渣場在溜渣結束后,檢查無堵塞情況,應盡快用井蓋將溜渣井井口封閉,組織3 m3裝載機配合20 t自卸車出渣。爆破孔間排距嚴格按照爆破設計造孔,孔間排距不得大于鉆爆設計要求,裝藥時嚴格控制裝藥量、堵塞長度,每次溜渣結束后檢查是否有堵塞情況,如有堵塞情況判斷堵塞位置后采用小藥量進行崩落,利用導爆索引至孔口起爆。
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上、下庫閘門井采用正井法一次擴挖成型的施工方法較常規(guī)采用兩次擴挖的施工方法共節(jié)約工期23 d,按照單個閘門井擴挖日投入25人,每人每天工資按200元計,其節(jié)約人工費25×200×23×2=230 000元。直接節(jié)約工程施工成本23萬元,相關節(jié)省施工期間照明用電、機械設備使用費、管理人員工資以及提前完成施工任務產生的相關間接經濟效益約15萬元,實際產生的經濟效益共計38萬元。
與常規(guī)豎井分兩次擴挖相比,梅蓄電站上、下庫閘門井,采用反井鉆機施工完成Φ1.4 m導井后自上而下全斷面擴挖成形的施工程序,減少了自下而上反井法一次擴挖的施工程序,也省去了一次擴挖提升系統(tǒng)拆除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的同時,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施工資源投入,提高了施工總體效率,同時也產生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