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中華
(山西省針灸醫(yī)院,山西太原030006)
卵巢囊腫是在女性的卵巢位置生長的一種良性腫瘤病變,屬于近年來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婦科腫瘤類疾病,各年齡段的女性群體均有發(fā)病的可能,以生育期女性發(fā)病的可能性最大[1-2]。卵巢囊腫的性質和形態(tài)表現往往存在較大的個體化差異,主要包括有單一型和混合型、囊性或實質性、一側性或雙側性、良性或惡性等,在臨床上最為多見的為囊性,惡性病理學變化概率較大。發(fā)病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內分泌、生活方式、環(huán)境等[3]。本研究中,以對經腹部聯合經陰道超聲技術在卵巢囊腫蒂扭轉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目的,對120例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共計選擇符合條件的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在治療前所接受的超聲檢查模式的不同分成甲乙丙三組,每組40例。其中,在治療前,甲組患者接受單純經腹超聲檢查,乙組患者接受單純經陰道超聲檢查,丙組患者接受經腹部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
甲組中已婚患者29例,未婚患者11例;患者年齡 21~57 歲,平均(35.8±6.5)歲;發(fā)病時間 1~9個月,平均(2.5±0.7)個月;已產患者23例,未產患者17例;左側卵巢囊腫16例,右側卵巢囊腫24例。乙組中已婚患者27例,未婚患者13例;患者年齡24~59歲,平均(35.5±6.2)歲;發(fā)病時間 1~10 個月,平均(2.7±0.8)個月;已產患者22例,未產患者18例;左側卵巢囊腫13例,右側卵巢囊腫27例。丙組中已婚患者25例,未婚患者15例;患者年齡22~55 歲,平均(35.1±6.7)歲;發(fā)病時間 1~12 個月,平均(2.6±0.7)個月;已產患者23例,未產患者17例;左側卵巢囊腫18例,右側卵巢囊腫22例。各組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發(fā)病時間以及患病位置等基礎信息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經腹部超聲檢查 在檢查操作開始前,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并保持膀胱充盈,探頭的工作頻率水平控制在2.5~3.5 MHz之間,在患者下腹部位(包括兩側的附件及子宮)實施多方向檢查,觀察患者卵巢囊腫狀態(tài),包括病變形態(tài)、大小以及邊界情況等,除此外,還應重點對囊腫扭轉蒂根部和血流運輸狀況進行觀察。
1.2.2 經陰道超聲檢查 在檢查操作開始前幫助患者取截石位,叮囑患者在接受檢查前需要盡可能地將膀胱排空,探頭的工作頻率水平控制在4~9 MHz之間,在探頭上套上避孕套,并涂抹適量耦合劑,將探頭送入患者陰道內部,對患者陰道穹窿及宮頸展開多方向掃查,對囊性包塊的狀態(tài)進行觀察分析,主要包括形態(tài)、大小、回聲表現、血流運輸情況,對包塊與子宮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對囊性包塊周圍及內部組織、扭轉蒂部血流情況進行檢查。
超聲檢查操作時間和住院總時間;超聲檢查準確性;對病情檢查模式的滿意度;病情診斷原因導致的糾紛事件情況。
超聲檢查準確性:超聲檢查結果與治療后證實結果的符合率;病情檢查漏診率和誤診率[4]。
滿意度:在術后住院恢復治療階段采用100分為滿分的不記名打分問卷,對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得分不足60分為不滿意,得分不低于80分為滿意,得分在60~80之間為基本滿意。
以SPSS 18.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患者超聲檢查操作時間和住院總時間分別為(17.16±1.29)min 和(15.83±1.52)d,乙組患者超聲檢查操作時間和住院總時間分別為(18.64±2.19)min 和(14.37±1.65)d,丙組患者超聲檢查操作時間和住院總時間分別為(26.95±2.52)min和(10.09±1.54)d。丙組研究對象超聲檢查操作時間長于甲乙兩組,住院總時間短于甲乙兩組。甲丙兩組對應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丙組患者治療前超聲檢查結果與治療后證實結果的符合率高于甲乙兩組,病情檢查誤診率和漏診率低于甲乙兩組。甲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滿意度調查結果甲組中11例患者為滿意,20例為基本滿意,9例為不滿意,滿意度為77.5%;乙組中12例患者為滿意,18例為基本滿意,10例為不滿意,滿意度為75.0%;丙組中26例患者為滿意,12例為基本滿意,2例為不滿意,滿意度為95.0%。丙組對病情檢查模式的滿意度高于甲乙兩組,甲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影像學檢查準確性 [例(%)]
丙組診斷導致的糾紛事件僅發(fā)生1例,發(fā)生率為2.5%,乙組發(fā)生6例,發(fā)生率為15.0%,甲組發(fā)生7例,發(fā)生率為17.5%。甲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乙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卵巢囊腫蒂扭轉屬于臨床上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卵巢囊腫并發(fā)癥,主要由于卵巢囊腫體積相對較大,重心向一側偏,在體位突然發(fā)生轉換,或處在妊娠期、產褥期等階段,造成子宮狀態(tài)發(fā)生病理學改變,卵巢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韌帶造成牽拉,使蒂部發(fā)生扭轉[2]?;颊咴诎l(fā)病后出現的主要癥狀表現包括下腹部急劇疼痛,與臨床上常見的一些以下腹部疼痛為主要特征表現的疾病沒有明顯的特異。因此,在對卵巢囊腫蒂扭轉診斷的過程中,與其他疾病發(fā)生混淆的可能性較大,出現漏診和誤診情況的幾率較高,這會導致錯過最佳的救治時間,使不良結局發(fā)生的風險程度加大[3,5]。
本次研究發(fā)現,經腹部聯合經陰道超聲技術在卵巢囊腫蒂扭轉診斷中的應用,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超聲檢查操作時間,但能夠明顯降低病情誤診率和漏診率,減少由此所導致的糾紛事件,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縮短整體住院治療時間,使患者的滿意度水平得到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