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發(fā)山
馬年春晚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讓我們不少人唏噓不已,特別是看到大萌子父親青春不再、逐漸衰老的顏容,更是讓人心驚和震撼。相信那一刻,電視機(jī)前的每一個觀眾都會自言自語一句: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每個人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是,大致還是不差的。這是因為人的生活規(guī)律大致一樣,吃飯,工作,休息,偏不到哪里。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若是人的一生按照70年來計算,睡覺的時間是23年,坐著的時間是17年,在飯桌上的時間是6年,等車的時間是5年,說話的時間是2年,看電視從“新聞聯(lián)播”開始計算,至正常的就寢時間止,就要在電視機(jī)前度過2128個晝夜,約6年多。還有,各種聚會375天,打電話180天,女性美容531天,梳頭108天,刷牙92天……時不時會有人輕叩你的房門,他們或許是物業(yè)管理人員來收管理費,或許是查電表收水費的,或許是推銷保險的……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房門不間斷地被敲響了3到6天。積水成潭,積土成山,你一生看表的時間加在一起,據(jù)說還要3天呢。
在中學(xué)時,我們期盼著放假,期盼著過年??吹轿覀冴割^計算日子的樣子,老師恨鐵不成鋼,曾甩出這樣一句話:過一天就離死近一天。這樣的話聽起來瘆人,卻又是萬古不繆的真理。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是不等人的,速度也很快,“噠”的一聲就是一秒,“噠”的一聲就是一秒,過去了就過去了,永不再來。我們能不能節(jié)約一些,從而延長生命的長度,提高生命的質(zhì)量呢?答案是肯定的。拿睡覺來說吧,剛才的算法是一天睡眠按8個小時計算,就是23年。如果每天少睡一個小時,就是25550小時,換言之就是1064天,就是3年,少睡兩個小時,就是6年??措娨暤臅r間能不能減半呢?如果減去少一半的時間,就是3年!還有其他方面,應(yīng)酬能不能推掉一次?推掉一次至少就是3個小時……
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試想一下,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又有哪一個不是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的人呢?我國著名數(shù)學(xué)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間,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間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我國著名的經(jīng)濟(jì)學(xué)家王亞楠,在讀初中時,有意將自己床上的一條床腿鋸掉,這樣每當(dāng)他晚上睡覺一翻身時,床便向一側(cè)傾斜,這時,被驚醒的他便立刻起床,挑燈苦讀。正因為他從睡覺中擠出時間來學(xué)習(xí),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為自己列了一個時間表:從午夜到中午,工作;從中午到下午,校對;下午5點,用餐;5點半,休息。從這張表上不難看出巴爾扎克對于時間的珍惜程度,也正因為他巧用時間努力工作、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大作家。
不要以感傷的眼光去看待過去,因為過去再也不會回來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好好把握你的現(xiàn)在,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如果你做到了,你的未來一定不會有遺憾,你的人生一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