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沄
家有“仙女”,青春妙齡,溫婉中帶有難掩的叛逆。女兒身高將近一米七,荷花綻放,大人模樣,卻小女生情懷,時不時撒個嬌,耍個小脾氣,當?shù)挠谑撬究找姂T,經(jīng)?!昂呛恰币恍α酥?。都說女兒要富養(yǎng),但我想,富養(yǎng)的內(nèi)涵做父母的可要心里有數(shù)。何為富養(yǎng)?父親在富養(yǎng)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到富養(yǎng),人們心里自會升起一種意象:大家閨秀、錦衣玉食、香車寶馬……這確是一種富養(yǎng)。女孩子從小吃過見過,自然對她的處事、格局大有裨益。但真正的富養(yǎng)更在于對精神境界、個人修為的引導(dǎo)與塑造,正所謂,有錦衣玉食的香,更要有琴棋書畫的美。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凸顯無疑。如果說母愛多見于生活細致的關(guān)懷,那么父愛則多體現(xiàn)在人生方向的引領(lǐng)。
樹立正確的“三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就要樹立。父親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三觀不正,道路蹉跎。以價值觀的引導(dǎo)為例。見過小女生進商場兩眼放光的樣子吧?女孩子大都喜歡美食、美妝,于是,她們花起錢來自然毫不吝惜。
女兒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帶她逛超市。琳瑯滿目的各種吃食,夠誘惑了吧?可我事先在家里對她說:“丫頭,你看,爸爸媽媽是不是掙錢很辛苦?”女兒點頭表示明白。我接著說:“所以,咱們不可以亂花錢。需要的買,不需要的就不買?!迸畠骸班拧绷艘宦暠硎举澩?。“超市里面有那么多東西,咱們不能都買回來,所以只能挑選幾樣喜歡的,對吧?”“對的,爸爸。但是寶寶要是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不是好吃怎么辦?”女兒狡黠地問著?!澳呛棉k啊,少買,買一點先嘗嘗,要是好,下次可以多買點?!?/p>
生活中,掙錢花錢很正常,但我不希望女兒成為“貪婪”的人。我希望她把錢或經(jīng)濟利益看得淡一點,不要成為守財奴,不要被錢驅(qū)使成為貪婪無厭、利益熏心之輩。
進了超市,我找來一輛購物車和女兒進入賣場。來到零食區(qū),見到幾百種吃的喝的放在一起,女兒高興得手舞足蹈。我推著車對女兒說:“丫頭,這兩排貨架上的零食,你喜歡什么就往車里放,不用考慮價錢,不用考慮數(shù)量?!薄芭丁迸畠狐c頭會意。我推著車,女兒在一旁邊走邊看。轉(zhuǎn)了兩圈,女兒往車里放了三樣小零食,每樣只有一個?!?夠了?”“嗯。”女兒點點頭。“真的夠了?”女兒又點點頭。我心里很高興,高興的不是省了多少錢,而是女兒選擇有“度”,懂得克制。作為獎勵,我又挑選了幾樣零食一并放進車里。
所謂“三觀”教育,重要的不是家長教給孩子多少道理,而是孩子從我們身上汲取了多少有用的養(yǎng)分。依靠這些養(yǎng)分,日后他們單飛之時則不至于偏離航線。
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
父愛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果父愛缺失,男孩汲取不到來自父親身上的陽剛之氣,自然也就無法傳承父親身上的男性特質(zhì),這會導(dǎo)致男孩在未來的社會交往乃至戀愛生活中缺乏男性應(yīng)有的獨立性,容易形成怯懦自卑的人格特質(zhì)。女孩從母親身上學會了柔和之美,但是缺乏父愛的女孩在性格中往往缺乏能夠中和柔美的那股堅強力量,容易導(dǎo)致女孩的性格兩極分化:要么暴戾任性,要么懦弱膽怯。這是因為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異性作為其行為的參照物,不斷地得到異性的肯定和認同,而這個異性首先是父親,父親關(guān)愛下的女孩會更加自信從容。
女兒的性格隨我,進入青春期后的她多少有些苦悶。學習的壓力、交往的碰壁、自身的苦悶都讓女兒的情感世界產(chǎn)生不小的漣漪,從而影響她性格的形成。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女兒對男性產(chǎn)生了興趣。女兒早戀了嗎?沒有,只是青春期期間的正常表現(xiàn)而已。在大街上,女兒會當著我的面毫不掩飾地說:“快看,那邊那個哥哥好帥!”
一些朋友會問我面對這樣的情境父母該怎么把握。首先,這再正常不過,只要不出格,不必大驚小怪,更沒必要訓斥。防微杜漸式的教育除了平添不愉快外,還可能會讓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不信任。女兒說出來,起碼我知道她在想什么,知道她的審美取向是否正常;不說的話,我怎么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呢?其次,這是個引導(dǎo)教育的好時機,遇到這樣的情境我是高興的。高興在于女兒的審美正常,對異性產(chǎn)生感覺也正常,說明日后她的感情生活大概率也是正常的;而且女兒不背著我,大大方方地說出她的喜怒哀樂,說明我們彼此信任。每當這時,我會開開玩笑,說她“人小鬼大”,讓她明白在現(xiàn)在這個年齡,帥哥只是用來養(yǎng)眼的,僅此而已:“丫頭,你現(xiàn)在還小啊,過早談戀愛是會影響學習的。等上了大學,看到合適的、喜歡的再交往也不遲。那時,我給你提供戀愛經(jīng)費,談戀愛不能總讓對方花錢。”
父母態(tài)度開明是一方面,我不覺得開明就可以解決一切,但是父母一定要學會和孩子講理,善于講道理。只要講到點兒上,多數(shù)孩子是聽得進去的。這些道理慢慢就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矯正他們性格中不安分或偏頗的部分。孩子大了,父母應(yīng)該高興,只要身體健全、心理健康,就不會影響日后的工作、婚姻和生活。
引導(dǎo)女兒學會社交
孩子大了,免不了同齡人之間的往來人情,社會交往便開始了。比如,過生日開派對、節(jié)日互贈禮物、周末相約游玩,等等。他們的社交圈子會隨著升學和年齡增長逐步擴大,在少年和青年的過渡期,教會孩子餐桌禮儀、社交規(guī)矩是最基本的。另外,也要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懂得看人看事、進退有度,這些無疑都會成為他們成年后的必備技能和重要財富。
作為父親,我會有意識地帶女兒參加一些聚會,在餐桌上教她了解社交的基本常識,還會和她交流心得。女兒在生日時總會收到班里同學的祝福和禮物,這時我會說:“你看看每件禮物大概值多少錢,等人家過生日時,你送的禮物一定不能低于那個價格。不在乎錢多錢少,禮數(shù)不能虧欠?!睘榇耍疫€給她提供了專項經(jīng)費。當然,有一點有必要和孩子提前講清楚:不管是交朋友還是送禮物,不攀比,不越界,不盲從,大方交往,有度就好。
父愛和母愛都見于生活的點點滴滴,這種愛很偉大,但也離不開煙火氣。孩子們的衣食住行乃至精神氣質(zhì)都深深地刻上了這樣的愛。我想說,引領(lǐng)孩子成長,父親要從點滴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