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食物,都會提供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
營養(yǎng)指南中所說的“健康飲食”,是指一個人攝取的所有飲食是否符合人體的需求——需要得多,就吃得多;需要得少,就吃得少。
只有“整體的食譜”,才能談得上“健康”還是“不健康”。這個“整體”,至少是針對一天而言,甚至可以是以幾天為時間范圍。
所以,針對一份食物或者一頓飯來談?wù)撌遣皇恰敖】怠保饬x很有限。
通常所說的“不健康食品”甚至“垃圾食品”,其實并不含“有毒有害”的成分,只是因為它們所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人們很容易獲得,因此導(dǎo)致攝入得太多。
同樣,所謂的“健康食品”也并非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而是它們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往往在許多人的飲食中有所欠缺。
“外賣”并不是一種新型食物,而是新的餐飲服務(wù)方式。
傳統(tǒng)的餐飲是從灶臺送到餐館內(nèi)的桌子上,外賣只是擴大了送餐的距離,可能送到幾公里之外。食物還是那些食物,擴大了送餐的距離、延長了從制作到食用的時間,對于食物的營養(yǎng)幾乎沒有影響。
不過,因為出鍋和食用之間的時間延長了,使一些食物的味道和口感發(fā)生明顯變化。而為了加快食物制作的速度、降低成本,還有一些外賣食物是用半成品的“料理包”制作的,其味道和口感跟用新鮮食材制作的比會存在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對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沒有明顯的影響,但會影響到我們對它的接受度。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好吃”是食物最重要的品質(zhì)。所以,點外賣的時候,就會點那些“延時”之后依然好吃的食物,比如肉類和根莖類的食材,或以紅燒、油炸等比較“重口味”的方式烹飪的食物。而對蔬菜、粗糧等食材,以及清炒、白灼等方式制作的菜式就相當(dāng)無感。
所以,雖然營養(yǎng)師會孜孜不倦地倡導(dǎo)大家要點“葷素搭配”“口味清淡”的外賣,大家在理智上也能夠很好地理解,但真正點的時候,還是會傾向于那些“不健康”的。
“不健康食物”之所以不健康,是因為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太容易獲得。
只要在其他的食物中“取長補短”,它們也就不再是“不健康食物”,從而成為健康飲食的組成部分。
比如,如果中午的那一頓吃外賣,點了紅燒肉或者炸雞腿,或者魚香肉絲,或者宮保雞丁,外加米飯,在許多營養(yǎng)專家看來,這樣的午餐肉多、鹽多、碳水化合物多,但缺少蔬菜、水果和粗糧。如果要給這一頓午餐的營養(yǎng)價值“打分”,只能打一個低分。
但這并不重要。因為,除了這頓午餐,你還要吃早餐、晚餐,甚至零食和夜宵。只要在其他那幾頓飯中注意補上蔬菜、水果、粗糧,注意控制鹽和糖,也完全可以構(gòu)成“健康飲食”。
這個年代有很多“熬鷹青年”。他們睡得很晚,往往需要在晚餐之后、睡覺之前再吃一頓夜宵。這樣的人,更適合輕食、簡餐,不必在意傳統(tǒng)的“一日三餐”。
“好好吃飯”的根本,是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而不是社會普遍認(rèn)可的“吃飯模式”。所以,吃幾頓、什么時候吃,其實不是那么重要。吃什么、吃多少,才是關(guān)鍵。
對于這樣的人群,首先應(yīng)該考慮的是,一天之中的“主餐”在什么時候?如何解決?
對于大多數(shù)人,午餐和晚餐是最重要的,會吃下一天之中的多數(shù)食物。所以,首先應(yīng)確定這兩頓該如何解決。
按照很多人的習(xí)慣,中午點外賣,晚餐自己做或者去餐館。那么,外賣那一頓,就可以盡情點自己喜歡吃的,比如前面說的:以米飯(或者面食)為主食,吃重口味的肉類或者土豆等根莖類食物。這些食物受外賣形式的影響不大,可以讓人吃得很滿足。但是,依然要注意控制總量。
如果這一頓占用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肉類和鹽的份額,那么在另一頓主餐——晚餐的時候,就需要吃清淡的,比如輕烹飪的綠色蔬菜或者蔬菜沙拉,以及一些膳食纖維豐富的谷物、薯類。
此外還有水果,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吃,作為零食,或者餐后甜點。另外,還可以帶一小把堅果。這樣,一天中的午餐、晚餐和零食,基本上就能涵蓋主要的營養(yǎng)成分和食物種類。
此外,還有早餐和夜宵需要考慮。
早餐需要有一些碳水化合物和優(yōu)質(zhì)蛋白,所以燕麥片(或者粗糧代餐粉)加上牛奶(或者雞蛋)是最方便快捷的選擇。如果喜歡,也可以加一點堅果或者水果。
最后是夜宵。夜宵不能吃得太多(否則熱量太高),也沒有必要餓著肚子(否則睡不好)。一杯牛奶(或者一小杯酸奶),加一塊粗糧餅干(或者其他粗糧零食),也就夠了。
這樣,基本上該有的營養(yǎng)成分都有了。另外,要稍微注意,“不要吃撐,八九分飽即可”。
不管你是運動達(dá)人還是宅著懶得動的人,都要記?。哼\動能讓身體機能更好,但控制體重的關(guān)鍵還是飲食。在前面所說的“好好吃飯”的基礎(chǔ)上,對體重影響最大的就是飲料——一大杯奶茶,你運動一個小時都未必能夠消耗掉其熱量。
所以,把任何含糖的飲料換成白水、純茶、黑咖啡、檸檬水都可以。如果實在需要甜味的慰藉,那么代糖的碳酸飲料、氣泡水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鮮榨果汁、網(wǎng)紅奶茶、三合一咖啡、冰茶涼茶、果汁飲料等等,實在要喝的話,就想想要用食物中的哪一部分去替換吧。
除了控糖,控鹽也是“好好吃飯”“健康飲食”的重點。控鹽最有效的方式是盡量少喝湯,外賣也不要點湯。一般而言,一碗200毫升你覺得“好喝”的湯,通常會含有2到3克的鹽——而一天的鹽限額,也才6克而已。盡量少喝湯,就可以把鹽的份額留給其他食物。
最后,好好吃飯并不難,“吃好”也并不意味著不健康——關(guān)鍵在于:你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營養(yǎng),如何通過飲食去實現(xiàn)。
(劉 振摘自微信公眾號“松鼠云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