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海軍
第二次去固關的時候,我拿著《隴關道》找到了后街的老馬飯館。看到主人腿有點瘸,我沒有多問就斷定他是胡成書中所寫的老馬。
要了羊肉泡,問老馬知道胡成嗎?老馬說,知道,就是那個北京來的人。我遞上《隴關道》,老馬和媳婦翻出書中的插圖,一一念出了人名。
胡成為了寫隴關道,在過去十余年的時間里,往這里跑了三趟。第一次來固關的時候,老馬是健康的人,最近一次來固關時,老馬受了災難,腿落下了病根。在固關鎮(zhèn),胡成結識了好幾戶人。有的人第一次來時還在,第二次來時病倒了,第三次來時沒有了。
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固關歷來是西越隴坂的前哨據點。從西安到蘭州,小到村鎮(zhèn),大到城市,胡成都是一步一步走過去的,而且不止一趟地走過。為了寫歷史,胡成腳踏實地地參與了歷史。
從西安到蘭州的關隴古道,是絲綢之路東段,分南北中三道。三道都要翻越隴坂。在長安作為帝都的所有古代時期,蜀道難行、隴山難越,一度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危途。歷代文藝作品都有記述。詩仙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痹娛ザ鸥τ小斑t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p>
在海洋文明沒有興起之前,在全國經濟重心相對南移之前,所有的中原帝國,要想在關中長治久安,必須得向西經略。遂有“欲保關中、必固隴右,欲保秦隴、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的說法。由此,翻越隴坂,是整個華夏文明進程里重要的考量。回望歷史,隴山見證了中華民族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屈辱與抗爭。
胡成《隴關道》擇取西安、扶風、隴州、固關、秦州、鞏昌、臨洮七個南道節(jié)點進行白描,盡管不是全面概括,但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關乎宏大歷史命題。
歷史文化的寫作,鉆入故紙堆很難出新出彩。只有結合當下的人文地理,才能活起來。羅新《從大都到上都》的寫作,采用一邊游獵重走,一邊嵌入史料和見解的辦法,取得了較大成功。胡成的筆觸選取近世歷史,距今痕跡明顯。但他的寫作刻意隱去“我”,而用古道上現今的人和事,對應、勾連歷史上的人和事,形成過去和現在的關聯(lián),強化了回顧歷史的現實意義。這個嘗試比較新穎,也比較成功。
[美]海倫娜·羅森布拉特 著
徐曦白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0年10月
“自由主義”真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傳統(tǒng),核心是個人權利嗎?作者認為并非如此。她理清了“自由主義”的完整歷史,展示了我們對自由主義的理解是如何被二戰(zhàn)后一系列作家對個人主義的認同所扭曲,為重新思考自由的價值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魏思孝 著
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0年10月
本書作者魏思孝將寫作的眼光投向廣袤的農村,他觀察一個個村民—婦女、青壯年、老年人,體恤他們的人生。他們在主流話語之外,但是也在時代洪流之中。
[澳] 克萊夫·詹姆斯 著
丁駿 / 張楠 / 盛韻 / 馮潔音 譯
理想國丨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0年10月
一部介紹自由人文主義傳統(tǒng)“獨出機杼的核心綱要”,由百篇歷史人物評論組成,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標式人物,更多的是被留存在遺忘邊緣的名字。詹姆斯提醒人們,使文明成其為文明的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得以留存,繼承者們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