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競技水平是比賽成績的直接相關項,提升競技水平,是提升比賽成績的必要路徑。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視頻分析法對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的視頻資料進行分析,統(tǒng)計影響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的要素,并針對影響要素給出建議。研究得出結論:通過對比賽的分析,認為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影響要素主要為:教練員水平、運動員的技術、運動員的戰(zhàn)術策略、運動員的體能、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教練員的訓練水平直接關系到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跆拳道女運動的技術是競技水平的軟件指標,體能、戰(zhàn)術策略、心理素質訓練都要以運動員的技術為核心。良好體能是施展技術的基石。跆拳道女運動員的戰(zhàn)術策略、心理素質是競技水平的直接體現,重視心理素質的訓練可以是跆拳道運動員在跆拳道比賽中更好的發(fā)揮體能、技術優(yōu)勢。
【關鍵詞】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影響要素
引言
跆拳道運動員日常訓練是為了能夠提升競技水平,競技水平與比賽成績直接掛鉤,運動員自身的競技水平與客觀存在的其他影響比賽的因素如規(guī)則、裁判等共同組成了比賽成績,可以說比賽成績是競技水平的量化顯示。競技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訓練的核心和目標便是提升跆拳道競技水平,通過對競技水平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分析競技水平的構成要素,為跆拳道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及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提供理論依據、奠定理論基礎。
1.研究對象
以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中女子跆拳道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從比賽中選取女子所有級別比賽,共10個級別的10場決賽視頻作為分析材料,運用視頻分析法進行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河南省圖書館、鄭州大學圖書館中搜集跆拳道運動訓練相關的書籍,了解運動訓練的理論,以權威運動訓練理論為本課題提供理論支撐;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以“跆拳道”、“競技水平”為關鍵詞,搜集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目前的研究現狀,以同類文章作為本課題研究框架設計參考。在網絡上搜集關于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比賽視頻等相關資料,并在中國跆拳道協(xié)會官網搜集此次比賽相關資料,為進一步使用視頻分析法提供素材資料。
2.2視頻分析法
對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的10場決賽視頻進行視頻分析,選取與本課題重點相關指標作為統(tǒng)計指標,為分析競技水平影響要素提供數據支持。
3.跆拳道比賽分析
跆拳道是以腿法技術為主的身體對抗格斗運動。技術是跆拳道運動的基石,熟練的技術是優(yōu)秀跆拳道運動員獲勝的基礎,如旋轉擊中頭部獲得4分,比賽規(guī)則為高難度動作增加了分值,跆拳道運動員在比賽中將更高頻次的運用難度動作;競賽規(guī)則是格斗對抗類項目的制勝標準,跆拳道新規(guī)則將比賽時限定為2分鐘,共3回合,比賽時間縮短意味著增強了比賽的激烈性,同時需要運動員擁有良好的體能素質。跆拳道運動比賽競技首先要求運動員具備熟練的技術和較好的體能。作為對抗類項目,對手的隨機性因素不可忽略,因此,合理使用技戰(zhàn)術,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以技術、戰(zhàn)術策略、體能和心理素質的平衡組合獲取比賽的勝利是跆拳道運動的特點。
3.1競技水平影響要素
(1)運動員的技術。①技術準度。標準正確的技術動作是衡量運動員競技水平最基礎的要求,跆拳道運動比賽勝負的評判主要是通過打點計分,因此,運用標準正確的動作擊打規(guī)則規(guī)定部位,進而觸發(fā)電子護具,使擊打有效是獲得比賽勝利的主要手段。通常來說,技術準度包括三個方面:技術動作標準、擊點準確、用力標準。②技術速度。作為技能主導的對抗類項目,跆拳道運動員需要在每局的2分鐘中完成進攻、防御、閃避、反擊等一系列動作,這就需要運動員具備足夠的技術動作速度、步法速度。有研究表明:以國家健將、一級運動員為研究對象,跆拳道比賽中,主要得分技術動作完成時間均值為0.4秒,如后橫踢花費時間均值0.3秒,前橫踢花費時間均值0.4秒,前腿下劈花費時間均值0.42秒,后腿下劈花費時間均值0.48秒。而在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10場女子決賽中,經統(tǒng)計,平均每場比賽,雙方女子運動員攻防轉換次數為67次,因此,技術施展速度是評價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指標之一。③技術豐富性。跆拳道中技術繁雜多樣,組合豐富,不同的技術動作在準確擊打規(guī)定部位后將獲得不同的分值,難度較高的動作如擊中頭部、轉體動作都將獲得更高的分值。跆拳道對于分值的規(guī)定,外在表現為運動員掌握多樣的得分技術手段,在跆拳道規(guī)則改變后,橫踢依然是主要得分動作,但下劈等難度動作及多種其他動作如后旋也在賽場中更多的使用。④技術難度。隨著跆拳道運動發(fā)展的商業(yè)化、專業(yè)化,觀眾將更希望看到打法豐富的、技術難度高的比賽,在跆拳道運動規(guī)則的不斷完善和跆拳道運動的發(fā)展下,依靠橫踢打點計分取勝的局面更多被現在的技術百花齊放的情況所替代,如表1所示,在最近的比賽中,下劈的平均使用比率達到了總技術動作使用的14.12%,因此,跆拳道女運動員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競技水平,應該勇于求難,提升自己對于難度動作的掌握程度,以更好的適應跆拳道運動的發(fā)展。
(2)運動員的戰(zhàn)術策略。①節(jié)奏的把控。在2018年全國青年跆拳道錦標賽10場女子決賽中,經統(tǒng)計,平均每場比賽,雙方女子運動員攻防轉換次數高達67次,可見競賽雙方動作轉換之頻繁,競技水平的發(fā)揮更多決定于自身,準確感知進攻的時機,把控對手在技術銜接之間的破綻,果斷進攻得分。這種把控閃避、反擊時機需要運動員在長期的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學習和發(fā)展。②戰(zhàn)術的運用。跆拳道戰(zhàn)術是針某場比賽、某回合比賽或者針對某個對手所采取的特定的打法和思路,由于跆拳道比賽時間每局較短,運動員必須在短時間內分析局勢,確定戰(zhàn)術策略,運用戰(zhàn)術要思路清晰,靈活應對當前局勢以獲取競賽優(yōu)勢。使用良好的戰(zhàn)術策略可以很好的把控局勢甚至扭轉戰(zhàn)局,跆拳道女運動員應該重視戰(zhàn)術策略的使用,有意識的進行戰(zhàn)術策略訓練、總結比賽的規(guī)律,提升競技水平。
4.結論和建議
4.1結論
(1)通過對比賽的分析,認為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影響要素主要為:教練員水平、運動員的技術、運動員的戰(zhàn)術策略、運動員的體能、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2)教練員的訓練水平直接關系到跆拳道女運動員競技水平。
(3)跆拳道女運動的技術是競技水平的軟件指標,體能、戰(zhàn)術策略、心理素質訓練都要以運動員的技術為核心。
4.2建議
(1)重視教練員培訓,教練員要加強學習,研究跆拳道專業(yè)知識,以更科學、更有效的手段培育運動員。
(2)跆拳道女運動員的起始要從選材開始,符合跆拳道項目特點的運動員將能在未來的訓練和比賽中達到更高的層次。
(3)跆拳道女運動員的要針對競技水平影響要素,尋找自身薄弱之處,提升綜合競技水平能力。
(4)跆拳道女運動員的日常訓練要與比賽相結合,適應比賽節(jié)奏,提升在在比賽中的戰(zhàn)術策略運用和心理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豐.跆拳道技戰(zhàn)術的變化對體能訓練的新要求[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8):39-40.
[2]徐明杰.論經驗因素對跆拳道競賽中制勝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9):252-253.
[3]魏力深.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肇慶市男子跆拳道運動員橫踢技術的影響[D].廣州體育學院,2018.
[4]鐘依岑. 新規(guī)則下跆拳道女子擊頭技戰(zhàn)術運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郭佩佩,女,河南洛陽人,本科,中級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