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不會騙人的,顯而易見,作為vivo在2019年才正式推出的S系列機型,之前的四款機型都風格鮮明。從“光感自拍”的S1,到“3200萬升降光感自拍”的S1 Pro,再到“五重超質感美顏”的S5,vivo每一次都在美顏拍照方面花心思去詮釋如何“照亮你的美”,而上半年的S6則在這里繼續(xù)深挖,把夜景自拍的考慮也納入其中,這就是“懂用戶心理”的具象表現(xiàn)。在外觀魅力上,描繪了幾何菱形的S5和營造黑膠唱片韻味的S6,更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畢竟,vivo S系列機型就是為了取悅尤其鐘情顏值的目標群體,所以美學的心思不光要有質感,還要有特立獨行的想法。
現(xiàn)在,定義為“輕薄自拍旗艦”的S7,除了輕薄和超高像素的前置影像組件,還被vivo賦予了更加明確的細分元素。比如“雙色云階”這類討好蕓蕓眾生的美學想法,就由內至外地體現(xiàn)著vivo對于2020“下半場”時尚人群需求的理解。多說一句,早在八年前vivo也有一款名為“S7”的定位女性用戶的智能手機,按當時的標準,也算驚艷。
把自拍之美進行到極致
從“柔光自拍”、“逆光也清晰”,再到“AI智慧拍照”、“超大廣角”,vivo一直堅持在相機領域錘煉技術、沉淀經驗,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痛點。開篇我們就強調,vivo S系列作為專注于探索自拍美學的先鋒,不斷突破自拍技術的新邊界,持續(xù)為年輕人帶來迭代的自拍新功能。
從S1首創(chuàng)升降式前置攝像頭、S5全新的“5重超質感自拍”美顏方案,再到S6的3200萬前置柔光夜景自拍,每一代S系列新品都致力于克服手機拍照的挑戰(zhàn)。vivo S7配備vivo系手機在行業(yè)內最高像素的自拍攝像頭,擁有前置4400萬超高清PDAF自動對焦主攝和105°(照片在畸變校正處理后廣角系數為103.6°)超廣角副攝,結合強大的軟件算法帶給用戶全面、極致的自拍體驗。
vivo S7采用了一款尺寸僅1/2.65英寸的ISOCELL Slim GH1移動圖像傳感器。采用單反使用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技術PDAF,實現(xiàn)前置極速對焦;搭配f/2.0超大光圈和EIS防抖,為穩(wěn)定清晰成像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應該說,vivo S7的這套前置影像組件(與三星S20那臺“超大杯”上的組件同系),是目前已上市機型里最高像素的配置,超過了華為nova等競品。
不過,高像素并非最重要的話題點??陀^而言,目前大部分手機攝像頭的FF定焦距離為35cm-40cm,但是在小于35cm的距離內無法進行對焦,會出現(xiàn)運動環(huán)境下合焦道速度慢、對焦精度低并造照成畫面模糊等問題,照片會因失焦而模糊。vivo S7采用的這GH1傳感器最大亮點即PDAF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技術,能夠做到15cm至無窮遠的距離,使自拍更加靈活,睫毛和眼線的妝面細節(jié)都可以呈現(xiàn);無論是在自拍預覽模式下“照鏡子”,還是在手持自拍桿的情況下拍照,都能獲得更加清晰的自拍成像。甚至在行走中或環(huán)境光線突然變暗的情況下,都能疾速對焦并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高質量自拍。
在GH1的硬件優(yōu)勢支撐下,vivo S7擁有前置眼部追焦功能和超級夜景自拍2.0功能。通過AI人像增強技術,強化人像細節(jié)。在上一代的功能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我們在暗光環(huán)境的自拍體驗。
同時,vivo S7那顆105°的800萬像素超廣角副攝也作用巨大。我們知道,廣角鏡頭獨特的透視效果會在一定范圍內將拍攝人像向四角拉伸,輕松拍出長腿小臉。單人旅行自拍時,使用前置廣角鏡頭取景范圍更廣,自拍不再“大頭”貼;多人合影時前置鏡頭容納更多人,聚會合影沒壓力。更重要的是,vivo S7使用人景分離的技術,針對前置廣角鏡頭進行畸變矯正處理。根據人臉處于圖片的位置和大小分布情況,智能矯正圖像中的人臉形變和背景的變形,提升了自拍和多人合照自拍的效果。
在視頻拍攝方面,vivo S7前后置均支持4K分辨率/60fps視頻的拍攝,在前置4K/30fps條件下支持疊加美顏效果,這也是目前首款在4K錄像中實現(xiàn)美顏功能的vivo手機。通過運用S7配備三顆麥克風的硬件優(yōu)勢:兩顆拾音mic和一顆追焦mic,形成立體的麥克風組合,更精準的判斷來自前、后、左、右各個方向的聲音,配合音頻定向追焦技術與精密的圖形識別算法,可以根據前后置錄制的方向來選擇收音的mic,使收音效果更清晰,增強錄像時的收音體驗及效果。對于熱衷此道的年輕人(比如視頻博主),S7依舊延續(xù)著vlog利器的聲譽。
可以說,S7的雙攝方案,相比業(yè)界傳統(tǒng)的單攝算法虛化,能提供更為自然、真實和準確的分層效果與人像呈現(xiàn),突出畫面焦點人物。前置超級防抖2.0、前置超級慢動作和前后雙視野拍攝2.0等玩法,也在vivo S6的基礎上進行明確升級,討人歡喜。
講究而不將就的后置主攝
在后置影像方面,vivo S6與vivo S5的方案非常接近,但vivo S7則比vivo S6有著明顯的變化。6400萬像素主攝(毫無懸念的三星GW1大底,對于S6的GM2大底而言,是誠意升級)+800萬像素120?超廣角+200萬像素的三攝方案,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多樣化拍攝需求,結合后置超級夜景4.0、多風格優(yōu)化等功能,輕松搞定大片拍攝。
在軟性優(yōu)化方面,vivo S7的拍攝體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vivo味道。超級夜景4.0算法、多風格優(yōu)化處理(“黑金”色調風格是我們的最愛)、質感美顏+視頻創(chuàng)作,一系列潮流新玩法的確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
我們總說,優(yōu)秀的美顏自拍是吸引年輕人的第一步,對于很多年輕潮人來說,自拍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美顏更是必不可少。vivo S系列在帶來超高清自拍像素的同時,美顏算法更是不斷迭代,打造屬于年輕潮人獨特的美顏自拍。作為美顏自拍的特色功能,從vivo S5上的多風格1.0迭代至vivo S7上的多風格3.0,迎合了自拍的流行趨勢。人像拍攝模式,風格按鈕選擇各種風格,一鍵拍攝疊加濾鏡。在5G的加持下,視頻錄制的需求也有顯著增長,短視頻大量搶占用戶時間,用戶對視頻美顏、風格化需求顯現(xiàn)。3.0將多風格同步到視頻錄制中,可以滿足更多錄像個性化需求。新增了三種風格:假日,雀斑妝搭配慵懶基調的濾鏡,營造清新自然的風格;洛可可,紫色系眼影打底,搭配卷翹的睫毛,輔以粉紫色系濾鏡,打造法式浪漫的巴洛克時期的經典畫作感;1980s,個性眼妝搭配色彩偏移濾鏡,營造港片風格,仿佛置身80年代電影之中。
在這場關于自拍美學探索之旅中,vivo S7還將終端體驗APP原有的“五重超質感美顏”體驗入口升級為相機端的功能。它是一款可以協(xié)助用戶進行智能調節(jié)系統(tǒng)相機的美顏參數的相機內置工具。它可以通過人臉關鍵點識別,計算出用戶面部特定數據,并且根據數據進行AI智能分析,為用戶適配一套符合個人特征的美顏參數,并且生成基于用戶的臉型、膚質、膚色、五官、美妝等緯度的特征分析報告,用戶可以通過該工具更詳細地了解自己的面部特征,在體驗 vivo美學實驗室不同的分步美顏技術的流程的同時,獲得更加個性化的美顏體驗。
還多聊幾句。在人像界面新增“雙重曝光”模式,可以同時打開前置和后置兩顆主攝像頭進行拍攝;也可以先選擇前置或后置的一顆主攝像頭進行拍攝,再疊加這顆攝像頭拍好的照片為背景,再疊加前置或后置的主攝鏡頭進行拍攝。打造神秘又讓人難以言喻的視覺效果,滿足用戶的個性化拍照體驗,創(chuàng)造出藝術拍照效果。
總之,vivo S7在影像上的玩法不勝枚舉,處處都迎合年輕人的多樣化多彩化需求,我們還是建議各位親自去體驗店試試才能真切感受。
繼續(xù)強化美學造詣
之前我們在聊vivo S6的時候說,相對vivo S5,S6的整體尺寸要大一些,長寬尺寸都有增加,厚度相差很細微。但值得注意的是,S6的機身重量卻比S5更輕,略微超過180g,這對于一款5G手機算得上是宣傳點。而現(xiàn)在,于屏幕尺寸相同的前提下,vivoS7的三圍尺寸則比vivo S6有著全面減少,重量更是減輕了十余克(170g左右)??梢哉f,vivo S7把“一分薄,十分潮”的美學想法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也能夠這么理解:在經歷了大半年的市場化檢驗和技術消化之后,各家大廠在“如何把5G手機做到輕薄”方面都感悟頗豐,并能夠逐步避免“半斤機”的情況了。
要實現(xiàn)上述結果,就要聊聊技術層面的事了。作為目前最輕薄的5G手機之一,vivo S7主要通過五項內部機身結構的優(yōu)化,實現(xiàn)整體機身輕盈。其一,采用行業(yè)內超薄一體化黑偏光片,其厚度僅為0.107mm,比傳統(tǒng)的0.147mm黑偏光片,厚度減少27.2%;其二,采用了行業(yè)最薄NANO卡座,厚度僅為2.36mm,相比傳統(tǒng)2.6mm卡座,整體減薄0.24mm,且搭載的行業(yè)最薄副板厚度僅為0.46mm,比傳統(tǒng)設計之0.5mm更為極致;其三,采用740體系電芯,相比傳統(tǒng)695體系電芯,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不過也要承認,S7的電池容量低于S6不少)和更薄的電池厚度;其四,前置鏡頭模組在原有4.35mm TTL的基礎上,工程師優(yōu)化了光闌位置,將前置鏡頭模組的TTL降低至4.2mm;最后,S7使用了厚度僅為0.55mm的玻璃電池蓋,相比傳統(tǒng)0.65mm電池蓋,輕薄優(yōu)勢明顯。
薄的目標實現(xiàn)了,但美學造詣只完成三分之一。接下來,是設計想法。vivo S7的設計師對手機的邊框進行了有效的壓縮,左右黑邊在S6的1.87mm的基礎上,縮窄至1.72mm(單邊);上黑邊從2.3mm縮減到僅為 2.08mm;下黑邊由S6上的5.28mm減少53.51mm。由此,vivo S7的屏占比達到了91.2%。
而且,S7的后置攝像頭設計延續(xù)了vivo行業(yè)首創(chuàng)的“雙色云階”的設計方案,并針對 S系列的美學理念做了相應的優(yōu)化,這里就不詳談了。另外,vivo S7上的矩形攝像頭模塊的R角被調整的更為圓潤,帶來“雙色云階”鏡頭矩陣整體簡明、精致、有秩序感的舒適觀感。
vivo S7美學的最后一個“三分之一”特性,是配色的考慮。按照vivo官方的說法,S7的設計團隊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結合消費者需求、產品調性和流行趨勢等方面的考量,輸出了上千個CMF方案,最終將“莫奈漫彩”、“爵士黑”和“月光白”三款有質感的彩色呈現(xiàn)出來??梢哉f,vivo S7的三款配色均采用全新的AG磨砂工藝,通過機加工技術打造獨特的紋理,形成光影明暗細膩的美感。其中,“莫奈漫彩”配色更是經歷了多輪顏色漸變方向和紋理篩選等調試,才呈現(xiàn)出了“一視角一色彩,一色彩一夢境”的縱向冷暖撞色、橫向多彩混合,立體又細膩透亮的色彩效果(也正因為如此,莫奈漫彩版的機身厚度7.495mm,略多于另外兩個版本)。當然,vivo S7的新配色“月光白”也溫婉、優(yōu)雅,其采用珍珠白光感鍍膜,用通透感詮釋了純凈質感之美。
熟悉且出色的屏幕配置
與vivo S6的屏幕尺寸一樣,vivo S7也采用了這塊是6.44英寸20:9畫幅2400×1080像素AMOLED。91.2%的屏占比,3000000:1的對比度,最高亮度600nit,各項指標在同價位機型里均還不錯。
在屏幕顯示技術方面,S7這塊OLED屏幕采用了LTM(Local Tone Mapping)局部色彩映射技術,將顯示內容分為多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根據環(huán)境光及對應的顯示內容,動態(tài)調整顯示區(qū)域對比度,搭配全局護眼功能,視覺體驗更舒適、更健康。當戶外環(huán)境光變化時,有效抑制高光區(qū)過曝,對暗部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處理,增強清晰度。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效果過渡,人眼不會捕捉到瞬間變化,視覺體驗更平滑。提升可視性的同時又保留了內容的高對比度。
同時,類DC調光護眼顯示也意料之中地具備。vivo S7上通過Dimlayer蒙版算法改變屏幕亮度、抖動插值算法優(yōu)化過渡效果、以及色彩補償算法優(yōu)化色彩一致性,來擬合實現(xiàn)屏幕亮度和顯示效果的調節(jié)。
屏下指紋識別是vivo的拿手戲,自然不會缺席,整體體驗與vivo S6差別不大。
平臺與配置穩(wěn)中而升
S6使用Exynos 980,而vivo給S7準備的則是驍龍765G,差別不大,各有千秋。對于驍龍765G,大眾已經非常熟悉了,這里就不多談了。LPDDR4X的RAM和UFS2.1的ROM配置,也在意料之中。
在散熱的考慮上,vivo S7升級了零感液冷散熱2.0技術,采用83mm超長液冷散熱熱管+高導熱銅箔+超級導熱凝膠的散熱方案,讓CPU核心區(qū)溫度最高直降約10℃(官方數據),使得整機擁有更佳的溫升控制。配合熱管理策略(Cooling Turbo),達到整體優(yōu)化效果,實現(xiàn)散熱效果的同時,保障應用流暢不卡頓,且長時間維持優(yōu)質幀率表現(xiàn)。
在電池方面,這次vivo作了一些取舍。S6的電池有4500mAh,而S7的電池容量為4000mAh。作為“補償”,33W FlashCharge閃充的加入,遠強于S6的18W充電效能,這是一個好消息。
另外。vivo S7配置了全方位的天線系統(tǒng),采用多模態(tài)天線、側邊分布式天線、HPUE技術和4X4 MIMO四項技術,保證手機5G信號的穩(wěn)定。而雙Wi-Fi加速+多網絡場景優(yōu)化、游戲空間+游戲魔盒帶來沉浸式游戲體驗、全功能NFC(這也是相對于vivo S6的一處明確親民之升級),這些必要的功能出現(xiàn)在S7身上,也是多多益善。
至于3.5mm音頻輸出插孔,S7是沒有設計的,所以原包裝附送的耳機也是Type-C接口,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