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更應該冷靜研究市場大趨勢走勢,把握市場大勢順勢而為,而不是圖一時之快,拿地的時候爽一把就算了,甚至對賭未來樓市調控政策尤其是限購限價限簽等政策會取消否則,現(xiàn)在拿地生猛激進,后期銷售都是問題,甚至無法解套
關鍵詞:資金面;高周轉;深耕布局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13
文章編號:1001-9138-(2020)08-0026-27 收稿日期:2020-05-20
最近,合生在北京東南三環(huán)絕版位置耗資近180億元拿地,堪稱生猛,相比前幾年在土地市場的低調,更是形成鮮明的反差。除了合生,今年以來拿地生猛并且有特點的還有那么幾家,比如綠城在北京(大股東中交大本營)和浙江市場(綠城大本營)積極布局,截止到4月底今年拿地金額已超200億元;龍光也比較激進,積極深耕大灣區(qū),尤其是廣深兩個城市,今年以來拿地金額也超過200億元,當然廣深是拿地大頭兒;建發(fā)今年3月底4月初也開始發(fā)力,4天耗資140億元,在蘇州、無錫、南京、成都等城市兇猛搶地,截止目前為止拿地金額也接近200億。
當然一部分民企拿地也比較積極,比如新城恢復拿地后今年拿地金額也超200億元,祥生、金科、藍光、中駿、濱江等房企布局也比較積極。
眾所周知,“疫情”影響下,盡管融資環(huán)境也略顯寬松,但是,大部分房企資金面仍然相對緊張,那么,為何當前仍然積極拿地?當前房企積極拿地與資金面緊張背后反映出當前企業(yè)哪些策略變化?不同類型房企積極拿地背后考量有差異,大體上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類似綠城、建發(fā)之類央企國企背景的房企就不用多說了,這些企業(yè)仍然可以拿到低成本融資,自身是有優(yōu)勢的,因此,它們可以在拿地“窗口期”針對核心一、二線城市或自身優(yōu)勢區(qū)域積極深耕布局。尤其是綠城這一輪拿地,相比中交成為大股東之前,這一輪拿地“窗口期”踩得比較準,有點“穩(wěn)準狠”的感覺。
其次,大部分企業(yè)當前資金面緊張,杠桿率也比較高,對于高周轉的房企來講,通過拿高周轉的地塊快速開發(fā)銷售對沖市場風險。
以祥生為例,從祥生進入的城市來看,大部分仍然在三、四線城市,甚至在長三角優(yōu)勢區(qū)域下沉至百強縣域城市或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這些城市大部分是與高周轉速度匹配的城市為主。一方面,祥生有規(guī)?;枨螅^續(xù)積極布局拿地,另一方面通過拿可以高周轉的地塊,加快銷售回款,這也是通過高周轉降低資金壓力對沖市場風險的一種表現(xiàn)。
最近祥生在杭州投資40多億元拿地,深耕布局這樣的二線城市,這是千億元規(guī)模之后做城市、項目結構優(yōu)化的結果。一、二線城市周轉速度慢但是可以做利潤,三、四線城市利潤承壓但可以促進規(guī)模增長,祥生現(xiàn)階段的必選項就是在兩者中做平衡。作為浙江企業(yè),祥生不乏市場敏感度,上市需求也推動其利用杠桿和這樣的機會做一些土儲動作。
此外,現(xiàn)在拿地還可以增加今年的總銷售金額,房企現(xiàn)在積極拿地對于回補業(yè)績的訴求明顯。
比如上面筆者提到的其中一家房企,這兩月之所以積極拿地,是因為今年總銷目標定好了,如果不拿地補倉,今年就無法實現(xiàn)總銷目標,在6月底之前拿地,還是有機會為今年總銷做點貢獻的。
最后,當然現(xiàn)在拿地還是有“窗口期”的,畢竟在“疫情”影響下,競爭沒有那么激烈,起碼部分龍頭房企比如恒大、碧桂園、融創(chuàng)等均放緩了拿地步伐,對于部分中小房企來講,彎道超車、提升市場地位仍然有可能性。因此,我們看到盡管行業(yè)資金面整體仍然相對緊張,但是土地市場熱度并不減,一部分中小房企反而成為這一輪土地市場的主角。
當然,積極拿地布局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市場風險,畢竟樓面價上升了,利潤空間也壓縮了;市場環(huán)境雖然復蘇了,但是也并沒有出現(xiàn)大幅反彈;土地市場繁榮的背后還有世茂收購福晟、泰禾協(xié)信等房企引入戰(zhàn)投等事件。
因此,我們更應該冷靜研究市場大趨勢走勢,把握市場大勢順勢而為,而不是圖一時之快,拿地的時候爽一把就算了,甚至對賭未來樓市調控政策尤其是限購限價限簽等政策會取消。否則,現(xiàn)在拿地生猛激進,后期銷售都是問題,甚至無法解套。
作者簡介:張宏偉,獨立地產(chǎn)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