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新 張媛
【摘 要】目的:分析調查孕婦入院待產時間對剖宮產率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調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0例健康待產孕婦,依據住院待產時間分為甲組(24小時內)、乙組(24-48小時)與丙組(大于72小時),觀察分析孕婦分娩結局。結果:甲組剖宮產率為14.9%(29/195),乙組剖宮產率為33.3%(13/39),丙組剖宮產率為62.5%(10/16),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入院待產時間對剖宮產率有影響,臨床應盡量縮短入院待產時間。
【關鍵詞】入院待產時間;剖宮產率;孕婦
【中圖分類號】R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孕婦數量逐年遞增,住院分娩率逐年增長,而分娩方式無非順產與剖宮產。我國20世紀50年代剖宮產率僅為3%~5%,70年代以前僅為5%~10%,80年代以后快速上升,據已發(fā)表文獻顯示,當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醫(yī)院剖宮產率達40%以上,個別地區(qū)甚至已上升至80%以上[1]。因此,通過對本院2017年250例住院健康待產孕婦的回顧性調查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調查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0例健康待產孕婦,年齡為17~41歲,平均年齡(25.16±4.25)歲。124例初產婦,126例經產婦。入院時,經檢查,所有孕婦無妊娠合并癥,無醫(yī)學手術指征,且為足月待產。
1.2 方法
依據住院待產時間,分為甲組、乙組與丙組。其中,甲組,待產時間≤24小時,共195例。乙組,待產時間為24-48小時,共39例。丙組,待產時間≥72小時,共16例?;仡櫺苑治鲈袐D臨床資料,記錄產婦最終分娩方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EXCEL表格中錄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用百分比(%)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檢查,用()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予以t檢查,其中,用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研究的250例孕婦,經調查分析,關于三組孕婦的分娩方式,丙組剖宮產率顯著高于乙組與甲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乙組剖宮產率比甲組高,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姡S著住院待產時間的延長,剖宮產率隨之升高。如表1所示。
3討論
分娩指妊娠達到及超過28周,胎兒及附屬物從臨產開始之全部從母體娩出的過程。剖宮產術是切開子宮娩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方法,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常用于解決各種產科及妊娠分娩過程中的并發(fā)癥,以挽救母兒生命,達到轉危為安的目的。
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國內進行了各種調查研究。有研究驗證了以往的發(fā)現(xiàn),無指征剖宮產率的增加是國內剖宮產率高的重要原因[2]。因此,對于無醫(yī)學指征剖宮產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是臨床婦產科醫(yī)師十分關注的問題。經大量研究顯示,待產時間延長,是引起無醫(yī)學指征剖宮產率升高的獨立因素之一。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住院待產時間的延長,剖宮產率呈升高趨勢。
妊娠是婦女一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在此期間,婦女的負性情緒感受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待產時間延長增加剖宮產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因素:
(1)心理壓力因素:進入醫(yī)院待產過程中,由于產婦對產房環(huán)境不熟悉,普遍存在緊張和擔憂心理。住院待產時間越長,緊張和恐懼心理越強烈。在這種壓力下,待產產婦更加可能選擇剖宮產來盡早結束這種心理壓力[3]。
(2) 產房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入院待產時間越長,產婦可能聽到的不良的消息也越來越多。如其他產婦分娩時疼痛的叫喊聲、有產婦分娩時出血、新生兒進入 ICU 搶救等。由于一些產婦擔心自己和胎兒的安全,放大了分娩時產婦和胎兒的風險,更可能選擇實施剖宮產[4]。
剖宮產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圍產水平、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WHO曾于1985年提出剖宮產率不應超過15%。因此,為有效降低剖宮產率,臨床產科醫(yī)師應掌握好孕婦入院待產時間,做好心理疏導,緩解產婦焦慮、不安等情緒。做好產前宣教,積極開展分娩鎮(zhèn)痛。改善住院環(huán)境,提高產科及新生兒科醫(yī)療水平,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干預,對降低剖宮產率,促進自然分娩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Bogg L,Huang K,Long Q,et al.Dramatic increase of cesarean deliveries in the midst of health reform in rural China[J].Soc Sci Med,2010,70:1544-1549.
侯磊,李光輝,鄒麗穎,等.全國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構成比調查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10): 728-735.
李紅雨,江露 . 產婦入院時是否臨產對剖宮產率影響的臨床分析 [J]. 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40 ( 2) : 407 - 408.
WHO.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birth[J].Lancet,1985,326: 4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