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內外各類媒體報道的案例可知,目前被部分家長和學生追捧的“聰明藥”,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莫達非尼三類精神藥物。在我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全部屬于國家嚴管的第一類精神藥物,具有成癮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強的特性,極有可能會抑制或損壞少年兒童的大腦神經發(fā)育。
從藥理作用上看,利他林和阿德拉通常用來治療兒童多動癥,而莫達非尼則是一種覺醒促進劑,用于治療發(fā)作性嗜睡病、輪班工作睡眠紊亂等睡眠障礙性精神疾病。上述三類藥物,雖然化學名稱、分子結構、藥理作用有差異,但它們同屬于精神興奮性藥物,短期使用能夠提升服用者的注意力,降低疲勞感。但是,這些藥物只是通過影響中樞神經來提高服藥者的興奮度和專注力,從而達到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正常人長期服用后會產生藥物依賴,斷藥后會出現(xiàn)注意力渙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精神癥狀。
近年來,通過濫用藥物來提升成績的情況屢見不鮮,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聰明藥”后以為找到了神藥,興奮不已。但實驗結果顯示,這些藥物只能短期內讓人保持興奮,最終并不能真正提高成績,終究是“飲鴆止渴”的自我安慰。
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稱,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被廣泛應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嗜睡癥的治療。哌醋甲酯與可卡因在結構和藥理上有相似之處,只是哌醋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藥效長于后者,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潛在的危害性。據(jù)濫用者稱,服用半片(約5 m g)利他林,一小時后出現(xiàn)明顯心跳加快,有快到略痛的感覺,然后臉上有發(fā)燒感,出汗,呼吸加速,覺得喘不過來氣。
莫達非尼也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嗜睡癥,由于具有強烈且持久的覺醒作用,在國外常被私下用來幫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國,莫達非尼同樣屬于第一類精神藥品,被嚴格管制。據(jù)濫用者稱,過量服用莫達非尼,一周內總計只睡了21個小時左右。長期服用后會精神恍惚,從而產生不經意間的發(fā)呆、走神,并導致焦慮、抑郁,嚴重到因為一支筆掉到地上也會發(fā)火很久。所以,有人稱它是“僵尸藥”不無道理。
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是一種用于治療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癥以及發(fā)作性嗜睡癥的處方藥,并且被大部分國家列為管制藥物。苯丙胺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顯著興奮作用,具有兩種光學異構體,右苯丙胺是其中活性更強的一種,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苯丙胺音譯為安非他命,而冰毒音譯為甲基安非他命,相關的藥品幾乎都與“危險”和“死亡”沾邊。據(jù)濫用者稱,服用該類藥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癮性,短期服用即有明顯的副作用,表現(xiàn)為嚴重的抑郁傾向,而且會產生嚴重的藥物依賴。濫用者雖然每天把藥量抑制在一粒以內,但還是感覺得到嚴重的副作用,每天只睡3個小時,如行尸走肉一般。
上述三類藥物還衍生出“超女藥”“學習藥”等其他新瓶裝舊酒的名稱。面紗的背后是成癮性、耐受性和濫用性,一開始,一粒藥就可能讓人興奮半天,慢慢地,需要通過不斷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來的效果,而且一旦停藥就會出現(xiàn)戒斷反應,往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有的家長和孩子存在僥幸心理,認為這些藥物沒有報道中所說那么嚴重,甚至為了“鯉魚躍龍門”而不惜以身試藥,由此帶來了巨大隱患。在沒有正規(guī)處方的情況下,私自購買并使用聰明藥,這種與醫(yī)療目的無關的行為,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屬于“吸毒”。
成功永遠沒有捷徑可走,千萬別再自作聰明地去尋找所謂的“聰明藥”了。
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協(xi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