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勇,張 彬,楊 康
結直腸腫瘤為發(fā)生于結、直腸及肛管黏膜上皮的腫瘤,包括肛管直腸癌、結腸癌,是大腸黏膜上皮在環(huán)境與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下發(fā)生的惡性病變[1-3],是常見的惡性腫瘤。DNA甲基轉移酶1(DNMT1)是最早在人體中發(fā)現(xiàn)的且最為重要的甲基轉移酶,DNMT1與許多抑癌基因啟動子區(qū)域CpG島的過度甲基化密切相關[4]。組蛋白去乙?;?(HDAC1)對多種血液系統(tǒng)腫瘤及實體腫瘤有一定治療作用,研究認為HDAC1在腫瘤中的表達可能是腫瘤對HDAC1敏感的重要因素[5]。故本研究選取88例結直腸癌為研究對象,分析其HDAC1、DNMT1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結直腸癌作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手術病理檢查證實。88例中男49例,女39例;年齡36~90(58.74±18.31)歲;組織學分化程度:高分化17例,中分化45例,低分化26例;腫瘤部位:乙狀結腸37例,直腸21例,升結腸18例,降結腸12例;Dukes分期:A期27例,B期23例,C期20例,D期18例;有淋巴結轉移38例,無淋巴結轉移50例;25例腫瘤浸潤深度未及外膜,余63例侵及外膜。同時隨機選取本組24例距離腫瘤組織≥5 cm的腸黏膜作為正常組織。納入標準:①術前未接受放化療或其他治療手段;②臨床資料完整;③無其他惡性疾??;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等臟器嚴重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孕婦;③合并嚴重神經(jīng)功能、認知功能障礙者;④合并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者;⑤有藥物過敏史者。
1.2研究方法 標本準備:組織切片后脫蠟、水化。采用S-P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對HDAC1和DNMT1進行檢測,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一抗陰性對照使用磷酸鹽緩沖液代替。
1.3結果判定 根據(jù)陽性細胞百分比、染色強度判定染色結果。陽性細胞百分比判定:0分為無陽性細胞,1分為陽性細胞百分比<10%,2分為陽性細胞百分比10%~50%,3分為陽性細胞百分比50%~75%,4分為陽性細胞百分比>75%。染色強度判定:0分為無色,1分為淡黃色,2分為棕黃色,3分為棕褐色。以上述兩項評分的乘積計算總積分,總積分>4分為陽性。
2.1不同組織中HDAC1與DNMT1的表達 癌旁正常組織和結直腸癌組織中HDAC1、DNMT1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組蛋白去乙?;?與DNA甲基轉移酶1在不同組織中的表達[例(%)]
2.2HDAC1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HDAC1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與組織學分化程度呈反比,分化程度越低,HDAC1陽性表達越高(P<0.01);Dukes分期A、B期和腫瘤未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HDAC1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Dukes分期C、D期和腫瘤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P<0.05或P<0.01);淋巴結有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HDAC1陽性表達率也顯著高于淋巴結無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P<0.05)。而結直腸癌患者年齡、性別、腫瘤直徑與HDAC1表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組蛋白去乙?;?表達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2.3DNMT1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DNMT1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與組織學分化程度呈反比,分化程度越低,DNMT1陽性表達越高(P<0.05);Dukes分期A、B期和腫瘤未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DNMT1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C、D期和腫瘤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P<0.01);淋巴結有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DNMT1陽性表達率也顯著高于淋巴結無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P<0.01)。而結直腸癌患者年齡、性別、腫瘤直徑與DNMT1表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DNA甲基轉移酶1表達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2.4HDAC1與DNMT1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 經(jīng)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直腸癌患者HDAC1與DNMT1表達與腫瘤組織學分化程度、Dukes分期、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具有相關性(P<0.01)。見表4。
表4 HDAC1與DNMT1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
2.5結直腸癌患者預后情況 隨訪2年,88例結直腸癌2年總生存率為63.64%(56/88)。HDAC1陽性表達和陰性表達患者2年總生存率分別為61.02%(36/59)、68.97%(20/29),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NMT1陽性表達和陰性表達患者2年總生存率分別為63.49%(40/63)、64.00%(16/2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直腸癌指大腸黏膜上皮和腺體發(fā)生的惡性腫瘤[6]。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與病死率低于胃癌、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居第四位[7]。近年來資料顯示,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直腸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8-9]。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細胞增殖、分化失控及凋亡障礙等因素密切相關。研究顯示腫瘤的發(fā)生與DNA超甲基化狀態(tài)有關[10]。
DNMT1是人體發(fā)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基因,通常主要具有維護甲基化活性和一小部分新甲基化活性[11-13]。與正常的細胞和組織相比,大多數(shù)癌組織中,DNMT1體外測量活性非常高,而DNA整體甲基化水平較低[14]。DNMT1轉錄本在癌細胞和腫瘤組織中較正常細胞和組織高。Cao等[15]研究顯示,DNMT1在肺癌組織中高表達,且與腫瘤細胞低分化趨勢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結直腸癌組織DNMT1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癌旁正常組織,表明結直腸癌組織中確實存在DNMT1過表達;且DNMT1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與組織學分化程度呈反比,分化程度越低陽性表達率越高;Dukes分期A、B期和腫瘤未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DNMT1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Dukes分期C、D期和腫瘤侵及外膜的結直腸癌組織;淋巴結有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DNMT1陽性表達率也顯著高于淋巴結無轉移者的結直腸癌組織。說明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等與DNMT1表達具有一定相關性。
HDAC1是一種經(jīng)典的蛋白酶,在染色體結構修飾和基因調(diào)控中起重要作用,還可有效促進結腸細胞的增殖,阻礙其異常分化[16]。大多惡性腫瘤都是由腺瘤惡變而來,近年隨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大腸鏡檢查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結直腸病變檢出率也不斷提升[17]。本研究顯示結直腸癌組織HDAC1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正常組織;HDAC1表達與患者腫瘤組織分化程度、Dukes分期、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有明顯關系,與患者年齡、性別、腫瘤直徑無明顯差異,與費云飛等[18]研究結果一致。提示HDAC1過表達會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縮短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通過我們對患者手術后2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DNMT1與HDAC1表達與患者術后生存率無相關性,這與Cacan等[19]研究結果一致。表明DNMT1與HDAC1過表達與疾病進展可能不相關。
綜上,DNMT1與HDAC1表達在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浸潤轉移等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臨床可據(jù)二者表達情況評估患者病情并指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