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燕 梁呈欣
2016年4月6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務院足球改革發(fā)展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中國足球協(xié)會)、體育總局、教育部共同編制的《中國足球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50年)》(以下簡稱《規(guī)劃》),在其七大主要任務中提到,應該提高體育教師的足球教學水平,發(fā)展足球專業(yè)教師隊伍,培養(yǎng)學校足球教練員、裁判員。2018年8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qū)基本要求(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要求》)中指出,根據(jù)世界足球強國在兒童5歲左右就開始足球啟蒙教育的普遍情況,應進一步下移普及重心,積極將足球運動向幼兒園延伸。由此可見,國家一方面倡導幼兒園開啟足球啟蒙教育,另一方面,提出要培養(yǎng)足球師資。開展幼兒足球啟蒙運動是開展校園足球的基礎,其根本目的與開展校園足球的目的一致,旨在育人。幼兒足球啟蒙運動的開展是我國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國足球水平得到提高的必經(jīng)之路[1]。因此,幼兒園開展足球教學,既是切實履行國家方針政策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廣州市天河區(qū)金穗幼兒園從園所層面出發(fā),通過多種舉措加強幼兒足球培訓,在強化幼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上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興趣著手,破除教師對足球的陌生感
1.提供觀看專業(yè)球賽的機會,在氛圍中讓教師感受足球魅力
美國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克拉克·霍爾(Clark Hull,1884—1952)提出,最重要的行為是由內驅力激發(fā)的,內驅力(drive)是一種內部狀態(tài),是對活動的生理需求做出的反應[2]。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如果幼兒園教師缺乏對足球的興趣,即缺乏對走進足球最重要的內驅力。因此,可以從讓教師具有直觀感受的觀看足球比賽入手,讓興趣成為教師的“老師”。幼兒園通過組織觀看現(xiàn)場足球賽,讓從未在現(xiàn)場觀看過足球賽事的參訓教師感受比賽的熱烈氛圍,激發(fā)教師的興趣,使足球教師的培訓轉變?yōu)榻處焸兎e極自愿參與的活動。觀看足球賽后,一些教師表示,希望以后還有機會觀看足球比賽。
2.舉辦教師足球趣味運動會,在運動中讓教師體驗足球的快樂
興趣培訓的另一要點則是親身參與、親身體驗,走進足球運動中,使教師從觀看者轉變?yōu)閰⑴c者,在游戲中,更進一步體驗足球團隊合作及快樂激情的魅力。幼兒園在開展足球趣味運動會過程中,從個別具有足球經(jīng)驗或具備參與興趣的教師開始,逐步引領帶動其他教師參與,最終帶動整個教師群體主動參與,甚至能利用業(yè)余時間自主發(fā)起足球練習。在教師掌握一定的足球知識、規(guī)則要求及技能后,幼兒園舉行教師三人足球賽,在教師三人足球賽中,每名參與者都不自覺地用盡全力去取得成功,由此將群體興趣推向頂峰。
二、知識學習,逐步加深教師對足球的認識
1.開展足球規(guī)則培訓,多重表征傳授足球規(guī)則
足球活動在幼兒園作為一種體育游戲,帶有規(guī)則屬性。規(guī)則也是教材,教師能掌握足夠多的教材,無形中提升了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用在教學當中,有利于旁征博引,相互借鑒[3]。以動作、聲音、文字的形式,利用視覺、聽覺、運動覺的協(xié)同作用,幫助教師全方位學習從未接觸過的足球規(guī)則,將原本晦澀抽象的規(guī)則,變得形象。如,幼兒園在對教師講解“角球”的培訓中,培訓者以動作具體闡明角球的開法,以聲音描述角球的位置,并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加以整理,便于參與培訓學習的教師查閱。只有當教師對足球規(guī)則有了初步的認識,才能引導幼兒更好地參與足球游戲。
2.匯編整理足球基礎知識,幫助教師梳理知識結構
為了使教師對足球有更全面的認識,幼兒園從足球歷史、足球場地、足球尺寸與重量、教練員、球員、球迷、球隊、世界杯、比賽規(guī)則和戰(zhàn)略技術等9個方向,對教師開展足球基礎知識培訓。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加涅對學習的分類,這部分的知識屬于言語信息學習下的事實性知識學習,事實性知識學習并不難,其難點在于記憶,因為這種事實性知識容易相互干擾、混淆,導致遺忘,可以利用組織策略改進事實性知識的記憶[4]。此外,以言語符號和視覺形象兩種方式進行表征的信息比用單一方式進行表征的信息能更好得到保持[5]。如,幼兒園將足球知識加以歸納整理,并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即,以分類梳理的整理手段幫助教師運用組織策略改善記憶,以圖文兩種方式進行表征幫助教師保持記憶。通過這樣的策略學習、記憶足球相關知識(表1、圖1),教師們能達到“輕松學、記得牢”的效果。
3.組織足球知識競賽,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鞏固足球知識
知識競賽對學習有促進作用,有利于培養(yǎng)綜合素質[6]。在一項面對廣州市天河區(qū)幼兒園教師關于足球培訓形式的意向調查中得知,答題競賽是教師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培訓形式(圖2)。教師們認為,競賽能調動自己學習足球文本型知識的積極性,而且搶答競賽的形式比較輕松愉悅,不會增加過多額外壓力。因此,對于足球知識方面的培訓,幼兒園還通過組織知識競賽,提高足球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吸引教師參與,與此同時,幫助教師鞏固足球基礎知識。在準備知識競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師們更加積極地進行足球知識學習,運用各種方法學習足球知識,日常也更有意識地留意足球的相關資訊,補充了培訓之外的足球知識。
三、技能鋪墊,夯實教師足球教學基礎
1.開展足球技能培訓,幫助教師掌握基本技術動作
“練習前的言語指導和示范、練習的安排以及反饋的方法對表現(xiàn)有暫時的或更持久的影響”[7]。足球是一項具有技巧性的運動,想要科學地運動,在入門的時候避免受傷,在掌握之后提高運動水平,則必須掌握相應的技能動作。面向教師開展的技能培訓應回歸到幼兒教育實踐中,因此,對教師開展足球技能培訓的具體內容,可以幼兒能基本掌握的腳掌踩球、拉球、腳正面踢球、腳內側踢球、腳內側停球、腳內側運球、大腿顛球、射門等8項足球基本技能[8]為主進行。幼兒園從2個方面雙管齊下幫助教師掌握足球基本技術動作,一方面邀請專家開展培訓,通過親身示范講解,并現(xiàn)場糾正動作,給予相應的反饋,幫助教師從學習之初就掌握正確的技能動作。另一方面將專家對足球技能的講解錄制成教學視頻,并配以文字和語言解說動作要領,供教師在培訓之后自主復習和查看學習,起到鞏固的作用。
2.組織足球技能排練與展示,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鞏固足球技能
練習是掌握足球技能的必由之路,然而,幼兒教師并非專業(yè)足球運動員,是出于對幼兒進行足球教學的目的學習足球技能。因此,幼兒園將足球技能練習與幼兒教師擅長的舞蹈操節(jié)相結合,設計幼兒教師足球技能操。在操節(jié)排練中,一遍遍練習并鞏固足球技能,最后,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激勵教師認真參與足球技能排練,爭取以優(yōu)質的展示示人。
四、足球教學活動觀摩與研討,幫助教師走進幼兒足球教學
1.組織教學觀摩,為教師提供學習的范例
教學行為是一種程序性知識,即一套辦事的操作步驟[9]。通過教學可以使教師掌握程序性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形成技能,應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術的知識”,使學生“知道怎么做”[10],教師只有知道了怎么教,才會教,并在以后遇到的教學情境中表現(xiàn)出相應的行為。教學觀摩,是一種可以直接學習并模仿的教學培訓形式。調查表明,足球教學活動的觀摩與研討是大部分教師期望的足球培訓形式(圖2)。因此,幼兒園組織了足球教學活動觀摩培訓,挑選經(jīng)過仔細準備的新手教師設計的足球教學活動作為觀摩課例。一方面,對其他新手教師而言,是觀摩學習的范例,思考在已有足球經(jīng)驗下,可以達到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起到激勵的作用,通過新手教師的示范,縮短其他新手教師與足球間的距離,減少新手教師對幼兒足球教學活動的陌生感,增強新手教師嘗試組織足球教學的信心。
2.開展教學研討,樹立教師科學的教學觀念
談論教學策略是一種互動交流的方式,目的在于通過交流各自的觀點形成對某一問題較為一致的理解、評價或判斷[11]。在問卷調查階段,未經(jīng)足球培訓的教師,觀念上的認識與實踐上的行動存在一定差距,即,認為幼兒足球最大價值在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培訓需求的關注點卻落在足球技能知識上,并因此對開展幼兒足球教學活動卻步。經(jīng)過實際參與體驗后,教師開始對組織足球教學產(chǎn)生了信心。幼兒園通過組織教學研討,使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進一步提升,實現(xiàn)了觀念與實踐的統(tǒng)一,即,組織足球教學活動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本質上與組織普通體育活動并不是割裂存在的,普通體育活動的組織經(jīng)驗可遷移至足球活動中,足球只是其中一種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手段,教師應大膽嘗試足球教學。由此,打開了之前沒有接觸足球教學教師內心對組織足球教學的心理屏障。
幼兒園里大部分教師都是從未接觸足球的女教師,開展一項體育方面全新的培訓,應摒棄一蹴而就的想法,需循序漸進。對于開展足球師資培訓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興趣為首,最為關鍵。開展足球師資培訓的過程中,應注意興趣的引導,讓教師對足球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切忌將快樂的情緒轉變?yōu)樨摀?。第二,教學相長,靜待花開。培訓者應該對教師抱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大膽放手嘗試、耐心等待,教師足球教學水平與幼兒足球技術水平一樣,在提升時需要時間和空間。應讓教師邊教邊學,把足球作為一個帶來快樂的玩伴,在教學中與幼兒一同成長。第三,融會貫通,注重遷移。鼓勵教師將體育教學的一般方法遷移到足球教學中,幫助教師形成穩(wěn)定的甚至具有個人教學風格的足球教學方法。第四,資源配套,多管齊下。積極為足球師資培訓提供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場地、設施設備、教研安排,課程建設也要同步研究,通過評價機制,激勵教師成長,這樣對教師的培訓效果也大有裨益。第五,不同對象,善用競賽。對于不同年齡特點的教師要使用不同的培訓方法,如,針對年輕教師,可在他們掌握一定足球技能及運動安全知識后,引入足球競賽作為培訓手段,激發(fā)教師的參與激情,豐富他們的足球運動經(jīng)驗,并鼓勵將這些經(jīng)驗遷移到幼兒足球教學之中。與此同時,也需要注意引導教師,對于年齡較大及運動水平較高的幼兒可適當加入競賽的元素,調動起快樂的氛圍,但在面向全體幼兒組織足球活動時需以游戲為主,且將足球作為帶來快樂的“玩具”,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本文系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研究院2018年度校園足球教科研專項課題“幼兒園足球師資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廣州市天河區(qū)為例”(課題編號18SXZPT007)]
參考文獻:
[1]王新曉.足球運動對5-6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學與生活[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352.
[3]周明真,孫旭.足球載體,規(guī)則育人教學研究[J].體育師友,2019,42(2):20-21.
[4]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99.
[5]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6.
[6]夏平,姚健,王曉冬.專業(yè)知識競賽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1):3012-3014.
[7]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21
[8]邱燕,鄧祎.開展幼兒足球運動的可行性[J]. 學前教育研究,2013,(4):64-66.
[9]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95.
[10]全國十二所重點示范大學.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227.
[11]全國十二所重點示范大學.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