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潘天壽,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是現(xiàn)代著名的畫家和教育家,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在畫壇擁有很大的名氣。值得一提的是,潘天壽取得的成功,離不開繪畫大師吳昌碩的悉心教導和提攜。
1923年,經朋友介紹,26歲的潘天壽辭別家鄉(xiāng),來到上海民國女子工藝學校擔任繪畫老師。當年夏天,他開始兼任上海美專中國畫系國畫習作課和理論課教師。也就在那個時候,潘天壽幸運地結識了年逾八旬的海派繪畫大師吳昌碩,兩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成為忘年之交。
吳昌碩對潘天壽的繪畫才能非??春?,在兩人第二次見面時,他便寫了一副“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的對聯(lián)送給潘天壽,同時還告訴他,以后若遇到繪畫方面的問題,可隨時來找自己溝通。能夠得到大師的夸贊和認可,這讓潘天壽一時受寵若驚。不過,時間一長,仰仗著有大師為自己“撐腰”,潘天壽不免有些沾沾自喜,不僅在作畫時不再像之前那樣嚴謹認真,還總愛在朋友面前擺出高人一等的架勢。
對此,吳昌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擔心長久下去,這個年輕人很有可能筆路險絕,陷入危途。不過,他并沒有當面批評潘天壽,他覺得這樣做會讓對方面子上過不去,搞不好會適得其反。
恰好幾天后,潘天壽拿來一幅自己剛畫好的作品請吳昌碩點評。吳昌碩看后點了點頭,一句話也沒說。潘天壽還以為畫作得到了大師的肯定,心中不免一陣竊喜。沒想到兩天后,他便收到了吳昌碩寫給自己的一首古風詩——《讀阿壽山水障子》。
詩中,吳昌碩先是將潘天壽夸獎了一番,“年僅弱冠才斗量”,然后婉轉地勸誡潘天壽道:“只恐荊棘叢中行太速,一跌須防墮深谷,壽乎壽乎愁爾獨。”雖是寥寥數語,但不難看出吳昌碩對潘天壽教導之真誠、關懷之殷切。吳昌碩的用意非常明顯,就是勸勉潘天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急于求成。當然更要讓他明白:想要學好畫,有所成就,就要靜下心來學習,要懂得慢工出細活的道理。
看了吳昌碩的一番忠告后,潘天壽羞愧難當。從此,他改掉了身上的那些毛病,除了跟隨吳昌碩認真學習外,還虛心地學習石濤、八大山人朱耷等古人的作品,最終繪畫境界大開,終成一位著名畫家。
責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