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賀林
與穩(wěn)定期比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體內發(fā)生了更多的病理改變,其中包括了肺功能損害加重、氣道炎癥反應活躍、呼吸道細菌負荷上升,這些導致了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yī)療總費用高、療效指標惡化、住院死亡率增加。肺康復是增進、提高AECOPD 患者療效和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許多作者[1]建議將其干預時間從COPD 穩(wěn)定期提前到急性加重期。為了驗證這一主張開展本研究,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老年AECOPD 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2013年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AECOPD診斷標準;②年齡≥60 歲;③本項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入選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期因COPD疾病住院;②合并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和其他限制性肺部疾病;③嚴重認知障礙及老年癡呆癥患者。本文共入選AECOPD患者77例,男性45例,女性32例,年齡60 ~84歲,平均(67.86 ±11.39)歲。
1.2 方法
1.2.1 分組及呼吸康復護理方法: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康復護理組(39例)和對照組(38 例)。兩組入選對象均接受我科AECOPD常規(guī)護理,康復護理組在住院期間另行專項呼吸康復護理方法:①進行COPD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宣傳肺康復理念,給予戒煙及飲食指導。②呼吸道管理:定期清潔口腔,指導有效咳嗽、排痰訓練。③呼吸肌鍛煉:患者取坐位、臥位、側臥位,放松全身肌肉,集中精力,緩慢深吸氣,到最大肺容量后屏氣,逐漸延長屏氣時間,最后呼出,進行10 ~20次,早晚各1次。④上下肢肌力鍛煉。
1.2.2 療效評估指標選擇:本文選擇的各類療效評估指標有:①COPD生活質量問卷(CAT);②改良英國呼吸困難指數(shù)(mMRC);③使用抗生素時間;④住院總費用;⑤住院總時間。上述各類療效指標評估均在出院前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本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 <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入選患者年齡、性別及體重指數(shù)分布無顯著區(qū)別(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入選患者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比較
2.2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 康復護理組的CAT 評分、mMRC指數(shù)、使用抗生素時間、住院總費用和住院總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
臨床研究證實,COPD 患者每年急性加重頻度為0.5 ~3.5次,這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至少1/3 的COPD患者出院2個月內會再次住院。肺康復在COPD穩(wěn)定期中的作用已被認知,其為個體化綜合干預,內容包括了健康教育、呼吸訓練、運動訓練、行為指導、營養(yǎng)干預及心理支持等。在AECOPD階段,肺康復目標是減少急性發(fā)作帶來的運動能力、肌肉力量、體力活動和生活質量下降。近來一些學者[2]強調,無論是穩(wěn)定期還是急性加重期的COPD 患者均應接受肺康復。本研究選擇近期在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科住院治療的老年AECOPD患者為觀察對象,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包括了健康教育、行為指導、呼吸道管理、呼吸肌鍛、上下肢肌力鍛煉等。出院前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療效指標,發(fā)現(xiàn)康復護理組的CAT評分、mMRC指數(shù)、使用抗生素時間、住院總費用和住院總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些結果提示,呼吸康復護理可以明確改善老年AECOPD 患者療效指標,與國內一些同類研究[3,4]結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