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英
(廣東省湛江市嶺南師院附中東方實驗學校 廣東湛江 524000)
立德樹人,就是堅持以德育為先,以學生為本,通過正面、合適的教育來引導、感化、激勵和塑造學生,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感恩意識是人們對自己獲得他人的恩惠、幫助、支持后產(chǎn)生報恩的心理反應以及當外界的人或物需要幫助時,自覺產(chǎn)生的幫助他人的心理要求。初中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進步的接班人和建設(shè)者,他們是否具有感恩意識,不僅關(guān)系到他們個人的品德塑造,還關(guān)系到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只有感恩父母才能孝順父母,感恩祖國才能報效祖國,感恩生命才能認真生活,健康成長。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格,老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但是現(xiàn)階段好多初中生并沒有對老師表示出最基本的尊重,調(diào)侃甚至謾罵老師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對老師對自己的批評教導心存怨恨。此外,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的使命便是立德樹人[1]。而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教師普遍輕德育而重智育,輕培養(yǎng)而重灌輸,課上只講知識點,甚至一些學校連一周一兩節(jié)的思想政治課都極其敷衍,認為這些學生考試都會寫,不用課上浪費時間學??墒橇⒌聵淙?、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緩慢而又漫長的過程,必須落實到每一個科目、每一個老師身上。
首先,班主任老師在班會課上,不能只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析,讓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也可以請各位學生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期自己感到很幸福的瞬間,可以是吃到了愛吃的飯菜,也可以是考到了理想的成績,甚至是看到明亮干凈的教室和課桌,然后讓學生明白,這些幸福,不是天助,而是來自于他人的付出,從而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其次是各科老師,比如語文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邊疆戰(zhàn)士、感恩白衣天使、感恩警察叔叔等,只要用心觀察,事事都應感恩,畢竟,初中生接受教育這件事,本身就值得感恩,這是整個社會對孩子的付出和關(guān)愛,每一個納稅人的付出、每一個政府工作人員的努力、家長的支持、老師的奉獻,初中生理應在接受愛、享受歲月靜好的同時,發(fā)奮讀書,努力成長為一個有能力反哺父母、服務(wù)社會、報效祖國的人。
讓學生參加課外感恩活動,可以建立起學生對感恩的認同感。參加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動十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感恩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加這些活動,而不是以完成作業(yè)的方式消極面對感恩教育。也可以鼓勵學生報名參加校外的公益和志愿者服務(wù)活動,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感恩活動,將感恩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可以帶學生參觀烈士陵墓,讓初中生明白,我們現(xiàn)在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社會,是先輩們血肉拼搏出來的,讓初中生感恩烈士的同時,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其次,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現(xiàn)代紀錄片,如邊疆戰(zhàn)士、維和部隊、緝毒警察等,他們?yōu)榱宋覀兊陌踩头€(wěn)定,承受了我們無法承擔的重量。比如,我班在初一通過社會實踐之軍訓,同學們收獲了很多。也讓學生明白,我們現(xiàn)在都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只是有人在替我們默默承受,負重前行。少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快點長大,成長為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人,成為頂天立地,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品性都會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感恩意識缺失必然有家庭的因素。教師必須通過開展家長會、上門家訪、信息交流等方式,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明白自身責任感,明白感恩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明白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初中生心智已經(jīng)逐漸成熟,家長必須跟他們好好溝通,予以引導,而不是一味地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以后會明白,現(xiàn)在不需要知道,以后自然會知道,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
首先,教師要告訴家長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父母應當嚴于律己,在家中為孩子做好榜樣,讓父母的言傳身教為孩子構(gòu)筑起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其次,感恩教育是滲透教育,家長要通過一件件小事與孩子及時溝通,不斷滲透,使孩子心中感恩的種子逐漸發(fā)芽成長。最后,初中生體力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可以自食其力,家長不能讓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坐享其成,而是要多引導孩子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讓他們體會父母養(yǎng)育自己支撐整個家庭的不易,這樣也能培養(yǎng)起他們主人翁意識,幫助他們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學會勇于擔當,這十分利于對初中生感恩意識到培養(yǎng)。
感恩意識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部分,是實現(xiàn)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更是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關(guān)鍵舉措。家校共育,言傳身教,滲透感恩教育,能使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可促進初中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