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全球頭號消費大國美國為參照物,從2000年起,中國的消費市場規(guī)模是一條向上的曲線。
中美兩國消費品零售業(yè),處于不同的流通環(huán)境。美國零售業(yè)歷經百年發(fā)展已非常成熟,消費品流通渠道被各類連鎖巨頭所統(tǒng)治。而中國的消費品流通,直至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逐步脫離計劃經濟供銷系統(tǒng)。2000年,城市的社區(qū)超市、農村的小賣部仍是主流。
以淘寶為代表的中國電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并實現(xiàn)“換道超車”。目前,阿里巴巴的年成交額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在線交易平臺。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7.8%,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已連續(xù)8年上升,消費規(guī)模已經相當于美國的95.67%,今年有望追平。這其中,電商不再是社會商品流通的補充性渠道,早已成為支撐國民消費的重要支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的年成交額已經占中國全社會零售總額的15%。
今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比去年同期提升5.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上半年,全社會有四分之一的消費品是通過網購實現(xiàn)的。
未來20年,數字經濟占比將持續(xù)增長,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將會更緊密。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