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婷,黃德斌,羅亞衡,王 靜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內分泌科,湖南 長沙 410000)
亞急性甲狀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甲狀腺疾病,臨床變化復雜且復發(fā)率較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臨床上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物糖皮質激素為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病情[2]。糖皮質激素是治療病情嚴重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的有效方式,但不同的糖皮質激素治療方式所獲得的治療效果存在差異。本研究對糖皮質激素不同的停藥指征對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分泌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經甲狀腺B超檢查顯示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實驗室檢查顯示紅細胞沉降率和血清甲狀腺激素升高;③發(fā)病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病毒感染癥狀出現(xiàn)。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類型甲狀腺疾病的患者;②存在嚴重器質性疾病的患者;③對糖皮質激素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對照組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23~60歲,平均(40.15±2.89)歲。觀察組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22~61歲,平均(40.24±2.9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健康宣教,同時加強飲食管理和運動管理。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口服潑尼松10 mg/次,1 次/d。對照組患者在紅細胞沉降率恢復正常后停藥。觀察組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2周后,從第3周開始采用遞減停藥法,每周遞減藥物劑量為5 mg,1次/d,維持1周。以2.5 mg/d的劑量維持治療1周后停藥。連續(xù)治療8周。
1.3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①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②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評估: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實驗室相關指標數(shù)據(jù)明顯下降;有效:患者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實驗室指標均有所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的甲狀腺功能、實驗室指標均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③隨訪3個月,記錄停藥3個月后兩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和復發(fā)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2.2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fā)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停藥3個月內有輕微的失眠、感染、體質量增加等不良反應發(fā)生,其中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更低,復發(fā)例數(shù)比對照組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fā)情況比較[例(%)]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的自限性疾病[3-4],病毒感染甲狀腺會破壞濾泡結構,導致大量巨噬細胞吞噬甲狀腺組織[5]。雖然經過治療干預后可較好地控制病情,但容易反復發(fā)作。非甾體抗炎藥物應用在病情程度較輕的患者中效果較好,但應用在中重度患者中效果不太理想。
糖皮質激素應用在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治療中可起到改善甲狀腺局部高濃度狀態(tài)的作用,可促進腺體細胞膜結構穩(wěn)定性提高[6],將淋巴細胞產生的抗原干擾作用消除,對炎性因子釋放進行抑制[7],可較好地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水平。常規(guī)中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能夠將患者的不適癥狀快速緩解,但停藥后容易復發(fā)。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更短,臨床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少且復發(fā)率低,充分說明了糖皮質激素遞減停藥法更具優(yōu)越性。分析原因在于,采用糖皮質激素遞減停藥法能夠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病情變化情況、紅細胞沉降率、甲狀腺激素水平對用藥劑量、用藥時間和停藥時機進行判斷,從而能夠使糖皮質激素充分發(fā)揮藥效,避免因糖皮質激素用量過度而出現(xiàn)不良反應[8],防止病情遷延不愈,能夠提高用藥合理性和安全性。
總之,糖皮質激素遞減停藥法應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治療中可迅速改善臨床癥狀,促使臨床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