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黃岡 吳 潔
9月21日,我榮幸地參加了全省抗擊新冠肺炎表彰大會,心里有高興、有慚愧……一場災難鍛煉了很多人,也成就了很多人。當我受到此類殊榮時,心里總是祈禱:愿人間沒有災難、愿人民沒有痛苦、愿社會沒有弱勢群體……當王曉東省長將榮譽證書頒發(fā)給我,我接過這榮譽證書時,深知其中沉淀著千萬名志愿者的心血;沉淀著責任和愛心的份量;沉淀著現(xiàn)在和將來公益事業(yè)的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我從小受父母的影響以及家庭的教育,生性善良、樂于助人。我父親是共產(chǎn)黨員、抗美援朝第一批志愿軍(榮獲多枚勛章),母親是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連續(xù)兩屆全國勞動模范,從小在樂施好善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成人。母親在全省第一屆人代會的臺上發(fā)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成為我家人的處世格言。
1992年,我因婚姻破碎帶著一對三歲的雙胞胎兒子,開始了孤兒寡母的艱難人生旅程。2011年我患上肝癌,人生進入一路的跌撞和磨難。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我絕處逃生。在20多年的人生坎坷、曲折生活中一路走來,遇到了支持我、幫助我、關心我、指導我、救濟我……不計其數(shù)的好人,他們的愛感染著我、激勵著我,讓我下定決心向他們學習,做個好人。2006年,孩子大一點有時間了,我就開始做公益。剛開始我一個人,以后慢慢有一群人,直到今天發(fā)展到一批批的志愿者。2017年10月8日,我創(chuàng)辦了黃岡市眾幫志愿服務中心,盡自己綿薄之力以實際行動去傳遞愛心,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黃岡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發(fā)掘、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團結黃岡市轄區(qū)內志愿者、志愿組織,舉辦志愿服務活動,更好地服務于需要社會關愛、關心的群眾和弱勢群體,助力弱勢企業(yè)和弱勢社會組織。
吳潔(左1)接受表彰
吳潔(中)參加志愿服務
今年1月20日,我看到微信、各大自媒體新聞說武漢所有醫(yī)院人滿為患,病人四處奔波住不進院,我馬上想到我們黃岡有“武漢后花園”之稱,是全國32個魅力城市之一,人口接近800萬,如果沒有床位怎么辦?一顆心又在顫抖著,急促地跳動著。我問朋友、問同事、問醫(yī)院……對黃岡病情病人安置區(qū)域的情況咨詢摸查。臘月二十九,我家的年夜飯已經(jīng)辦好了,兒子媳婦孫輩都回來團聚一堂。晚上全家人在一起看新聞聯(lián)播時,倆兒子倡議說:媽,明天我們不吃年夜飯,去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幫忙打掃衛(wèi)生好嗎?我們母子三人舉起手握緊了拳頭,高呼:“行”!
大年三十早上,我們來到醫(yī)院開始了“勞動最光榮”的行動,黃岡市眾幫志愿服務中心的紅旗插上了黃岡市的第一個“小湯山”、第二個“小湯山”,母子三人同行捐款捐物。從早到晚我們家三臺車接送志愿者,轉運急需防護物資,為居民送去生活急需品,帶領志愿者做衛(wèi)生,水電安裝、垃圾清理、物資卸載、千個病床的組裝、每一棟每一層每一間每一寸地方的垃圾衛(wèi)生……確保水的通道能通、電的照明能亮、千名志愿者的自我防控做到位,以及消毒量體溫、管好生活吃喝拉撒……不容易,真不容易!就這樣朋友帶朋友、好心人帶動好心人、愛心傳遞著愛心、你感動著我我激勵著你,相互幫助,互相關愛,一場千人志愿服務浩然之氣,在文明黃州城的冬天燃起了愛的火焰!一聲聲響徹云霄的高呼聲:“黃岡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全國平安!”等口號震撼著華夏大地!這真正是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疫情結束,洪災難耐,我和兒子與志愿者們又將“黃岡市眾幫志愿服務中心”的旗幟插在了江堤湖岸,24小時堅持在抗洪前線,志愿活動永無止境,哪里需要我們哪里就能看到“紅馬甲”,我們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需要的地方。
重溫入黨誓詞,牢記黨員使命
我認為,人生價值不是你得到多少,而是你為社會、為人類付出多少。百善孝為先,我愿繼承父母的遺愿,為后人傳承家庭美德、為社會做出榜樣,做最好的自己,誓將公益事業(yè)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