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鄭州兒童醫(yī)院(450000)陳潔 范邵蒙 魏丹丹
先天性心臟病與胚胎發(fā)育時期的血管障礙、發(fā)育異常等因數有關,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循環(huán)功能異常,正常生長發(fā)育受到嚴重干擾[1]。目前,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治療中,手術治療的效果較為確切,對病情有顯著控制作用。但新生兒身體發(fā)育不成熟,免疫機制仍在發(fā)育之中,因而手術勢必會對患兒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遭受臨床并發(fā)癥的威脅,且恢復時間較為緩慢,不利于患兒的術后恢復[2]。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求護理人員能夠面向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滿足患兒家長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相關需求,確保新生兒能夠快速康復[3]?;诖?,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家屬為對象,對患兒術后的家屬護理需求情況展開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家屬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家屬護理需求情況進行調查。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調查經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下進行。
1.2 方法 在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檢索、收集、閱讀的基礎上,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經驗,擬定面向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屬的調查問卷,主要內容是對術后患兒家屬的護理需求進行調查,包括有術后疼痛緩解、術后并發(fā)癥防護、術后肢體制動、術后身體恢復程度、恢復期用藥、術后飲食、醫(yī)務人員查房、費用與報銷、出院健康知識、復診、日常衛(wèi)生、睡眠、出院后隨訪。
問卷采取當場發(fā)放、當場填寫、當場回收的方式,護理人員向患兒家長介紹護理需求分析工作對于患兒臨床護理質量提升的積極作用,提高患兒家長的配合程度以及問卷填寫的配合程度,同時向患兒家長介紹如何進行有效的問卷填寫。全部92份問卷均得到回收,并且均為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100%。在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的基礎上,護理人員對患兒家長臨床護理工作中所關心的問題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工作方案,從而迎合患兒家長對于術后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
1.3 觀察指標 ①對92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屬的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包括年齡、與患兒關系、學歷、家庭收入幾個方面。②針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家屬的護理需求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患兒家屬在術后最為關心的護理內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兒家長一般資料 在92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長中,患兒父親占比41.30%,患兒母親占比58.70%;患兒家長年齡主要集中在26~30歲階段以及31~35歲階段;家長學歷以專科學歷、本科學歷者居多;月收入集中在3001~4000元、4001~5000元兩個階段。如附表1所示。
2.2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家屬護理需求調查 在92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長中,對患兒術后護理需求最為主要的是術后疼痛緩解,占比97.83%,其次為術后并發(fā)癥防護,占比95.65%、術后肢體制動占比91.30%、術后身體恢復程度,占比89.13%;其中占比最低的是出院后隨訪,占比為51.09%,與占比最高的家長護理需求術后疼痛緩解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58.139,P=0.000)。如附表2。
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每年增長數量將近20萬人,病患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4]。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與母體妊娠期內的感染、代謝疾病、葉酸缺乏、服用藥物等多個因素有關,處于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新生兒娩出后病發(fā)先天性心臟病的概率相對較高,風險性大,危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以根治手術、姑息手術為主的手術方式對疾病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緩解患兒的先天發(fā)育差等臨床癥狀,促進幼兒的健康生長發(fā)育。然而手術的侵入式操作方式對患兒的身體造成較大的負擔,預后工作難度大,患兒面臨著血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等臨床并發(fā)癥的威脅。面對這樣的情況,常規(guī)臨床護理措施已經不能滿足患兒家長的需求,因此便要求護理人員能夠結合患兒家長的需求出發(fā),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護理,盡可能地滿足患兒家長的需求和日漸嚴苛的標準。
附表2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家屬護理需求調查[n(%)]
針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在92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長中,對患兒術后護理需求最為主要的是術后疼痛緩解,占比97.83%,其次為術后并發(fā)癥防護,占比95.65%、術后肢體制動占比91.30%、術后身體恢復程度,占比89.13%;其中占比最低的是出院后隨訪,占比為51.09%,與占比最高的家長護理需求術后疼痛緩解相比較,所占據的比重相對較低。由此可以看出,患兒家長對于術后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更加側重于患兒術后疼痛緩解、術后并發(fā)癥防護、術后肢體制動以及術后身體恢復程度等方面,護理人員便可以根據患兒家長的具體需求,來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對護理工作的重點進行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護理工作中充分考慮到患兒家長對幼兒疾病恢復情況的擔憂情緒,對患兒家長展開了充分的思想工作,減輕患兒家長的精神負擔與心理壓力,讓患兒家長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患兒的術后恢復當中,對護理工作的開展配合度提升。
綜上所述,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的家屬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較為多樣化,護理人員在了解患兒家長的臨床護理需求后,所制定的護理方案才能夠滿足患兒家長的需求,提升患兒家長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