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yī)院(475000)曹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開始不斷的采取不同方式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進行健康體檢,如此才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并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可能出現(xiàn)的疾病進行預防[1]。為有效的實現(xiàn)上述目標,體檢科工作人員為體檢人員建立基于“心身醫(yī)學”的健康管理模式,從而使體檢人員獲得良好健康水平,遠離疾病困擾[2]。本文將進行如下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至我科進行體檢的112名人員,男62名,女50名,年齡為31~67歲,平均年齡為(49.4±4.9)歲。納入標準:均自愿參加實驗。排除標準:未具有完整的個人資料。體檢人員在了解相應的實驗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體檢人員進行分析處理。
1.2 方法 予以基于“心身醫(yī)學”的健康管理模式構建:①由護士長挑選具有豐富護理經(jīng)驗與較高護理技能的護士組成健康管理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綜合技能培訓,以便能夠使其明確健康體檢的內(nèi)容、重要性等,進而能夠增強小組成員的個人能動性。②體檢人員進行體檢室前,護理人員對體檢人員的綜合臨床資料進行有效的評估,依據(jù)評估結果并依據(jù)體檢人員的實際文化水平,采用針對性的、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解進行健康體檢的重要性,以便能夠提升體檢人員的依從性,進而能夠積極配合完成實驗。③護理人員需要按照相關流程對體檢人員進行分導,并輔助其完成全部的健康體檢項目,之后引導體檢人員離開體檢室,并告知其在體檢完成的5日后回院提取健康報告。④體檢人員提取體檢報告前,護理人員需要對體檢報告進行全面查看與評估,對于可能產(chǎn)生某些疾病的人員與健康人員予以分類。⑤體檢人員回院提取健康報告時,護理人員需要針對體檢人員的體檢健康情況為體檢人員講解各項體檢結果,從而能夠使體檢人員明確報告中的相關內(nèi)容與自身的健康程度。⑥護士長可建立QQ或微信群,將所有的小組成員與體檢人員納入其中,以便能夠及時在群眾發(fā)布相關疾病的病因機制、診斷方式與相應的預防、治療方式等,從而加深體檢人的了解,以便能夠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預防與治療,進而提升自身的健康程度。若群中發(fā)布的相關疾病未能夠與自身的情況進行對應,則可通過電話方式與護理人員進行咨詢,從而獲得全面的醫(yī)學知識。
附表1 實施前后的體檢人員滿意度情況比較[n(%)]
1.3 觀察指標 ①實施前后的體檢人員滿意度情況,評價標準:完全滿意,體檢人員完全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一般滿意,體檢人員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不滿意,體檢人員無法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②實施前后的體檢人員對疾病知識的知曉情況,評價標準:完全知曉,體檢人員完全明確疾病知識;基本知曉,體檢人員在一定程度上明確疾病知識;未知曉,體檢人員無法明確疾病知識。③實施前后的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運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各項護理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據(jù)庫,使用x2檢驗和t檢驗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方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施前后的體檢人員滿意度情況比較實施后,體檢人員滿意度明顯提升,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1。
2.2 實施前后的體檢人員對疾病知識的知曉情況比較 實施后,體檢人員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明顯提升(P<0.05),見附表2。
2.3 實施前后的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 實施后,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顯著提升,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3。
近年來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至健康提升方面,因而對于醫(yī)院的體檢科的工作質(zhì)量提出較高要求,原因在于通過健康體檢能夠有效的明確體檢人員的健康狀況,并且護理人員能夠針對體檢人員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預防與治療方案[3]。
伴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與健康管理手術、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成熟,目前體檢科實施基于“心身醫(yī)學”的健康管理模式構建方式[4]。所謂的“心身醫(yī)學”主要是指研究心理生理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治療與預防等問題,也被稱之為心理生理醫(yī)學[5]。通過對體檢人員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能夠有效的明確其心理與生理方面的健康狀況,從而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體檢人員產(chǎn)生的心理生理疾病進行預防與治療[6],并且告知體檢人員疾病產(chǎn)生的病因、病理與診斷方式,以便能夠加強體檢人員的了解,進而能夠有效的提升基疾病與健康知識[7]。依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體檢人員的滿意度與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顯著提升至98.21%與97.32%,并且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顯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經(jīng)過相關的培訓后,護理人員明確護理管理重點,因而提升管理質(zhì)量評分;同時能夠針對體檢人員出現(xiàn)的不同健康問題予以有效的指導,因而能夠有效的提升體檢人員的健康水平。
附表3 實施前后的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基于“心身醫(yī)學”的健康管理模式構建具有顯著效果,不僅能夠提升體檢人員的滿意度與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同時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可作為提升體檢人員健康水平的主要管理模式。但相關的護理管理人員仍然需要加強對此種健康構建模式的研究,以便能夠使其發(fā)展更加成熟,進而能夠更進一步的為體檢人員提供更佳的健康服務,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