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瓊
摘 要: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音樂教師要挖掘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關(guān)鍵詞:音樂學科;滲透德育
音樂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內(nèi)容和重要途徑。在當今社會中,信息化技術(shù)突飛猛進,各種思想文化交流融合更加頻繁,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和需求對學校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雖然目前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正逐漸被廣大老師所重視和認可,但由于長期以來學校和教師因為考試的壓力、升學壓力,導致教師在觀念、理論、實踐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應有的高度,尤其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對德育教育認識不足,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路徑的積極性不夠等問題。因此,寓德育于各科教學中,這是教育規(guī)律的反映,也是我國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那么,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音樂教師要挖掘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要切實發(fā)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要利用課堂教學中的歌唱、欣賞、音樂游戲、音樂發(fā)展史和音樂人物來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尊老愛幼、團結(jié)友愛、誠實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寬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教育目的。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從以下三個方面滲透德育教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過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直觀、生動、形象的聲音和動作來引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在學習《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而后播放北京天安門升旗的場景及播放學校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猶如身臨其境,深深地體驗到升旗的莊嚴;最后我讓學生根據(jù)歌詞及旋律創(chuàng)編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在律動中感受祖國的偉大。通過以上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情感,也讓學生知道了國旗是偉大祖國的象征,使祖國這個神圣的稱謂,深深地銘刻在學生的心中,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在教《賣報歌》時,我結(jié)合圖片、視頻、配合音響,講述舊中國報童吃不飽、穿不暖,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要去賣報的痛苦生活,揭露舊社會人民貧困潦倒、民不聊生的現(xiàn)實。通過朗讀歌詞、學唱歌曲,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充分利用音樂意境,激勵學生向善向美、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音樂中的意境,激勵學生向善向美、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在教《嘀哩嘀哩》一課時,我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尋找春天的足跡、迎接春天的到來,引導學生說出自身找到的春天,用語言來描繪美麗的春天。通過聆聽歌曲、學唱歌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變化,使學生仿佛看到春天來了,一群少年兒童在開滿鮮花的山坡上,在綠油油的田野上,在鳥語花香的大自然風光里嬉戲玩耍的情景?;顫姟g快的樂曲讓學生陶醉,更讓學生懂得了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了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又如在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這首樂曲時,我一邊引導學生聽音樂的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等來理解音樂形象,一邊觀看動物的圖片、視頻,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很容易理解樂曲所表達的主題和情感??蓯鄣男游镌谳p松、愉快的音樂中出現(xiàn)了,這讓學生感到無比的親切與興奮,產(chǎn)生了對動物美善喜愛的情感。而兇猛、殘暴的動物卻在低沉、渾厚的音樂中展示出來了,這讓學生感到非常緊張與不安,使學生產(chǎn)生對邪惡憎恨的情感。課堂教學中,我巧妙地抓住學生的情緒,激勵學生要向善向美,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完全置身于美善與丑惡交替的意境中。
三、體會音樂內(nèi)涵,陶冶音樂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在音樂教學中,我把單調(diào)的思想品德教育溶于音樂教育之中,寓教于樂,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開啟著學生純凈的心靈。例如:在學習歌曲《蝸牛與黃鸝鳥》一課時,我先跟學生講述蝸牛在葡萄樹剛發(fā)芽時,就背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從而激起學生對上課內(nèi)容的渴望,使學生進入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接著指導學生認真學唱歌曲;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分角色進行表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腦能力、表演能力,同時也因為要做道具而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教學中,我通過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告訴學生不要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要學習蝸牛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還能更加有效地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地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發(fā)揮音樂教學的德育功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使音樂課堂變成陶冶情操、培養(yǎng)美德、充滿歡樂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魯潔.當代德育基本理論探討[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 陳云萍.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
[3] 倪爾康.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黃河之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