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輝
摘要: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經(jīng)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此同時,中國的媒體行業(yè)也有了質的飛躍,其中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是兩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既有各自的使命和任務,又互相關聯(lián),不可分割。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充分認知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堅持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提高新聞寫作能力,保障時效性,在適當?shù)姆秶鷥劝l(fā)揮主觀能動性,讓新聞內容能夠更好更快地傳播和引導社會輿論,建立良好的社會風氣。
關鍵詞:新聞采訪;新聞寫作;關系研究
一、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想當然與假大空。這是新聞寫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導致此種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前期采訪工作不到位,所采訪到的內容有效洼不足,后期寫作時缺乏充足的素材,只能憑空想象;另外,有一些新聞寫作工作者圍繞國家政策來開展探討,沒有結合實際的新聞采訪內容,這會導致假大空狀況,造成了新聞的故事性與現(xiàn)實距離比較遠,缺乏說服力。
其次是假新聞。新聞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給人民群眾提供各種政策,其也有社會輿論引導的作用,因此,在采訪和新聞寫作過程中,必須要緊緊圍繞主旨來開展工作,以宣揚正能量,引領社會風氣。
但是,一些新聞工作者盲目制造了一些虛假新聞,通過虛構事件來加以宣傳和引導,或者是有規(guī)劃、有目的地采訪一些人,二者串通好按照規(guī)定的劇本進行表演,這種吸引人眼球的做法屬于蓄意造假行為,必須要受到法律的嚴厲追責。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充分界定有效引導和假新聞之間的區(qū)別,尊重自身的職業(yè)道德,保障內容的真實可靠性,在真實的基礎上發(fā)揮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
二、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的關系探析
新聞采訪是新聞寫作的內容源泉。只有進行充足的新聞采訪,才能夠為新聞的寫作提供有效和可靠的素材,因此,新聞采訪是基礎性的工作,也是新聞寫作的內容來源和事實依據(jù),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要掌握采訪工作采訪技巧。
首先,新聞采訪的內容對后續(xù)的報道有決定性的作用,新聞寫作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采訪內容選擇適當?shù)男问?,因此,要科學制定采訪內容,從而定好寫作基調。無論是政府管理還是公共事件,事實性都是最重要的要素,必須要保證采訪的真實性,杜絕刻意扭曲和隨意評價,要通過采訪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這對記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優(yōu)秀的記者會有非常好的采訪功底,其在語言方面、內容選取方面以及調查方面都有深厚的經(jīng)驗,采訪的內容有深度和廣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直擊深處,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后續(xù)的新聞寫作提供充足的資料內容,稿件寫作將會更加具有內涵,富有深意。
新聞寫作對新聞采訪具有能動作用。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寫作對采訪有能動作用。例如,在新聞采訪現(xiàn)場,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問題:有的記者只是用短短的時間問了簡單幾個問題,就能夠獲取非常多的素材內容,能夠寫出一篇非常完整和具有新意的稿件,而有的記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采訪了多人,不斷提問,但是寫出的稿件缺卻沒有深意,內容復雜,無法突出主旨。
造成以上狀況的原因就在于后者沒有抓住采訪重點,缺乏對于問題的敏感性,這也是新記者和老記者的核心區(qū)別。這也體現(xiàn)出了新聞寫作對新聞采訪的能動性作用,在開展新聞采訪之前,就必須要做好全局規(guī)劃,在心中制定出采訪策略,對進行采訪的對象和事件有清晰的認知和掌握,查閱相應的背景資料,對前因后果進行分析,從而做到采訪前的充足準備。此外,在采訪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后續(xù)將要協(xié)作的核心來提問,保障稿件寫作不偏離主題,增加采訪問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新聞寫作需要對新聞采訪內容進行篩選和甄別,并不是所有的采訪內容都適合開展寫作,其中必然充斥著很多無用的素材,需要進行適度的刪減,使稿件更加符合主旨的需求。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是新聞報道中的兩項重要工作環(huán)節(jié),互相關聯(lián),相互影響,我們必須要充分增強新聞采訪的有效性,同時保障新聞寫作的真實性,從而讓新聞更好地服務人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