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翔
摘? ? 要:重大疫情深刻地改變了高校大學生成長教育的工作現(xiàn)狀。為扎實高效地推進大學生成長教育實踐的開展,需要深入研究疫情背景下大學生成長教育的基本特征開展。當前,受重大疫情的影響,大學生成長教育呈現(xiàn)出突發(fā)性、廣泛性、實效性和情境性等鮮明的時代特征。
關鍵詞:重大疫情;大學生成長教育;基本特征
鑒于重大疫情的特殊性,以及重大疫情對大學生成長教育的獨特觸發(fā)作用,使得以重大疫情為契機的大學生成長教育,既不同于常態(tài)下的課堂理論教育,亦有別于慣常的社會實踐教育。重大疫情下的大學生成長教育是以突發(fā)的疫情為前提,運用疫情提供的特殊教育情境、借助于教育者、受教育者、社會其他群體之間的互動,以激活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等,并不斷催生出積極的外化行為。因此,以重大疫情為契機的大學生成長教育也被打上了疫情的烙印,呈現(xiàn)出鮮明的“疫情”特征。
一、突發(fā)性
重大疫情,作為一個重大事件,具有典型的突發(fā)性特征,所謂突發(fā)性,就是指事件發(fā)生的突然性,既沒有先前征兆,也無法事先預見。但是,重大疫情一旦爆發(fā),就會迅疾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人們的話題焦點和熱點。對于有著較高理論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大學生而言,在對重點疫情的關注和交流中,形成自己對疫情的思考與判斷,從而為其理論與實踐、知識與生活的無縫鏈接提供了難得的、具體的、有價值的事件。由此,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突發(fā)的重大疫情,客觀地承載著大學生成長教育的特定內容和教育素材,為大學生成長教育提供了突發(fā)的思想認知、情感交流和人生體驗的意義載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態(tài)下的大學生成長教育實踐的“習慣性”,并賦予了其“突發(fā)性”的表征。
二、廣泛性
重大疫情的發(fā)生,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也對大學生成長教育產(chǎn)生廣泛性的影響。這種廣泛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主體的廣泛性。從教育者主體來說,重大疫情深刻地影響著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實踐范式,不僅僅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關人員要面對重大疫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即便是專業(yè)課教師也要以課程思政的方式,將防疫抗疫的生動題材融入教學之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甚至包括學校各黨政職能部門也要通力合作、協(xié)調一致,致力于實現(xiàn)教育效益最大化。從受教育者角度來說,不論年齡、性別、學科專業(yè)、教育層次的差別,大學生們都無一例外地要積極投身于重大疫情這一生動教育現(xiàn)場之中,利用疫情資源促進個體成長。二是教育內容的廣泛性。重大疫情也深刻地改變著大學生成長教育的生態(tài),為進一步優(yōu)化設計教育內容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因為,圍繞著大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都能從重大疫情之中找到新的教育內容生長點。
三、時效性
結合重大疫情開展的大學生成長教育還具有突出的時效性。所謂時效,指的是在一定時間段之內所產(chǎn)生的作用和效果。大學生成長教育的時效,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針對大學生成長中的種種矛盾,如思想沖突、道德沖突、心理沖突、行為沖突等,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順利化解各方面矛盾與沖突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大學生成長教育的實效性取決于兩個方面:時間和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最終會戰(zhàn)勝重大疫情。切實提高大學生成長教育的效果,要善于捕捉重大疫情這一教育契機,將“把握好時、度、效”作為關鍵環(huán)節(jié),[1]利用重大疫情稍縱即逝的時空維度做文章,及時確立教育主題、整合教育資源、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四、情境性
情境性,亦是重大疫情應對中的大學生成長教育的典型特質之一。真實的情境,尤其是由重大疫情的現(xiàn)實情勢所構筑的真實情境,“更易激發(fā)教育對象的情感情緒,更能引起心靈的沖擊、思想的升華?!盵2]162在應對重大疫情的當下,將真實的疫情情境移植到特定的大學生成長教育活動中,在實踐上不僅有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運用重大疫情形成的特殊教育情境,可以巧妙地將學生成長所需要的思想性要素、政治性要素、心理性要素、行為性要素內置于真實的教育場景之中,由于情境多具有的現(xiàn)實性和生動性,極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鳴,更有利于增強大學生成長教育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01).
[2]董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