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燕 馮燕芬
紙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孩子們早已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紙的價值,順著孩子們的興趣和思路,與“紙”有約,玩一場紙的游戲,踏上一段探索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教育兒童以及向兒童學習的奇妙之旅。
一、探“紙”記
孩子們收集了很多紙,他們互相交流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幼互動:
師:你認識你的紙朋友嗎?
幼:報紙、皺紋紙、餐巾紙、牛皮紙……
師:能介紹一下你喜歡的紙朋友嗎?
幼A:我喜歡的是餐巾紙,很軟。
幼B:皺紋紙有很多顏色。
幼C:我喜歡卡紙,折的紙飛機飛得很遠。
師:紙真多呀,怎么分得清楚呢?
幼A:用筐子把它裝起來就是,這么亂,怎么裝?
幼B:把它分分類吧,那樣就不亂了。
師: 你們準備怎么分呢?
教師思考:
孩子們相互交流了自己的方法并從中整理概括出了探究結(jié)果,他們決定從大小、色彩、形狀這三個方來進行分類。紙裝進盒子后,他們再分類標記好貼在盒子上。
針對兒童的學習特點與方式,讓其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體驗、積累經(jīng)驗,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各類紙質(zhì)材料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二、尋“友”記
孩子們收集了生活中大小不等,形狀、顏色不同的廢舊紙制品。
師幼互動:
師:這些都是紙的朋友,你認識它們嗎?
幼:有紙盒、紙箱、紙盤、紙袋…
師:你會和紙的朋友怎么玩?
教師思考:
利用廢舊紙制品,幼兒不僅享受到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的樂趣,更提高了環(huán)保意識,從而獲得環(huán)保技能。
三、玩“管”記
經(jīng)過一階段的探索,孩子們的作品大多是趨向于平面的作品,久而久之他們的興趣開始減弱了。這時新增的立體的紙制品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其中紙管這一材料讓孩子蠢蠢欲動,“我們可以把它們變成什么呢?”心動不如行動……
1. 紙管拼搭
室內(nèi)的空間太小,不如到戶外去,看看紙管能拼搭出什么造型來。
2. 紙管變形
因為有了之前的嘗試,孩子們提出紙管需要先“泡個澡”,才能把它一層層地撕開。
第一步:紙管“泡澡”。
第二步:紙管“開花”。
第三步:紙管鋸、搭。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玩紙管和裝飾紙管,孩子們又有了新的思路,他們覺得紙管可以做立體的造型,但是需要老師的幫助,這時教師的輔助功能又上線了:
幼:老師,我們想把紙管搭出一個立體的造型,你能幫助我嗎?
師:好??!你們準備怎么做呢?
幼:我們需要短一點的紙筒,你能幫我們鋸斷嗎?
師:沒問題!
幼:老師,我想用螺絲把搭好的紙管釘起來,你能幫助我嗎?
師:好??!
3. 紙管創(chuàng)意
在玩紙管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同時老師在引導、指導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遷移藝術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讓幼兒用更多的形式表現(xiàn),使紙管的價值更大化。
幼:老師,我覺得我們可以讓紙管變一變?
師:好啊!那怎樣做就能讓紙管變得更有意思呢?
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激發(fā)了起來。
幼A:我們可以幫它裝飾一下;
幼B:如果這是頭發(fā)的話,我覺得我們可以給它貼上眼睛、鼻子、嘴巴還有漂亮的衣服;
幼C:可是我覺得這些紙管一個個排在一起很像一棵棵的大樹,我要把它變成一片森林。
經(jīng)驗總結(jié):
紙管材料中蘊含著諸多創(chuàng)造性因素,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選擇操作材料時,要把握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的原則,因此要合理地投放材料。教師還要適時的引導幼兒學會抓住材料自身的特征,進行藝術的想象與構(gòu)思,并不斷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過程,耐心等待幼兒自我探索和突破,在幼兒確實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指導。
個人創(chuàng)意:
小組創(chuàng)意:
幼1:哇,這不是我們做的紙管嗎?
幼2:我要把紙管插在洞洞里,這樣就能拼出想要的自己想看的東西。
幼3:我們要做一個城堡嗎?
幼4:我不想做城堡,我覺得把它都插滿像長滿樹的森林,我想拼一片樹林好嗎?
幼2:你們看,這是我做的,上面有蝴蝶結(jié),我還給它黏了彩虹色的頭發(fā),
幼1:我做的紙管上有章魚、小草,多一點擺在一起像一片海洋。
幼3:那我們就一起搭吧,這個我做的,我要把它插在這里。
幼1:我的放這里,我把這個紙管插在這里,這樣樹林里就有小草了。哇!我們的樹林完成了,它有很多顏色。
看著桌子上的一堆紙管和報紙,四個孩子有點摸不著頭腦……
想了一會兒,A說:“我想做梅花鹿,我喜歡梅花鹿?!?/p>
B說:“我們要用螺絲釘把紙管釘住,釘成一只大大的鹿,然后把報紙轉(zhuǎn)起來,再把報紙繞上去?!保ㄒ驗橐玫戒徸?、螺絲刀等工具,老師在旁邊兼顧,必要的時候介入指導)。同時C在一旁安靜地卷著報紙。
C說:“可是我覺得膠棒應該黏不牢,怎么辦呀?”
D說:“要不我們先試一試吧。”果然固體膠棒黏不牢,報紙都彈開了,B拿來了乳膠試了試,發(fā)現(xiàn)干得太慢,最后他們選擇了熱熔膠。
D說:“有紙管的地方都要包起來?!?/p>
他們同心協(xié)力……
四、課程反思
在“與紙有約”的課程實施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猶如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思維靈動、想法奇特,給予我們更多的驚喜。向幼兒學習不再是口號,而是應落在一日活動中的每時、每地、每人、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