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yī)院(452470)張世曉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胰腺腫塊患者88例,對所有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和MR成像檢查。88例患者中男53例,女35例,年齡47~68歲,平均年齡(53.22±3.51)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3.21±0.53)個月,排除肝腎不全、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患者進行128層螺旋CT(生產(chǎn)廠家及型號:GE680,自由心 128層螺旋CT)檢查,患者檢查前空腹,飲下約400ml泛影葡胺充盈十二指腸,患者取仰臥位,對胰腺位置平面進行掃描,對患者進行碘過敏試驗,隨后以高壓注射器以3.5ml/s速度經(jīng)肘靜脈注射對比劑(碘海醇)100ml,于造影后20~30s增強掃描,造影后65~75s增強掃描,造影后180~200s增強掃描,由肝門至胰腺鉤突的下一層進行掃描,掃描后重建間隔6.0mm,利用計算機做三維圖像處理,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進行判斷。對患者進行MR成像檢查,術前患者空腹禁止飲水,做相關呼吸訓練,運用3.0MRI掃描儀(生產(chǎn)廠家及型號:GE Discovery Silent-MR3.0T)進行常規(guī)軸位、行冠狀位掃描,層厚、間距分別設定為5.0mm、1.0mm,橫斷位為TR=10ms、TE=2.3ms的T1F1FSGR序列,TR=6000ms、TE=101ms的T2W1 FSE FS 序列,冠狀位為TR=3.84ms、TE=1.64ms的FIESTA序列,TR=6000ms、TE=101ms的3D MRCP 序列,隨后增強掃描,注射對比劑(扎雙胺),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進行判斷[1]。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對比多層螺旋CT、MR成像與病理檢查診斷準確性;對比多層螺旋CT檢查和MR成像檢查的效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多層螺旋CT、MR成像與病理檢查診斷準確性 多層螺旋CT檢查中,假陽性患者5例,假陰性患者2例;MR成像檢查中,假陽性患者8例,假陰性患者14例,見附表。
附表 多層螺旋CT、MR成像與病理檢查診斷準確性對比
2.2 對比多層螺旋CT和MR成像的效能 多層螺旋CT檢查的特異度與MR成像相同,但是多層螺旋CT檢查符合率(93.18%)、敏感度(94.32%)均高于MR成像的82.95%、84.09%(P<0.05)。
胰腺癌作為臨床上一種消化道相關的惡性腫瘤,多發(fā)于中老年患者,早期確診率較低,較難治愈,病死率較高。早期確診對于胰腺癌患者來說,能幫助胰腺腫塊患者快速、準確的判斷病情,能有效改善預后,意義重大。多層螺旋CT在進行胰腺檢查時,分辨率高,能分辨微小胰腺組織病灶,避免重影,在對比超聲檢查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其具有不易受胃腸道氣體和腹部脂肪的影響的優(yōu)點[2]。本研究就多層螺旋CT與MR成像對胰腺腫塊患者進行研究,多層螺旋CT檢查中,假陽性患者5例,假陰性患者2例;MR成像檢查中,假陽性患者8例,假陰性患者14例,多層螺旋CT檢查的特異度與MR成像相同,但是多層螺旋CT檢查符合率、敏感度均高于MR成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多層螺旋CT在診斷胰腺腫塊患者時的假陽性和假陰性較低,診斷準確率較高。但是MR成像的效果與多層螺旋CT接近,且無射線損傷,相對比較安全。同時,多層螺旋CT檢測的特異性較高,其增強掃描對于腫瘤周邊臟器、血管有無病灶及腫瘤的影像特征明顯,有利于診斷。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與MR成像對胰腺腫塊患者的診斷各有優(yōu)缺點,均能對胰腺腫塊患者做出相關判斷,具體選用時應結合患者的病情,本研究由于樣本較少,僅作臨床資料參考,有待臨床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