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疆·王月媛 郭建軍
上世紀50年代,2萬名山東女兵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成為屯墾戍邊的重要力量,她們在這里奉獻青春和熱血,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將生命嵌入祖國邊疆建設的歷史中,她們是第一代“軍墾母親”。
9年時間采訪錄制120名山東女兵的影像資料,孫源泉說:“所有的‘老大姐’都有著最淳樸的情感和最堅定的信念?!?0多年前進疆的女兵們,如今早已兒孫滿堂,生命與家庭都與屯墾戍邊事業(yè)緊緊相連。
9年時間有多長?3000多個日日夜夜。9年的光陰可以記錄點什么?對于老黨員孫源泉來說,他專注做了一件事,尋訪、錄制120名山東女兵的故事。9年里,孫源泉一心一意做一件事——踏遍兵團,尋找、采訪上世紀50年代進疆的山東女兵,錄制她們的影像資料。這是孫源泉9年前對自己的一份承諾,他做到了。
2019年10月14日,烏魯木齊市,在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山東省檔案館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紅色文化影像捐贈儀式”上,孫源泉將自己錄制的120名山東女兵珍貴影像資料存儲卡捐贈給山東省檔案館,雙方簽訂捐贈協(xié)議,山東省檔案館為孫源泉頒發(fā)了收藏證書。孫源泉激動地說:“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2010年,孫源泉進疆工作已經(jīng)16年了。當年6月,即將退休的他面臨著一個選擇:退休后直接回到山東老家與家人團聚,或是繼續(xù)留在新疆完成原計劃。
“當 時,我 是 猶 豫 過的?!睂O源泉回憶說。
在新疆工作的1 6年里,孫源泉了解了許多兵團老軍墾的故事,其中讓他感觸最深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初來兵團屯墾戍邊,并且一輩子未曾離開的山東女兵們。
說起這些女兵,孫源泉語氣有些激動:“60多年前進疆的老大姐們是我們山東人的驕傲,她們的青春和生命與偉大的屯墾戍邊事業(yè)緊緊相連。我沒退休時,就計劃通過攝像,搶救式地記錄她們的事跡。退休了,我有充足的時間完成這項工作!”
就這樣,2010年6月,孫源泉退休后沒有回到家鄉(xiāng)和家人團聚。他自費購買錄像設備,尋找探訪山東女兵,近距離了解她們的故事。金茂芳、姜同云、田增芳……這一個個山東女兵的名字,出現(xiàn)在孫源泉的采訪本上。
走遍兵團,與“家鄉(xiāng)人”面對面地聊一聊,用攝像機拍下珍貴的畫面。一張張存儲卡,記錄下那些兩鬢蒼蒼的女兵們的心聲,也承載著孫源泉9年的心血。
講起自己采訪120名山東女兵的過程,孫源泉沒有多說尋訪、錄制過程的辛苦,他一直強調(diào):“老大姐們的覺悟太高了!她們那么年輕就離開家鄉(xiāng),把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屯墾戍邊事業(yè),60多年過去了,她們無怨無悔,這就是兵團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p>
在孫源泉的講述中,他多次提到“老大姐們”身上的傷病。
姜同云,著名的“冰峰五姑娘”之一,1954年從山東來到新疆兵團扎根。2017年11月,孫源泉趕到一師阿拉爾市采訪到了這位山東女兵。1957年,姜同云和4個姑娘一起跟隨鋪路隊爬冰臥雪,開炮鑿山,創(chuàng)下了在天格爾峰修建烏庫公路的奇跡。姜同云老人與許多女兵一樣,患有嚴重的關節(jié)病。
“1957年,年輕的姜同云背著20公斤的蒸籠,迎著狂風暴雪,攀上海拔4000多米的冰峰;她還曾忘卻姑娘的羞澀,把在暴風雪中昏迷的小伙子摟在懷里,用體溫救活了他;她一個人爬上高崖清理塌方土石,奮戰(zhàn)幾個小時,累昏在雪地里……”孫源泉回憶道。
“姜大姐的腿受傷了,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不好,沒能得到有效的治療,但她不顧腿傷未愈,堅持繼續(xù)干活。
像這樣的事,在山東女兵的記憶里,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她們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特殊。”孫源泉說。
新疆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的田增芳是來自山東泰安的女兵,1966年榮獲兵團勞動模范稱號。說起采訪田增芳的故事,孫源泉感慨地說:“田大姐患有腰椎病,是年輕時干重活留下的后遺癥。那時,正是棉花田間管理關鍵時刻,已經(jīng)勞累過度的田大姐為了不耽誤小隊的成績,在地里趴著干活。就是這一次,她落下了腰椎病,但她一點怨言都沒有,生活態(tài)度樂觀又積極?!?/p>
田增芳對孫源泉說:“我就想著,多干一點兒是一點兒,咱山東姑娘絕不落后半分!”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了。山東女兵們那種堅定的信念,忘我爭先進的勁頭,讓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動?!睂O源泉說。
9年 時 間 采 訪 錄 制1 2 0名山東女兵的影像資料,孫源泉說:“所有的‘老大姐’都有著最淳樸的情感和最堅定的信念。”60多年前進疆的女兵們,如今早已兒孫滿堂,生命與家庭都與屯墾戍邊事業(yè)緊緊相連。
著名的第一代女拖拉機手、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金茂芳,是孫源泉多次提及的一位山東女兵。
“金大姐為人爽朗,給我講起當年的故事時,大多時候都樂呵呵的,唯有談起早逝的丈夫,才禁不住落淚。丈夫去世后,金大姐獨自撫養(yǎng)孩子,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到忘我的工作中,這是一種簡單、樸素的感情?!睂O源泉說。
采訪中,有太多的故事讓孫源泉感動,他提起來自山東萊陽的女兵、九師的叢本華時,感嘆說:“叢大姐自己有孩子,在那么艱難的歲月里,毅然收養(yǎng)了一名棄嬰,并撫養(yǎng)長大。還有十一師的馬秀珍大姐,四師的黃澤明大姐……她們都心懷大愛,收養(yǎng)了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p>
走遍兵團的團場,尋找、采訪山東女兵們的故事,不知不覺間,9年過去了,70歲的孫源泉臉上的皺紋多了,許多事做起來已有些力不從心了。
“我在采訪過程中,得到兵團各級黨委的支持。120位山東女兵的故事,只是當年眾多老軍墾中的很小一部分,老軍墾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采訪的遠遠不夠。我個人能力有限,只完成這些,是我心中的最大遺憾?!睂O源泉感慨地說。
在孫源泉的采訪過程中,時常有山東女兵因為年事已高,突發(fā)各種情況。
比如幾天前約好的采訪行程,但是到了女兵家中,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去世了。說起這樣的事情,孫源泉哽咽起來。
“大姐們年紀大了,最大的已經(jīng)98歲,年紀最小的也快80歲了。生老病死是無法規(guī)避的,這更加促使我加快采訪的腳步,記錄下這些珍貴的影像?!睂O源泉說。
不久前,孫源泉將自己9年來的采訪成果捐獻給山東省檔案館。孫源泉表示:“我希望這些原始的影像資料可以留存下來,流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山東女兵的故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