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闖新
摘要:針對城市道路的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工作實施質量直接關系著項目總體建設質量和效率,這就決定了把握好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施要點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故而,本文主要圍繞著城市道路的改造工程設計要點開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便于今后能夠高效落實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踐工作
關鍵詞: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設計要點
在城市建設發(fā)展推動之下,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逐年遞增,對設計工作方面要求也逐步提升。對此,有效把握好城市道路的改造工程設計實施要點,對于保證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總體設計質量和效率來說,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
1 設計原則闡述
為保證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均能夠得到有效增強,要求設計者務必要對基本設計原則予以明確,以免盲目性地設計,對設計質量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下列是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基本原則:一是,人本化安全為首基本設計原則,保證道路改造項目工程完工后道路適宜行車;二是,以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基本原則,節(jié)省建設材料,注重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建設成本的有效節(jié)約;三是,注重經(jīng)濟和經(jīng)濟相融合這一項基本原則,著重考慮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較大規(guī)模,涉及大量管網(wǎng)和搬遷等各項工作,故借助現(xiàn)代化改造技術期間,需盡量將新建管網(wǎng)數(shù)量減少;四是,以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方案和遠期的交通功能協(xié)調性設計原則為基礎,設計實踐中著重考慮到今后交通流量變化情況,以確保道路改造項目工程整體設計可符合后期道路實際使用功能需求[1]。
2 設計要點
2.1 在路基設計方面
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踐中,路基設計內容十分關鍵,往往決定著道路改造項目工程竣工后新舊路基承載能力能否維持一致性狀態(tài)。若改造部位新路基未經(jīng)科學合理化設計,則新舊路基相結合部位便會有缺乏均勻性的沉降相關質量方面問題產(chǎn)生,故要求務必要注重改造部位新路基部分的科學合理化設計。設計路基期間,需結合道路路基具體情況,合理選定改造設計方案,包含著改造施工需求、原有的道路現(xiàn)狀等,以確保能夠合理選定出道路改造最佳實施方案,如將道路拓寬尺寸有效確定下來等[2]。現(xiàn)階段,在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踐中,拓寬道路常用方式以混合加寬、雙側加寬和單側加寬為主,需要結合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現(xiàn)要求和標準,予以合理化選定。在確定好路基拓寬的形式和方法后,就需要將新舊路基銜接好,采取相應措施,將新舊路基相互之間沉降差有效縮短,如新舊路基所在銜接位置,可以用土工格柵這種結構形式,將新舊路基所處接縫位置沉降量降低,以確保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踐中路基設計方面工作得以有效落實。
2.2 在平面設計方面
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平面設計實踐中,務必要對改造道路平面和地形條件、地勢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等一致性予以充分考慮,下列是平面設計層面詳細設計實施要點:一是,務必嚴格依照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科學合理地劃分好城市道路等級,對道路改造項目工程具體情況予以有效明確。設計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實施方案實踐中,對于改造路段道路路面期間,務必要注重節(jié)約性與經(jīng)濟性,依據(jù)道路平面線性基本指標、周邊其余工程建設影響因素,將道路改造具體形式確定下來。以滿足總體設計規(guī)范、設計安全和便捷性為基礎,實現(xiàn)舊道路有效利用,盡量將改造路面設計占用面積縮小,將道路改造項目工程總量減少,保證新舊路面所在交接部位可維持較好過渡;注重曲線路面與直線路面兩者銜接方案的合理設計,可借助緩和曲線、超高、加密等多種設計手段,為路面改造設計質量提供有效保證;路面的改造設計實踐中,需以改造設計各項需求和標準為基礎,實施分隔帶處開口、道路的交叉口、車輛的??空镜瓤茖W化設計。以道路的交叉口科學設計為基礎,再結合道路交叉口形式及流線、道路車流量等,以保證道路改造項目工程完畢后,道路交叉處路面部位無安全事故情況出現(xiàn),保證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總體設計質量[3]。
2.3 在斷面設計方面
斷面設計,它也是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的一種手段,以斷面、橫斷面這兩種不同的類型為主,下面是斷面設計層面詳細設計實施要點:一是,設計橫斷面。依據(jù)上位規(guī)劃、道路交通流量的預測分析、道路兩側建設情況等,將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當中橫斷面具體形式確定下來;依據(jù)道路的交通組織、道路類別、設計速度、地下管線、交通特性等,將道路組成比例確定下來,如橫斷面的型式與尺寸等;以因地制宜這一項基本原則,保證橫斷面的形式設計,可以和道路周圍區(qū)域風格、環(huán)境維持一致性狀態(tài);設計者務必要把控好橫斷面實際坡度值,通常針對機動車在運行期間端截面的坡度設計部符合設計值相應標準,通常在2%以內,人行道橫斷面則需把控至1%-7%范圍;二是,設計縱向斷面。實踐中需保證相交道路與規(guī)劃區(qū)域道路豎向把控好節(jié)點部位的凈空高度均可滿足于設計標準;以城市道路原有縱向斷面的設計形式為基礎,結合檢測資料各項科學設計資料和改造方案,保證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建設完成后,路面可滿足于所規(guī)定的各項標準和要求;充分考慮搭均衡性和縱面少設計要素,經(jīng)資料科學檢測后,實施改造方案總體設計工作,以保證經(jīng)改造建設后道路路面實際高程可滿足與所規(guī)定的高程范疇;著重考慮到均衡性和平縱面相關設計要素,將豎向曲線半徑和長度適當增加,保證縱面線可維持良好柔和性狀態(tài)。但是危險路段務必要著重考慮到行車人員安全方面因素,將豎向半徑參數(shù)值確定下來,并予以有效把控,為行車者提供較好的行車視野,將行車安全事故問題發(fā)生率有效降低;那么,若想更好地保證道路行車安全且穩(wěn)定,要求設計者需注重縱向的坡度設計,切勿過于小伙子過于大,經(jīng)改造建設后道路縱向坡度需超過0.3%,而后,設定好落水點、鋸齒狀偏溝、挑水點等,將斷面整體設計質量提升奠定基礎,更好地節(jié)約施工方面成本,保證總體設計效果。
2.4 在橋涵設計方面
橋涵設計實踐中,需先細致調查好原有道路的排水系統(tǒng),保證涵洞孔徑參數(shù)值可滿足于灌溉需求,注重原有道路結構路段的靈活運用,針對兩個距離相近渠道,或者是溝渠密集處,應予以合并處理。通過道路改造橋涵結構及原有的結構特性結合,將其整體灌溉和排水功能提升。新道路的涵洞設計實踐中,務必要和水文、填土高度、地形地質、施工條件等結合到一起,開展孔洞設計,盡量采用原有道路橋梁的結構,保證新舊道路橋涵整體縱向方向和原有橋梁結構實現(xiàn)準確的拼接。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分析論述之后我們對于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施基本原則及其要點,均能夠有了更加深入地認識及了解。從總體上來說,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施要點集中表現(xiàn)在路基、平面、斷面、橋涵這幾個節(jié)點上,所涉及內容較多,復雜性較為突出。那么,為了能夠在今后更好地開展落實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設計實踐工作,不僅要求廣大設計者有效把握好這些設計實施要點,還務必要結合具體的工程情況、需求等,更為靈活有效地運營各種設計方式或者手段,以保證城市當中道路改造項目工程總體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喆浩, 趙志鵬. 論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方法與注意事項[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29(001):114-115.
[2]楊永生, 李宏. 關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探討[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33(012):3067-3068.
[3]徐巖. 探討現(xiàn)代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設計[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20(008):2817-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