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孫萍萍
摘 要:擋土墻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對于提升路基的堅固性與穩(wěn)定性起著重要作用,必須重視這項技術的要點?;诖?,本文詳細分析了擋土墻施工技術的相關內容,以保實現良好的施工效果,促進公路事業(yè)的進步。
關鍵詞:公路;擋土墻;施工技術;加固措施
1 擋土墻施工技術方法
1.1 明挖基坑
在挖基坑之前,要考慮到季節(jié)性問題,突如其來的暴雨會對工程有一定的影響。為防止此影響,可以在基坑頂部設一個相對應的截水溝。施工隊按照實際情況合理規(guī)劃挖掘路線,一旦制定設計方案,就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中的路線規(guī)劃進行。如果墻背是在巖石中,就要改變規(guī)劃,上下路段同時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通常是采取機械設備進行挖掘后,工人再對路面進行改進與修正,達到想要的形狀。在挖掘石基坑時,采用的方法是小炮爆破,然后工人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通常情況下,與基底相距15cm處常會用人工,以便能達到同一個水平高度。
1.2 墻體砌筑
1.2.1 基礎部分
全面清理石質基底,對表面散落的雜質、巖石、垃圾等應尤其重視,然后灑水處理,增強表面的濕潤性,緊接著完成上漿砌筑等一系列作業(yè),如果基底是土質的,可以不用灑水,直接砌筑即可。對于地面下部,將適量的土回填在地面基礎之上的部分,不需要修筑任何的鑲面石,采取夯實措施,增強基礎的堅固性和穩(wěn)定性即可。
1.2.2 墻身部分
在公路擋土墻的設計中,砌體分段的位置設在沉降縫處。在砌筑之前,要先按照設計的結構圖中的坡度與斷面,將木板放置在沉降縫的位置里,并合理選擇所需材料,掌握好高度。當墻身砌筑好后,在沉降縫的木板上需要掛線,然后按照中轉角進行安裝。在澆筑時,需要特別留意砌縫,對砌縫的變化過程要記錄清楚。通常情況,砌塊在定位時,縫隙寬度要控制在4cm,層次間錯縫不得小于8cm。填腹縫隙越小越好,若縫隙過大,可以用小石塊填補。在澆筑塊石時,要確保每一塊高度都在相同的水平面上。
1.2.3 泄水孔部分
擋土墻砌筑施工過程中,設置泄水孔的時候,間隔距離控制在2m~3m,PVC管是常用的施工材料,施工操作的主要依據是泄水孔的具體坡度,為增強施工的合理性,可以留一個10cm×15cm的長方形孔。布設墻背面泄水孔非常關鍵,在設置墻背泄水孔時,采用反濾層,科學合理的布置進水側,置于最低排泄孔下方,30cm為最小的厚度。為預防泄露現象的發(fā)生,需要使用粘土做好防水工作。
1.2.4 回填土
在完成擋土墻的地基之后,開始回填土施工。具體來說,使用打夯機,采用分層填筑、壓實方式進行操作,厚度為100~200mm范圍內,方便快捷,回填土的密實性得以提升,保證路拱合適以及每層表面的平整。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在距結構物1m范圍內施工,之后人工進行打夯,基坑回填的分層壓(夯)實厚度應小于150mm,確保砌筑的墻身的貼合性。
1.3 混凝土擋土墻施工建設
在使用擋土墻施工技術的過程中,能夠使路基得到有效保護,通過簡便的施工步驟達到良好的凝固效果,在增強整體凝結度的基礎上,防止出現變形走樣等現象。混凝土的凝固效果直接決定著這項技術的應用效果,因此,應高度重視混凝土的凝結速度和凝結過程,采用最成熟的方法和工藝。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施工單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等材料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將各項材料的大小、數量、規(guī)格、數量等進行詳細記錄,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將模板中的各項雜物等進行清理,如果板與板之間出現縫隙,可以借助雙面膠或者海綿條等進行填充和連接,增強其完整性。
2 提升擋土墻安全性對策
2.1 錨桿擋土墻施工控制
錨桿擋土墻施工技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擋土墻施工技術,不僅具備了普通砂漿的能力,同時也因為其兼具了鉆孔的能力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公路工程建設中。此外,施工企業(yè)在應用錨桿擋土墻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地按照施工要求和規(guī)范先在已經鉆好的孔內定位錨桿普通砂漿安裝的位置,然后再將錨桿插入到特定位置并保持其插入的深度,才能在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的基礎上,促進公路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2.2 擋土墻砌筑
振搗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以振搗器作用半徑為基礎,將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控制在1.5倍范圍內,50~100mm為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和與側模應保持的距離?;炷翝仓謱舆M行,每層距離為30cm,按照設計要求,將上下左右間距保持在2m,¢100mm
PE管泄水孔應交錯設置。以地面為基準,最下排高出30cm,為防止泄水時填料中細顆粒流失,應將透水土工布包裹在泄水孔進水口處,保證墻后填料結構的穩(wěn)定性,降低出現危險的概率。下料切割泄水孔前,需要對泄水孔長度進行現場量測,按設計面坡、背坡坡率切成斜角等對端頭進行布設,與模板緊密貼合,避免出現縫隙。安裝澆筑砼層面之前,進水口端部需包裹透水土工布,裹覆外套塑料薄膜后,沿管周使用細繩扎緊。為避免砼澆筑時水泥漿的滲入,需要將易塞易抽物品或者纖維袋等填塞在出水口端內,保證端口的嚴密性。砼澆筑面接近泄水孔預埋處時,將PE管安裝在端頭處理的對應位置,用振搗棒進行振搗密實,將泄水孔頂作為基準面,砼澆筑層面高出大約30cm。
2.3 伸縮縫與沉降縫
在擋土墻建設中,要按照墻體高度及地基性質,設置出相應的伸縮縫,減少溫度變化的影響,防止地基沉降造成墻身開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依照設計圖紙,按照10~15m的間距和2cm的縫寬進行設置,前一分段分層澆筑完成后,應用2層壓縮板與已經澆筑成型的墻身端部緊貼。待拆除模板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后,切割鑿除一定數量的縫隙,深度為2cm深的縫隙。之后,要使用瀝青麻絮、瀝青竹絨或瀝青木板等富有彈性的材料進行填充,填充的深度在15cm以上。
3 結語
總而言之,擋土墻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推廣和應用,能夠有效控制滑坡等問題的產生。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必須周全考察當地地質及土體,確定好形式、尺寸及材料,以最佳的施工方案作為指導。同時,需要加強技術防控,做好細節(jié)部分的施工,確保最終的施工質量,提升路基的穩(wěn)固程度。
參考文獻:
[1]羅偉.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及改進建議[J].建筑·建材·裝飾,2018(18):165,173.
[2]李仁驍.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及改進建議[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3):351.
[3]李敬博.公路擋土墻施工技術及加固措施[J].交通世界,2017(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