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
油菜人工撒播栽培技術(shù)適宜在四川丘陵地區(qū)應(yīng)用。因四川多丘陵山區(qū),不適于機械播種作業(yè),加之大量的農(nóng)村青壯年外出務(wù)工,勞動力緊張問題突出,故油菜人工撒播是近年來被大面積應(yīng)用的一種栽培模式。因油菜人工撒播較之前育苗移栽技術(shù)省去了育苗、拔苗、栽苗及澆定根水等環(huán)節(jié),減少了勞動力投入,降低了勞動強度和生產(chǎn)成本。同時,也可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緊張的問題,因操作簡便易學易用,深受廣大農(nóng)民群眾的歡迎。
從近幾年的油菜人工撒播示范種植情況來看,人工撒播栽培技術(shù)能獲得與育苗移栽相當?shù)漠a(chǎn)量。現(xiàn)將人工撒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一、人工撒播油菜生育特性
人工撒播油菜同移栽油菜相比前期出葉速度快,營養(yǎng)生長快,總?cè)~齡少。另外,人工撒播油菜比移栽油菜植株扎根較深,因油菜人工撒播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耕整開廂施足底肥后即可直接播種避免了移栽傷苗、傷根現(xiàn)象,無緩苗期。其根系發(fā)育好,主根入土較深,大部分根群集中于表土下20~30cm處。有效分枝少,同時人工撒播油菜同移栽油菜相比,存在個體較小,一次有效分枝少,一般一次有效分枝在5~6個左右,而移栽油菜一般一次有效分可達10個左右。人工撒播油菜全生育期短,全生育期比移栽油菜短20天左右。
二、油菜人工撒播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及運用
1、選用優(yōu)良品種,可選擇耐漬、抗(耐)病性強、豐產(chǎn)穩(wěn)定性好、出油率高的優(yōu)質(zhì)雜交雙低油菜品種,如川油48號、南油12號和綿油19號等品種。大力推廣應(yīng)用油菜包衣種子,以預防苗期病蟲害及苗期缺硼現(xiàn)象。
2、精細整地,在前茬收獲后,及時進行搶墑翻耕。由于人工撒播油菜根系入土較深,為了便于根系生長,在不破壞犁底層前提下,力求深耕細耙,使表土疏松細碎,田面平整無雜草。另外,人工撒播油菜群體大,在雨水多情況下,容易引起病害、漬害。因此,在播種前必須開好“三溝”,以防“兩害”的發(fā)生。按4米開廂,溝寬20厘米、溝深15厘米的標準開好直溝、中間橫溝和田邊圍溝,做到溝溝相通,方便排灌,同時開溝后及時碎土。
3、適期早播種,適時搶早播種,可有效延長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期,提高植株抗寒性,為油菜奪取高產(chǎn)提供保障。在四川地區(qū)人工撒播油菜,9月25-10月5日為最佳播種期;10月20日之前為安全播種期,10月25日之后容易遭受凍害,死苗的幾率加大,不提倡人工撒播,選擇在雨后晴天進行,播種時可以與尿素混合撒播,播種量一般每畝按一千克尿素(顆粒有機肥)與200-300克種子混合進行量化撒播,撒播時盡量減少油菜種子成團,以減少以后的育苗工作,撒播后最好用農(nóng)作物秸稈覆蓋,有利于培育壯苗和避免蟲鳥的危害。
4、合理密植,人工撒播油菜營養(yǎng)生長期相對移栽油菜時間上的要短些,單株個體生長量不足,從而導致單株生產(chǎn)力下降。要達到同移栽油菜的相近產(chǎn)量,就必須提高種植密度。從而導致播種量大,易產(chǎn)生高腳苗,故要早間苗、定苗,原則是:2-3片真葉期時,去小留大,葉不搭葉,及時間苗除草去雜,4~5片真葉時期去弱留強,去病留健,及時定苗。經(jīng)近幾年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四川丘陵地區(qū)人工撒播油菜的定苗密度一般以1.2-1.5萬株/畝為宜。
5、科學施肥,在肥料運籌上應(yīng)掌握施足底肥、看苗情施提苗肥、早施薹肥的原則,即重施底肥,早施、足施薹肥,補施化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套,硼肥必施為準則。播種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1500公斤和含硼肥(總養(yǎng)分含量不低于40%)的油菜專用三元復合肥30-40公斤。提苗肥在有2~3片真葉和5~6片真葉時分次施用。要結(jié)合墑情,每次追施尿素3-6公斤/畝,促苗早發(fā)。在第二年的二月中旬早施、重施薹肥,施尿素15公斤/畝,以促進植株生長,增加分枝和莢果數(shù)?;矢鶕?jù)苗情,適當補施。另外,在油菜的抽薹期結(jié)合菌核病的防治,用硼肥0.1公斤/畝噴施2次。
三、油菜人工撒播的病蟲草害防治
1、病蟲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蚜蟲、跳甲和菜青蟲,春后主要防治蚜蟲、霜霉病和菌核病,其重點是防治菌核病。菜青蟲、潛葉蠅和蚜蟲可用大功臣、咪蚜安等藥劑防治。防治菌核病和霜霉病,采取水旱輪作,減少病源量;清理三溝,保證三溝暢通,排水防漬,降低濕度等。在油菜主莖開花95%時,每畝用50%多菌靈超微粉100克或20%咪鮮胺乳油5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進行防治,7-10天后再用上述藥劑防治一次(菌核病一般需要防治2次)。
2、防除雜草,一是清溝,以土壓草;二是早施提苗肥,促幼苗生長,以苗壓草;三是化學除草.化學除草一般進行二次,一次是土地耕整后播種前3-7天每畝用草甘磷或乙草胺120克兌水30-45公斤,噴施廂面,封閉雜草。間、定苗結(jié)束后再進行第二次化學除草,對于禾本科雜草每畝可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20毫升或5%精克草能乳油45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進行防除,對于闊葉類雜草則可用50%高特克30毫升或17.5%快刀乳油100-150毫升兌水30-45公斤進行防除。
四、及時收獲,嚴防混雜
對于人工撒播油菜的適宜收獲期約在油菜終花后30天左右,以全株有2/3的角果呈黃綠色、主莖基部角果呈現(xiàn)枇杷色,種皮呈黑褐色時全株仍有1/3角果呈現(xiàn)綠色,即全田八成熟時進行收割。油菜適宜收獲期較短,應(yīng)掌握晴天早晚割,陰天全天割,收獲后要堆垛促進油菜籽充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堆垛期間要注意防水防霉變,堆垛4-5天,搶晴天散垛攤曬、脫粒,曬干揚凈后及時入倉,收曬及儲藏中要嚴防與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種子混雜,以免影響商品性和品質(zhì),從而確保油菜豐產(chǎn)豐收。
(作者單位:637100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龍門街道辦事處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