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婭瑋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宅”作為戰(zhàn)勝疫情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讓“宅”及其詞族流行開來。
“宅”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里有兩個釋義,一是住所,住宅;二是待在家里不出門(多指沉迷于上網或玩電子游戲等室內活動):宅男,宅女。顯然,詞典在“宅”名詞基本義的基礎上,增加了動詞用法?!罢小薄罢弊钤鐏碜匀照Z里的“御宅”,本指“沉溺、熱衷或精通于動畫、漫畫以及電子游戲的人”。而在漢語的使用中,“宅”逐漸被賦予“待在家里不出門”的語義,常被用作動詞。此外,以“宅”為語素構成的“宅+x”和“x+宅”組合高頻出現。下面從這兩個組合類型人手,具體解析“宅”字構成的詞語在語法、語義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一、宅+X
“宅+x”中的“x”,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謂詞,多為單音節(jié)詞和雙音節(jié)詞,三音節(jié)以上的詞較少見。如:
(1)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平靜生活,“宅家”變成很多人的必然選擇,家庭則成為群防群控的主戰(zhàn)場。(《中國婦女報》2020年2月24日)
(2)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提醒家長:莫讓“宅娃”荒于嬉,免得廢人又費錢。(《北京青年報》2020年3月24日)
(3)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網絡購物、直播游戲等“宅經濟”迎來春天。(中國新聞網2020年3月11日)
(4)6點開啟宅學習,高三學子“停學不停課”。(人民網2020年2月24日)
(5)徹底宅起來,是抵御疫情、保全自己的唯一倚仗。(人民網2020年3月23日)
例(1)中的“宅家”為動賓式構詞,作主語;例(2)中的“宅娃”是定中式構詞,這里指“長時間不出門的未成年人”,在此例中作“讓”的賓語;例(3)中的“宅經濟”,“宅”后加名詞性成分組成定中結構,呈現名詞性語義特征,經常作主語和賓語;例(4)中的“宅學習”,“宅”后加謂詞性成分組成狀中結構,突出“不出門”的方式和狀態(tài),與之類似的還有“宅抗疫”“宅辦公”“宅教學”等;例(5)中的“起來”作“宅”的補語,組成補充結構??偟膩砜矗恕罢摇薄罢饋怼蓖?,“宅+x”整體為偏正式復合結構,可以在句子中作不同的句法成分。
另外,眾多語料中,“宅家”使用較為頻繁,由此形成的“宅家+x”組合也較為常見,如“宅家攻略”“宅家總動員”?!罢摇焙蟮摹皒”多為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單音節(jié)詞少見?!罢?x”在句中也可充當多種句法成分,這與“宅+x”的結構關系一致,同時在語義上,“宅家+x”也基本等同于“宅+x”。但不同于“宅+x”結構,“宅家”后面可以加三音節(jié)詞,這與漢語的韻律有關。漢語韻律系統(tǒng)以雙音節(jié)音步為基本特點,使得語流中的自然節(jié)奏呈現以雙音節(jié)為節(jié)奏單位的“兩字一頓”現象,這一點在多音節(jié)詞中體現更為明顯。所以雙音節(jié)的“宅家”后面自然可以出現三音節(jié)詞,而“宅+x”結構中的“宅”為單音節(jié)詞,后面的“x”就很難有三音節(jié)詞出現。
二、X+宅
“x+宅”中的“x”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謂詞,但語義有所不同。
1.指在家呈現出的一種行為、方式、狀態(tài),常常含有“喜愛、樂于去做、應該去做”等語義
(6)宅在家里為戰(zhàn)疫做貢獻,運動宅、做飯宅、刷劇宅,大家在家紛紛宅出了新花樣。近日,“商務宅”亮相,手機考勤、線上會議、遠程協(xié)助,大家開啟線上復工模式。(央視新聞2020年2月10日)
上例顯示,“x+宅”結構中,“x”修飾限定后面的中心語“宅”,整體語義指在家呈現出的一種行為、方式、狀態(tài),常常含有“喜愛、樂于去做、應該去做”等意義,如“運動宅”“做飯宅”“刷劇宅”指通過運動、做美食、看影視劇等行為方式來豐富“不能出門”的生活;“商務宅”體現了在家遠程辦公、處理工作事宜等“不出門”的狀態(tài)。除了上述用例外,還有“甜蜜宅”“吃貨宅”“學習宅”“文藝宅”等。
2.指某一類人,整體呈現名詞性語義特征
(7)區(qū)里因地制宜,組織年輕人參加“我是健康宅”短視頻比賽,鼓勵大家拍攝短視頻……(人民網2020年2月25日)
“健康宅”指喜愛或專注于健身、運動的人,此例尚含“在家”的語義。但在如下例子中,“在家”的語義已經虛化,此語義主要來源于網絡御宅族。如:
(8)作為動漫宅,看過《名偵探柯南》的你一定有自己喜歡的動漫形象,將他們穿戴上身已經不再是什么夢想嘍!(中關村在線2018年6月20日)
“動漫宅”指非常熱衷和喜歡動漫的人。上述例子中的“宅”已經語法化,表示“熱衷或沉迷某一事情或領域”的一類人,感情色彩偏于貶義。
即使表示一類人,還有程度之分。如:
(9)對于我這種骨灰宅來講,挺難理解那些在家憋了幾天就要死要活的人。(新浪微博2020年2月15日)
此例中的“骨灰宅”表示宅的程度較深,與之相關的還有“死宅”“初級宅”“深度宅”“資深宅”等,在網絡上使用較為普遍。
此外,還有名詞“住宅”的用法。如:
(10)綠地按照“光明城市”的理念,推動“健康宅”“科技宅”等優(yōu)質居住產品在杭州灣項目落地。(《浙江日報》2020年3月24日)
綜上,同為“x+宅”結構,但語法和語義都有所差別。語義為“熱衷或沉迷某一事情或領域”的一類人,某種程度上帶有一定的貶義,且其中的“x”多為復合型名詞,整體構成定中式偏正結構。而“運動宅”“做飯宅”“孝順宅”“親子宅”中的“x”不再局限于復合型名詞,甚至謂詞性詞居多,整體構成狀中式偏正結構,語義上雖有“喜愛、樂意做”之意,但還沒達到像“動漫宅”等專業(yè)、投入、沉迷的程度,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生活狀態(tài)或生活方式。
此外,“宅”在動詞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形容詞的用法。如:
(11)現在的年輕人,平時看著很宅,真到了國家有難的時候還是能夠挺身而出的,國家需要這樣的正能量。(中國體彩網2020年2月28日)
三、流行原因
以“宅”為語素構成的詞語之所以流行,除了流行語一般所具有的“從眾”“求新”“高頻的網絡媒介傳播”等特點外,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宅”語素構詞能力強,語言模因起重要作用?!罢弊鳛榛驹~,本身就有很強的構詞能力,且作為不定位語素,構詞位置較為靈活,由此產生的“宅+x”和“x+宅”自然也會大量出現。在此過程中,語言模因起了重要作用。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理論,復制與類推是模因復制與傳播的重要機制。語言是一種模因,模因也寓于語言之中,任何字、詞、短語、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模因?!罢弊蛛m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實際上是一個十分活躍的模因,具有相當強的復制能力,除“宅院”“宅門”“宅子”“豪宅”等最常見的名詞性復合詞外,作為動詞也在不斷地復制和類推,出現了“宅家”“宅居”“宅消費”“宅生活”“運動宅”等詞語模因,進而出現了“宅+x”和“x+宅”結構的模因傳播。另外,語言模因也可以看成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它經常與具體的社會事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新的社會實踐活動促使新模因的產生。疫情之下,居家隔離是最重要的防疫方式,語義為“待在家里不出門”的動詞“宅”就會結合當前的生活內容,復制和類推出大量與之相關的詞語表達。
新詞新語的出現和發(fā)展,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熱點和變化。以“宅”為語素構成的一系列詞語真實記錄和反映了當前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和狀態(tài)。